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来说,都很难接受。目前,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PJI诊断的准确性较低。传统的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易受全身情况的影响,导致特异性不高。为了正确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诊断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年来,关节滑液炎性标志物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被研究证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关节滑液CRP、-防御素、白细胞酯酶、PCR技术等被广泛研究,期望能从中找到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特异性指标,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确诊并确定具体致病菌能够帮助医生尽早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国内外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方法众多,各有优点和缺点。近年以致病菌或致病菌基因为检测目标实现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成为一种新思路。本文针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技术以及以致病菌为目标的检测诊断方法作一综述,为致病菌检测应用于临床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于患者而言,以关节腔液检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侵入性的并且是痛苦的。由于血小板计数是一种常规的血液检测措施,已被用作感染性疾病的预测指标,故推测其可能作为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指标之一。目的:评价血小板计数联合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对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关节置换翻修的患者。根据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学会的标准,其中77例确诊为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其余137例为无菌性松动。收集并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计算其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与结论: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组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其对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94%和86.13%。血小板计数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特异性高于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因此认为血小板计数对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怀疑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可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科修复手术大部分会使用内置物,这种方法虽然会为患者带来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会使患者发生感染。而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是临床上便于检测炎症的相关指标。 目的:观察骨科内置物置入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安置金属内置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置入髓内钉,34例置入人工关节,30例置入固定钢板。根据置入后是否感染分为两组,无感染组52例,感染组48例。内置物置入后第1,3,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同时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切口情况以及患者体温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总结并分析疾病进展情况,为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置入后第1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43,P < 0.05;t=3.78,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3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5,    P < 0.05;t=3.68,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8,P < 0.05;t=3.54,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14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P < 0.05;t=3.02,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21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76,P > 0.05;t=1.98,P > 0.05)。提示骨科内置物置入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同时需结合切口情况、临床体温等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出现了内置物置入后感染,从而制定有效的修复对策,为临床合理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诊断,以及保留假体清创术和翻修手术治疗PJI的研究现状。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清创""再手术"以及"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diagnosi""debridem...  相似文献   

6.
林杰  金甬  庞清江 《解剖学研究》2021,43(6):609-613
目的 探讨eno和sar A基因检测应用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早期诊断的效率和价值.方法 选择5种最常见PJI致病菌,通过37℃培养、单克隆TSB肉汤扩增;盖玻片置入并37℃恒温摇床48 h培养成膜,建立.体外PJI人体关节模型,并提取经过超声波裂解的RNA洗脱液样本41个进行eno和sar A基因的PCR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应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正常人和不同情况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含量,并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CRP的影响.结果 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高于中小梗死面积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CRP无影响.结论 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相关,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庞虎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3):42-43,46,6,10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骨伤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137例骨伤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5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步免疫夹心法和最终荧光检测相结合测定血清PCT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比较以上各组及细菌感染组感染控制后(细菌感染控制组)血清PCT、CRP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但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水平与非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控制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细菌感染组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接近。以2ng/ml为PCT诊断细菌感染分界点,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50%和88.70%,显著高于CRP(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对骨伤感染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肺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为临床鉴别诊断肺感染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肺感染患者131例,将肺感染种类分为G+菌感染组61例,G-菌感染组52例,真菌感染组18例,对照组为门诊体检健康人员78名.检测各组血清中CRP和PCT水平.结果 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G-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与G+菌感染组比较,CRP和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RP和PCT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 CRP和PCT水平检测对肺感染分类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肿大小、脑水肿体积的相关性。方法40例脑出血患者检测血清CRP含量及动态变化。计算入院时及发病3~7d脑内血肿大小和脑水肿的体积;对照组为非脑出血患者40例。结果脑出血组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RP与血肿大小、脑水肿体积正相关。结论血清CRP的表达反映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程度,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后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寻找到一种反应快速的、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可显著优化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过程。 