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上颌窦提升术提出许多年来,该技术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上颌窦提升术与上颌窦基本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仍未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上颌后牙区进行种植术时,常出现剩余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临床条件,上颌窦外提升术能够达到垂直骨重建的目的,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手段.由于受上颌窦解剖结构变异的影响,如上颌窦黏膜增厚、上颌窦底壁骨隔存在、上颌窦动脉走行位于窦底或骨窗附近等,常导致上颌窦外提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如上颌窦黏膜穿孔、术中出血、上颌窦炎、感染、植骨...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提升术用于牙种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邝亦元  吴汉江 《口腔医学》2007,27(10):548-550
上颌窦提升术有效解决了上颌后部牙槽骨高度不足、易穿透上颌窦而导致种植失败的问题,拓展了牙种植的适应证。该文就上颌窦提升牙种植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植入材料的选择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内壁分隔是上颌窦内壁的皮质骨突起,把窦腔分成2个或多个窦腔.该分隔可能源于牙齿的生长发育阶段,称为原发性分隔;也可能是牙齿缺失后上颌窦气化导致上颌窦内壁形态的改变所致,称为继发性分隔.不同学者运用了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测量,发现大约9.5%到50%的上颌窦窦腔内壁存在分隔,该分隔可以存在于上颌窦内壁的任何位置.上颌窦内壁分隔对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有重要意义,与上颌窦炎症的手术方式选择也紧密相关,还是上颌窦炎症临床误诊的重要原因,所以医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解剖结构的影响,对其深入地了解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解决上颌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颌窦黏膜是覆盖在上颌窦骨壁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随着上颌窦提升术在种植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上颌窦黏膜的成骨潜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目前尚无关于上颌窦黏膜成骨能力的系统性综述。因此,笔者将对目前上颌窦黏膜成骨潜能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颌窦黏膜提升牙种植术中窦黏膜穿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实施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68例,其中外提升术19例,内提升术49例,共植入种植体106颗。结果:9例(13.2%)上颌窦提升术中出现窦黏膜穿孔,其中外提升术穿孔5例,3例经术中修补继续完成牙种植手术,2例穿孔较大,1月后延期进行外提升牙种植术。内提升术穿孔4例,3例经退出1-2mm后完成牙种植术,1例在1月后完成手术。68例中52例已完成后期修复,种植体无松动,无疼痛。结论:在上颌窦提升术中窦黏膜穿孔后经过细致的手术包括黏膜穿孔后的正确处理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锥形束CT影像上常常可以发现上颌窦囊性改变的存在,这种改变是否影响上颌窦提升术的实施呢?这对临床医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本文结合临床上常见的各种囊性改变的锥形束CT影像表现,对上颌窦囊性改变的影像分类诊断进行介绍,并探讨囊性改变时上颌窦提升术的实施可行性、手术方式及术后黏膜的影像学改变等,以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摘要上颌窦炎是上颌窦提升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本文就上颌窦的解剖形态、术前是否存在病理改变、提升过程的手术操作以及所用的植入材料等因素与上颌窦炎发生的相关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徐瑾  吴烨峰  何福明 《口腔医学》2021,41(3):279-283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是增加后牙骨量的有效治疗方式,其成功取决于新骨的形成和植体的长期存活率.影响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后新骨形成及植体存活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剩余牙槽骨高度、骨窗尺寸、骨窗覆盖方式、植骨方式等.有学者认为减小骨窗面积能保留更多骨壁,而覆盖生物屏障膜或游离骨块能防止软组织侵入,对于新骨生成和提高植体存活率有一定积极作用.有学者提出将具有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生长因子替代自体骨与其他骨替代材料混合应用以促进新骨形成.有学者提出同期种植时剩余牙槽骨高度的降低或不植骨的侧壁开窗提升方式不会影响新骨形成和植体存活率,从而扩大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手术适应证.本文就这几个因素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徐瑾  吴烨峰  何福明 《口腔医学》2021,41(3):279-283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是增加后牙骨量的有效治疗方式,其成功取决于新骨的形成和植体的长期存活率.影响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后新骨形成及植体存活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剩余牙槽骨高度、骨窗尺寸、骨窗覆盖方式、植骨方式等.有学者认为减小骨窗面积能保留更多骨壁,而覆盖生物屏障膜或游离骨块能防止软组织侵入,对于新骨生成和提高植体存活率有一定积极作用.有学者提出将具有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生长因子替代自体骨与其他骨替代材料混合应用以促进新骨形成.有学者提出同期种植时剩余牙槽骨高度的降低或不植骨的侧壁开窗提升方式不会影响新骨形成和植体存活率,从而扩大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手术适应证.本文就这几个因素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锥形束CT影像上常常可以发现上颌窦囊性改变的存在,这种改变是否影响上颌窦提升术的实施呢?这对临床医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本文结合临床上常见的各种囊性改变的锥形束CT影像表现,对上颌窦囊性改变的影像分类诊断进行介绍,并探讨囊性改变时上颌窦提升术的实施可行性、手术方式及术后黏膜的影像学改变等,以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颌窭开窗植骨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骨量不足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使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40倒,3例行双侧手术.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4岁(28~66岁).