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83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11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结果: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3.9%(53例)和39.6%(21例)。肝癌组织中,41.5%(22例)表达于肝癌细胞核,45.3%(24例)表达于肝癌细胞浆,13.2%(7例)在胞核、胞浆中均有表达。统计学分析表明,Survivin蛋白阳性反应定位于胞核的病例,其肿瘤的包膜侵犯率和转移率更高 (P<0.05);且术后生存期<2年的肝癌组中的核表达率显著高于术后生存期≥2年者(P<0.01)。RT-PCR结果显示,11例肝癌组织均表达Survivin mRNA,而癌旁组织只有45.5%(5例)表达。 结论: Survivin在肝癌中呈现高表达,其核表达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心体蛋白55(CEP55)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揭示肝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目标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TCGA-LIHC数据库分析CEP55在HCC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纳入185例于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完成了肝切除术的HCC患者,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0cm)制作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CEP55蛋白表达,分析CEP55表达与HCC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分析CEP55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基于TCGA-LIHC数据库,418例肝癌组织中CEP55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根据每组CEP55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与LIHC队列中的低表达组相比,CEP55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Log-Rank检验,P<0.05).CEP5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血管有无浸润、肿瘤直径、BCLC分期、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AFP水平有关(P<0.05).随访5年,CEP55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5年OS分别为64.9%(63/97)、84.0%(74/88)(Log-Rankχ2=10.192,P=0.001);5年PFS分别为54.6%(53/97)、69.3%(61/88)(Log-Rankχ2=5.750,P=0.01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组织CEP55高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 CEP55蛋白在HCC组织中普遍呈高表达,其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或潜在治疗靶点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9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1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11例肝硬化肝组织、14例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旁)中GPC3的表达。应用Kap lan-M e 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GPC3 mRNA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3.1%(49/5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5.6%(21/59)(2=27.53,P0.01)。GPC3蛋白在HCC中的阳性率为78.0%(46/59),也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的阳性率32.2%(19/59)(2=24.97,P0.01)。而GPC3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Kap lan-M e ier生存分析显示在HCC组织中GPC3(+)组病人的1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GPC3(-)组(33.6%vs72.7%,P0.05);癌旁组织GPC3(+)组病人的1年无瘤生存率也低于GPC3(-)组(23.5%vs40.1%,P0.05);随着GPC3在HCC组织中表达强度的增加,患者的无瘤生存率也明显降低。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AFP阳性[优势比(OR)]=0.372,95%置信区间(CI):0.140-0.900,P0.05]、肿瘤大小(OR=5.215,95%C:I 1.737-15.656,P0.01)、癌旁组织GPC3表达(OR=0.226,95%CI:0.085-0.599,P0.01)、肿瘤GPC3表达的强度(OR=1.946,95%C:I 1.080-3.507,P0.05)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不表达。癌旁组织GPC3表达、肿瘤GPC3表达的强度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患者1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ystatin B(CST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癌病人癌与癌旁组织中CSTB 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中CSTB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CSTB与肝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肝癌组织中CSTB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P<0.05);生存分析发现CSTB高表达肝癌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更易复发且总体生存期短(P值均小于0.05);CSTB的表达与年龄、性别、BCLC分级以及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CSTB高表达的患者更容易形成门脉癌栓(P<0.05)。结论:CSTB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病人预后有关,有望成为肝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CD34在肝细胞癌血窦中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HCC 31例 ,男 2 9例 ,女 2例 ;HCC伴慢性胆囊炎 14例 ,男 9例 ,女 5例 ;肝细胞癌伴结节性肝硬化 2 4例 ,男 2 2例 ,女 2例 ;HCC伴结节性肝硬化、慢性胆囊炎 2 3例 ,男 2 1例 ,女 2例。标本分别取自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30例 ,男 2 6例 ,女 4例 ;再生性结节状增生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肝细胞不典型增生 36例 ,男 30例 ,女 6例。标本取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 ,标本均经常规石蜡包埋 ,4μm连续切片。2 .试剂方法 :分别行HE染色及血管标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和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后感染及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肝脏外科进行肝切除术的29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的最佳分界点(Cutoff值).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肝细胞癌患者进行预后营养指数和手术后感染与炎症反应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PNI最佳临界值为43.在290例患者中,高PNI组(PNI≥43)199例,低PNI组(PNI<43)91例.NLR≥2.38、MLR≥0.25、PLR≥112.6是影响患者预后营养指数的单因素.术前PNI值<43是肝癌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4,95%CI(1.187,4.258),P<0.05).结论:预后营养指数越低越会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并且与炎症反应标志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15mRNA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及与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HCC组织中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及nm23H的mRNA表达。结果:99例HCC中,CD15mRNA及其 蛋白、CD44和nm23H1的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4%、36.7%、41.4%和76.8%。CD15mRNA表达与其 蛋白表达一致,与CD44v6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nm23H1 mRNA表达呈负相关。CD15mRNA及其蛋白、CD44和nm23H1的mRNA表达均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检测CD15表达有可能成为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新的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HLA—DR抗原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HLA-DR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本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HLA-DR在46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其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表明,39.1%(18/46)的肝细胞癌癌细胞表达HLA-DR,而在癌旁非肿瘤细胞中HLA-DR的表达为阴性。