目的:监测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并与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明确上述指标鉴别关节置换后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方法:招募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关节置换后疼痛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患者81例。所有的感染患者修复手术分为两期,一期彻底清创,安装临时占位器,平均3个月后进行二期重建。术前1 d采集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脂多糖结合蛋白、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术中采集滑膜及假体周围假包膜的样本,行细菌及组织形态学检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与结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大,为0.962,95%置信区间0.924-1.000,诊断价值最佳,此时的临界值为23.5 μg/L,表明术前患者血脂多糖结合蛋白超过23.5 μg/L时,诊断为假体周围感染的可能最大;其次是C-反应蛋白,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为0.871;而白细胞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接近0.5,术前根据白细胞计数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价值不大。提示检测脂多糖结合蛋白对于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它对假体周围感染的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均很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食管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同期收集健康人群140例。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全血RDW,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F水平,采用魏氏法检测ESR值。结果与反流性食管炎(SF:168.7±16.8μg/L;RDW:13.4±2.3%;ESR:15.3±2.6mm/h)和健康对照(SF:160.3±15.5μg/L;RDW:12.7±2.1%;ESR:15.6±2.8mm/h)相比,SF、RDW和ESR水平在食管癌(SF:321.5±37.1μg/L;RDW:22.5±3.0%;ESR:27.5±7.8mm/h)患者中均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F、RDW和ESR水平与TNM分期(SF:r=0.327,P<0.001;RDW:r=0.264,P=0.002;ESR:r=0.283,P=0.001)均呈线性关联,且三者的水平在Ⅲ~Ⅳ期患者中最高,但SF、RDW和ESR水平与组织学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SF:r=0.012,P=0.884;RDW:r=-0.119,P=0.160;ESR:r=-0.018,P=0.834)。ROC结果显示,联合SF、RDW和ESR在鉴别食管癌与反流性食管炎和健康对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923(95%CI:0.893~0.974,P<0.001),灵敏度为92.3%,特异性为83.4%。生存分析显示,相比低SF组和低RDW组,高SF组(χ^2=15.366,P<0.001)和高RDW组(χ^2=6.012,P=0.014)生存率显著降低,而低ESR组和高ESR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5,P=0.193)。结论联合SF、RDW和ESR对食管癌的诊断及发病风险评估具有价值,且SF和RDW在食管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目前尚无完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学炎性指标。所以假体周围感染的早期诊断依然是骨科医师面对的挑战。本文筛选了目前临床用于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一些血清学炎性指标,予以综述。希望为临床骨科医师早期诊断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循环学杂志》2015,(4):57-60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方法:125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24)、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n=73)、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n=28),同期因胸闷、胸痛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hs-CRP和Cys-C浓度,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及二者单检和联检对CHD的诊断效能。结果:CHD各组血清hs-CRP和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和Cys-C诊断CH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5%CI:0.63-0.77)和0.72(95%CI:0.66-0.79),二者联合检测诊断C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70-0.83)。以4.23mg/L为Cut-off值,血清hs-CRP诊断CHD的灵敏度为82.40%,特异度为53.70%;以1.37mg/L为Cut-off值,血清Cys-C诊断CHD的灵敏度为77.70%,特异度为60.20%;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0%和65.40%。结论:hs-CRP和Cys-C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血清水平联合检测可以提高CHD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52例感染患儿中分为细菌感染组(195例)和病毒感染组(157例),另外选取健康足月儿1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时检测CRP、WBC和GRAN。感染组经过治疗后,于72 h、168 h复查CRP、WBC和GRAN,观察三者的动态变化。结果入院时新生儿细菌感染组CRP、WBC和GRAN均较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72和168 h后,细菌感染组CRP、WBC和GRAN明显下降(P〈0.01),而病毒感染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中CRP、WBC和GRAN是很好的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的诊断指标,对判断病情变化与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75例,病毒感染组70例,健康儿童60例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细菌感染组CRP明显升高(P<0.01),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分别运用NEPHSTA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和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网织红细胞(RET)参数、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和CRP。结果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CRP、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和MFR能够敏感反映透析后患者的贫血改善程度,可作为患者透析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C反应蛋白的浓度测定对透析疗效观察及预示贫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微循环学杂志》2015,(4):61-63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指标变化,并探讨它们对K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7例KD患儿(KD组)和65例健康幼儿(正常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平行检测hs-CRP、CRP、WBC和PLT水平,并分析各指标组间差异和KD患儿治疗前后变化。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各指标对KD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KD组治疗前hs-CRP、CRP、WBC和PLT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hs-CRP、CRP和WB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PLT在治疗后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s-CRP和CRP的cut-off值分别为0.51mg/L和5.50mg/L时,两者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4和0.957,敏感度分别为97.30%和91.92%,特异度分别是56.87%和95.40%,临床诊断价值明显优于WBC和PLT。结论:快速检测全血hs-CRP、CRP、WBC可用于KD动态监测;hs-CRP和CRP对KD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接受治疗的90例阑尾炎患者以及进行健康查体的体检者40例,检测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组、化脓性阑尾炎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依次升高;单纯性阑尾炎组、化脓性阑尾炎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性阑尾炎组、化脓性阑尾炎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化脓性阑尾炎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组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以上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单纯性阑尾炎组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会随着炎症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联合测定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对阑尾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