共植入84枚种植体.有38侧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其余5侧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延期种植.均采用埋入式愈合方式.均已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平均愈合期11.8个月(8~19个月),平均随访期为37.2个月(25~69个月).结果:植入的84枚种植体,在观察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总存活率达100%.有4侧上颌窦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粘膜穿破,但未发生上颌窦炎等并发症.随访期X线片显示种植体颈部无明显的骨透射影.结论: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技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骨高度不足区种植修复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且伴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患者,种植标准程序尚未确定。本试验拟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评估囊肿减压同期内提升及种植的手术疗效。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囊肿减压后结合内提升或外提升手法上颌窦增量同期行种植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与肿胀情况,种植成功率,囊肿复发率。结果:共34例患者纳入本试验,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7.88±3.0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4.94±3.50) min,P<0.001],同时术后反应包括疼痛(P<0.05)与肿胀(P<0.001)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种植早期成功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囊肿复发。结论:上颌窦高位开窗囊肿减压合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的术式,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且种植成功率高,显著减轻患者术后反应,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提升术中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颌窦提升术解决了上颌后部牙种植骨量不足种植体易穿透上颌窦而导致种植失败的问题 ,而植骨材料是影响牙种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上颌窦提升术中植骨材料 (自体骨、人工骨、人工与自体混合骨)的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闭合式上颌窦挤压提升同期人工牙种植修复45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使用Summers骨凿或骨挤压器经牙槽嵴顶闭合式抬高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45侧后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必要时植自体骨或人工骨,同时植入种植体。结果:45侧上颌窦剩余牙槽骨平均高度为6.8mm(5~9mm),用骨凿平均提升上颌窦底高度3.5mm(2~6mm)。2侧上颌窦黏膜被钻穿孔,放弃牙种植。其余43侧上颌窦共植入63颗种植体,长度10~15mm。Ⅱ期手术时,5颗种植体松动拔除。追踪12~48个月,修复后1颗种植牙松动拔除,1颗进行性骨吸收,总成功率达88.9%。所有病例均无上颌窦并发症: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技术较开窗式上颌窦提升创伤小,操作步骤简单,对有适量剩余牙槽骨的上颌窦区种植可以考虑使用;但由于存在窦底黏膜穿孔风险,技术要求高,同时必须有专用的器械,应慎重使用。在严格控制适应证、掌握种植外科技巧的情况下,开展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是可行的,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颌窦生理及病理性CBCT影像表现,为上颌窦提升术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涉及上颌窦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解剖特征及病变。结果:1.上颌窦解剖结构位置及其比邻关系复杂;2.影响上颌窦提升术的解剖因素有生理及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如上颌窦内的分隔,上颌窦外侧壁的厚度,窦壁上存在的血管影像的粗细,病理性如窦腔内黏膜的增厚,上颌窦内的黏液囊肿,上颌窦内的大量积液等等。结论:CBCT能够准确地显示完整的上颌窦影像,利用CBCT确定解剖定位标志,确定上颌窦提升手术路径和方式,更符合安全、准确、微创的口腔种植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上颌后牙区解剖的特殊性导致上颌后牙缺失后骨量丧失严重,成为临床上种植义齿修复的主要障碍,上颌窦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主要方法,可为种植体植入提供充足的骨量,本文就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胡庆  黄群 《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0):510-513
目的评价开放式和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应用于种植修复的长期疗效。方法 46例患者,共51侧68颗上颌后牙缺失,接受2种上颌窦提升术并同期植入Rep lace种植体,其中21例26侧行开放式手术植入41颗种植体,25例25侧行闭合式手术植入27颗种植体。随访15~68个月,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期间,接受上颌窦开放式提升术的21例患者41颗种植体有2颗松动,1颗发生进行性骨吸收,接受闭合式手术的25例患者27颗种植体未见松动、脱落。X线检查显示上颌窦开放式提升术后窦底平均抬高(4.90±0.17)mm,闭合式提升术后窦底平均抬高(3.70±0.62)mm。结论开放式提升术和闭合式提升术均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关键在于适应证的选择和掌握相关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9.
上颌窦提升一期种植术9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上颌窦提升一期种植术治疗上凳后牙缺失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患者行10侧上凳窦提升术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无种植体松动、脱落,X线检查无上颌窦炎症,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上颌窦底提升5-10mm,平均7.5mm。术后6-7月均完成义齿修复。结论 上凳窦底提升加一期种植术,可以解决上凳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难以种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口腔种植领域上颌窦提升术已成为骨增量技术的成熟方法,该术式中用到的骨替代材料有些有免疫原性,并缺乏骨诱导性,故目前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生长因子的研究,现就所查资料,对生长因子在上颌窦提升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