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作为反映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情况的临床意义,本文对200例HBsAg阳性标本分别做HBsAg定量检测和HNB-DNA检测,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并对10例患者地行随访检测以上项目。根据测得的HBsAg含量将200例标本分为五组,计算出各组HBV-DNA阳性率,发现随HBsAg含量增高,HBV-DNA阳性率也显著增高(P〈0.01)。根据HBVe系统不同模式分组显示,随HBV感染好转,HBsAg含量也随之降低(P〈0.05)。对6例HBV-DNA转阴患者HBV-DNA转阴前后的HBsAg含量比较,发现随HBV-DNA转阴,HBsAg量也显著降低(P〈0.0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说明血清中HBsAg含量,可以间接反映体内HBV的情况,HBsAg定量检测可作为间接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两对半(HBVM)、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以及HBVDNA,比较在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的患者中HBV.LP与HBVDNA的检出率,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V.LP和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1)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3例小三阳乙肝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的检出一致率为82.52%[(65+53)/143];(3)HBV—LP吸光度(A值)与HBVDNA呈正相关关系(r=0.98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DNA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与HBVDNA有较高检出一致率,HBV—LP用于临床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特别是HBeAg阴性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检测用于筛查隐匿性HBV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LP)来筛查隐匿性HBV感染,探讨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策略.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从临床榆测备份管随机收集2000份用国产ELISA试剂检测HBsAg阴性结果的血清标本,双份分装-20℃冻存,单份标本实施HBLP检测,HBLP阳性标本增加另外两种共三种国产ELISA试剂双份复查HBsAg;HBLP阳性标本再经美国超灵敏MONOLISA HBsAg ULTRA试剂双份检测HBsAg,并行双份DNA定量分析、结果取均值.结果 2000份HBsAg阴性标本共检出15例HBLP阳性:HBLP阳性标本用三种国产ELISA试剂双份复查HBsAg结果一致阴性;通过美国超灵敏MONOLISA HBsAS ULTRA试剂复查HBsAg结果全部阳性;前述15份标本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均小于500拷贝/ml,其中400~500拷贝/ml 1例,300~400拷贝/ml 3例,200~300拷贝/ml 5例,100~200拷贝/ml 4例,小于100拷贝/ml 2例.结论 用国产常规ELISA试剂检测HBsAg普遍存在漏检,漏检标本HBLP结果可能阳性,检测HBLP有利于筛查出隐匿性H BV感染,为积极寻找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检测策略提供了血清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是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不仅能区分乙型肝炎病程的各种分期,而且对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本文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结构、定量检测的方法学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特异性较强,方法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基层容易推广应用的地农红染色法。以显示肝组织切片中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用以鉴别活检和尸检病例是否为乙型肝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和特点。方法 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将PCR产物应用ABI377自动测序仪直接做核苷酸序列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进行种系发生分析及基因型鉴定。结果 HBV DNA标准株P基因片段可进行基因分型。在沈阳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中可检出基因型B、C和D,检出率分别为22%、50%和28%,基因型C分布与基因型B、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V携带者间各基因型间分布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测定HBV DNAP基因序列片段可进行HBV DNA基因分型。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基因型B、C和D型,其中基因型C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变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抗原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型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s pres1,ss1)的研制中 ,对s抗原的免疫学鉴定至关重要 ,但我国现有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不能有效地用于蛋白印迹法 (Westernblot)鉴定变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抗原。