其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随肝癌分化程度的下降而降低,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说明HLA-DR可能作为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不同时期的一个标志物,但其在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NQO1过表达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qRT-PCR检测14例HCC新鲜组织和肝良性组织中NQO1 mRNA表达;选择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56例HCC石蜡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QO1蛋白表达,评估NQO1蛋白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14例HCC新鲜组织中NQO1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肝组织(阳性率30.43%,高表达率21.74%)和新鲜正常肝组织(阳性率10.00%,高表达率10.00%)相比,HCC组织中NQO1蛋白阳性率[86.42%(132/156)]和高表达率[58.97%(92/156)]均显著增高(P均<0.01);NQO1高表达与肿瘤直径、血管侵犯和pTNM分期有关,NQO1高表达HCC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明显降低(P均<0.001);pTNM分期Ⅲ+Ⅳ期HCC中,NQO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TAZ和KLF5在肝细胞癌(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6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AZ及KLF5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AZ及KLF5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01;P=0.035);TAZ及KLF5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P=0.007;P=0.047)和TNM分期(P=0.009;P=0.040)显著相关;HCC组织中TAZ与KLF5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651,P=0.003)。结论:HCC组织中TAZ及KLF5过表达与恶性临床病理参数相关,且TAZ与KLF5蛋白表达正相关,提示TAZ可能通过抑制KLF5蛋白降解促进HCC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15.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在长期诱癌因素的诱导下发生一系列改变,由肝细胞再生结节、低级别异型增生结节、高级别异型增生结节、早期肝细胞癌到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随着这一系列病变的发生、发展逐渐降低。因此,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这些病变的形态多样,具有一定的重叠,仅仅依靠形态学有时很难进行鉴别与诊断。临床工作中,有选择性的联合应用多种免疫标志物,可以有效提高肝细胞癌的检出率。本文将对Glypican-3、HepPar-1、AFP、CD34、Arg-1、CENPF、IMP-2和HSP 60等免疫标志物进行阐述,便于临床工作者选择性的进行组合,寻找个体化的组化Pannel。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率高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热门的相关免疫标志物,如SLeX、SUZ12、HP1BP3、CCR1、DCP。临床检测这些免疫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针对性的选择辅助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泛素结合酶 2A(Ubiquitin binding enzyme 2A,UBE2A)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与调控因子、预后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通过Timer2.0 数据库初步分析UBE2A在不同肿瘤中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进一步使用GEPIA数据库分析肝细胞癌中UBE2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在 GEO 数据库中筛选肝细胞癌数据集(GSE108724)中差异表达 miRNA,并利用 mirDIP 工具构建gene-miRNA调控网络.使用UALCAN数据库探索UBE2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imer数据库分析出肝细胞癌中UBE2A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UBE2A基因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UBE2A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P=0.045).hsa-miR-106b-5p、hsa-miR-375、hsa-miR-93-5p在肝细胞癌中参与UBE2A的调控.UBE2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相关(P<0.05).UBE2A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中B细胞、CD8+ T细胞、CD4+ 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结论:UBE2A有望成为肝细胞癌诊断的新型标志物和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中c-Jun激活域连接蛋白1(c-Jun activation domain binding protein 1,JAB1)的表达及与P27kip1(P27)间的关系,探讨JAB1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HCC及 相应癌旁肝组织中JAB1和P27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沉淀检测JAB1和P27的表达及相互作用。结果 HCC中,JAB1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P27表达低于癌旁组织。JAB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AFP值及转移相关(P<0.05)。HCC中JAB1与P27的表达呈负相关(r=-0.7077, P<0.001),并且能免疫共沉淀。结论 JAB1的表达与P27负相关,JAB1作为P27的负性调控因子,可能与HCC的恶性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4 4例HCC和癌旁组织中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CC中HSP70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阳性率分别为 6 8.2 %和2 7.3% ,χ2 =7.3,P <0 .0 1)。HSP70表达与癌周淋巴细胞浸润 (χ2 =3.2 ,P >0 .0 5 )和转移 (χ2 =2 .3,P >0 .0 5 )无关 ,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χ2 =4 .5 ,P <0 .0 5 )。结论 HSP70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且可能是HCC发展、恶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3种营养评分系统与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的12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前PNI、CONUT和NPS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PNI与肿瘤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MVI)、肝硬化、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有关(P<0.05);术前CONUT与肿瘤分化程度、肝硬化、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有关(P<0.05);术前NPS与肝硬化、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有关(P<0.05)。低PNI组、高CONUT组、高NPS组分别相较于高PNI组、低CONUT组、低NPS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得出... 相似文献
20.
埃兹蛋白在肝细胞癌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人埃兹蛋白(ezrin)在正常肝、肝硬化组织、肝细胞癌(HCC)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两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例正常肝,25例肝细胞癌及14例转移灶中埃兹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上述组织及12例肝硬化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肝、肝细胞癌及转移灶中,埃兹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8%、57.1%,各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的结果表明,转移灶中埃兹蛋白平均表达量是正常肝中的12.6倍,硬化肝中的4.7倍,肝细胞癌中的1.8倍。结论:埃兹蛋白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可能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及癌细胞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