常规的从SDS -PAGE凝胶上回收变性抗原多肽免疫动物 ,可诱导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 ,但从凝胶上回收的变性抗原量很少 ,无法用来大量制备抗血清 ;电泳结束后 ,切下含特异多肽的凝胶条 ,制成凝胶碎末 ,或凝胶转至硝基纤维素滤膜 ,剪下相应部分 ,溶于二甲基亚砜 ,再加佐剂免疫动物 ,整个方法操作步骤多、耗时长、切割相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因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建立质控参考品,为建立HBsAg酶标法诊断试剂盒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用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平行比较HBsAg质控参考品和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灵敏度参比血清的含量,结果表明两者的各点能相互重叠,说明二者的HBsAg含量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经滑石粉-硅藻土方法浓缩处理的环境污水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检测污水标本共221份、HB的阳性检出率为1.36%。其中医院污水138份、阳性3份;居民生活污水83份均阴性。医院污水污染比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程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及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MHBst)mRNA的表达, 探讨HBx、 MHBst在HBVGN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40例HBVGN患者的肾组织进行HBx、 MHBst mRNA检测.结果: HBVGN患者肾组织中存在HBx、 MHBst mRNA, HBx、 MHBst mRNA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内, 少数肾小球上皮、内皮、系膜细胞的胞质内也有分布;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Bx、 MHBst mRNA阳性率分别为82.5%(33/40)、 80%(32/40), 肾小球内HBx、 MHBst mRNA阳性率分别为30%(12/40)、 22.5%(9/40), HBx、 MHBst mRN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肾小球(P<0.01).结论: 在HBVGN肾组织, 特别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存在HBx、 MHBst mRNA的表达, 提示HBV感染及其基因整合可能在HBVGN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之一,对慢性乙型肝炎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彻底的解决方案,HB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它决定病毒能否成功感染细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病毒表面具有“细胞识别蛋白”,在宿主细胞表面则有相应的靶细胞受体。病毒侵入特定细胞的首要步骤是病毒颗粒与其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HBV具有严格的宿主易感性和嗜肝细胞性,感染早期存在于HBV外膜的抗原特定肽段与肝细胞上特异受体识别并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启动HBV的复制周期。因此病毒的受体是HBV进入肝细胞的门户,阻断HBV与其受体的结合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途径之一。迄今为止,多数病毒与其细胞受体的关系得到了鉴定,对HBV虽然报道了很多可能起作用的受体,但至今仍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受体起关键作用。本文就HBV的受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确定流行于河南漯河地区的乙肝病毒的基因型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集河南漯河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利用PCR扩增得到HBV的S基因;用DANSTAR软件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基因型.结果约75.7%样本的HBV S基因序列位于HBV系统发生树的基因型C,约20%的样本其S基因位于系统发生树的基因型B,近4.3%的样本其S基因位于系统发生树的基因型D.结论 流行于河南漯河地区的乙肝病毒多数为基因型C,少数为基因型B,极少数为基因型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新型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快速构建含有HBsAg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高效表达HBsAg,为HBV诊断试剂、疫苗及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含有HBsAg基因的供体质粒pFB-BS,转化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试剂盒中的DH10Bac致敏菌,利用其含有的细菌Tn7转座繁忙将HBsAg基因重组至穿梭质粒Bacmid上,快速筛选出含有HBsAg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 此重组病毒能在昆虫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乙肝表面抗原 (HBsAg)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抗乙肝病毒中的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 ,在GM CSF和IL 4的作用下培养 7d诱导出DC ,然后以DC为刺激细胞在体外诱导出HBsAg特异性CTL ;将携有HBV S基因的pLXSN S重组质粒 ,电击导入肝癌细胞系 (HepG2 ) ,建立表达HBsAg的靶细胞模型HepG2 S ;用DC激活的HBsAg特异性CTL与HepG2 S细胞同时接种于BALB c裸鼠或用HBsAg特异性CTL治疗HepG2 S荷瘤裸鼠 ,观察肿瘤的发生和生长情况。结果 在接种后的 38d内 ,治疗组肿瘤明显比对照组小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且治疗组有 3只荷瘤鼠肿瘤消退 (6 0 % )。结论 DC激活的HBsAg特异性CTL细胞对HepG2 S移植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阴性HB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对46例HBsAg阴性但血清HBVDNA阳性感染者的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6株新的HBsAg变异株(4株联合点突变株,2株插入变异株)的EBO-plpp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了COS7细胞,建立了这6株HBsAg变异株的稳定表达细胞系。分别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对细胞表达的HBsAg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 除1例插入变异株可检测到较弱的阳性外,其余5株均检测不到HBsAg的存在。结论 新发现的HBsAg联合点突变和氨基酸插入变异,均对HBsAg的抗原性有负面的影响,是造成HBsAg阴性HBV感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当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之一,对慢性乙型肝炎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彻底的解决方案,HB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它决定病毒能否成功感染细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病毒表面具有“细胞识别蛋白”,在宿主细胞表面则有相应的靶细胞受体。病毒侵入特定细胞的首要步骤是病毒颗粒与其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HBV具有严格的宿主易感性和嗜肝细胞性,感染早期存在于HBV外膜的抗原特定肽段与肝细胞上特异受体识别并结合,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启动HBV的复制周期。因此病毒的受体是HBV进入肝细胞的门户,阻断HBV与其受体的结合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途径之一。迄今为止,多数病毒与其细胞受体的关系得到了鉴定,对HBV虽然报道了很多可能起作用的受体,但至今仍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受体起关键作用。本文就HBV的受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单独阳性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这两种不同乙肝标志物结果模式下,两种不同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HBsAb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可能影响一致性的原因。方法 (1)选取在A系统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样本64例,其中HBsAb单独阳性35例为模式一样本;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29例为模式二样本,所有样本同时在B系统行HBsAb检测并比较A/B系统结果。(2)模式二样本经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处理后,分别经A/B系统再次检测HBsAb,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1)模式一样本,A/B系统HBsAb阳性符合率为91.4%(32/35)(≥10IU/L),其中10~100IU/L浓度范围符合率为90.9%(20/22);大于100IU/L浓度范围符合率为92.3%(12/13)。A/B系统HBsAb定量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01(26.15, 270.60) vs 50.65(28.86, 246.79),P<0.05]。(2)模式二样本,A/B系统HBsAb阳性符合率为37.9%(11/29...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点突变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常见基因点突变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了解我国目前常用的HBsAg检测试剂对HBV S基因突变株的检测灵敏性,减少漏检,有效控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传播.方法 构建HBsAg重组野毒株和重组变异株表达质粒,分别将重组野毒株HBsAg表达质粒pSS1adw2及pSS1adr和重组变异株HBsAg表达质粒pSS1adw2-145Arg、pSS1adr-126 Ser和pSS1adr-126 Asn转染COS-7细胞,进行瞬时转染.采用市售HBsAg ELISA检测试剂盒对细胞上清进行抗原性检测.结果 野毒株HBsAg和两种126位变异株HBsAg具有较好的抗原性;145位点突变后、导致HBsAg的抗原性下降.结论 推测是由于145位点变异影响了"a"抗原决定簇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了其与抗-HBs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1545例各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病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血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标记物的测定。结果表明,HDV感染率为13.01%,其中HDAg和抗-HD阳性率分别为2.91%和10.09%。而且在全国九个地区均有HDV感染者存在,说明其分布是较为广泛的。同时还表现出,男性高于女性,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高于急性肝炎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提示HBV与HDV合并感染或重叠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和感染的慢性化。本项研究结果还揭示,在HBV与HDV合并或重叠感染时,可能对HBV的复制指标(HBeAg·HBVDNA)有一定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 DNA、乙肝前S1(PreS1)及传统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与平行比较研究,探讨LHBs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检测385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LHBs、PreS1及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方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307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86.97%)明显高于PreS1的阳性率(4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35;HBeAg阴性标本中LHBs的检出率为76.92%,比较HBV DNA的检出率(67.95%)无统计学意义;PreS1的检出率(45.73%)则明显低于LHBs和HBV DNA。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表达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两者的检出率与符合率均高于PreS1,LHBs检测可以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