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普通体表心电图QT最大间期(QTmax)与QT最小间期(QTmin)的差值,反映心室肌细胞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可用以预测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1]。有学者认为QTd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2,3]。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QTd和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供血不足及病情程度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我院住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分为(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6±10.3岁。(2)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59.2±10…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QTdspersion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in)之差,它代表了心定节段性除极延迟和复极不匀的时间差异,近年若干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QTd对QT间期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尤其对急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观察6个月后所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QTd、心率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QT间期最大值(QTmax)、QT间期最小值(QTmim)的变化。结果:两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QTmax和QTd、QTc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辛伐他汀组减少尤其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显著QTd增加,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d,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QTd)对冠心病预测心肌缺血程度、范围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QTd[体表心电图12导联中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in)之间的差值]反映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不均一性与冠心病心肌缺血有关系。QT离散度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从而指导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对评估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艳红 《临床荟萃》2001,16(17):781-782
QT离散度 (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 QT时限的变异程度 ,而 QT间期本身又是反应心室各部心肌的复极情况最简便而无创的指标。QTd采用静息 12导联心电图上最长 QT间期(QTmax)与最短 QT间期 (QTmin)之差表示 ,心率校正后的QT离散度 QTcd=QTcmax- QTcmin。近年来对 QTd与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自主神经张力改变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研究报道[1~ 3] ,本文分析对照了 338例患者的心电图 ,以期进一步了解心肌缺血和缺血性严重程度对 QT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近 5年的住院患者中 ,据 2 4小时动态心电监…  相似文献   

6.
QT离散度与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的变异程度,而QT间期本身又是反应心室各部心肌的复极情况最简便而无创的指标.QTd采用静息12导联心电图上最长QT间期(QTmax)与最短QT间期(QTmin)之差表示,心率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QTcmax-QTcmin.近年来对QTd与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自主神经张力改变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研究报道[1~3],本文分析对照了338例患者的心电图,以期进一步了解心肌缺血和缺血性严重程度对QTd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QT间期及QT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患者QT间期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行超声心动检查并于透析前、后行心电图检查,测量计算QT间期、校正QT间期、QTd、校正QTd(QTc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HD患者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显著增加(P<0.01);两组间最大QT间期(QTmax)无明显差异,校正后MHD患者最大QT间期(QTcmax)延长(P<0.05),QTd及QTcd均较对照组有极为明显的增加(均P<0.01):透析后QTmax、QTcmax、QTd、QTcd均较透析前明显延长(均P<0.05);MHD患者透析前QTd与其LVMI、透析前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和0.34,P<0.05).结论:MHD患者LVMI增加,QTcmax、QTd、QTcd延长,透析后更加显著.血液透析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QTd,QT dispersion)又称QT间离散度,是指Q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即心电图标准同步十二导联中QT最大值(QTmax)与QT最小值(QTmin)之间的差值。它反映了心室电活动复极过程在各个局部的不均一性,可代表心室肌兴奋性恢复时间的不一致的程度或心室肌不应期差异的程度,临床上试图用这个差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各种方法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的观察,对比各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六组:非再灌注治疗再通组(A1组)、非再灌注治疗未再通组(A2组)、溶栓治疗再通组(B1组)、溶栓治疗未再通组(B2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C组)、溶栓+补救性PCI治疗组(D组)。分别测量各组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抬高导联ST段抬高的总和(∑ST)及最长QT间期(QTmax)、最短QT间期(QTmin)。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ST段抬高的总和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ed)的差异均有显著性,QT间期离散度(QTd)在B1、C、D组差异有显著性;ST段抬高总和的下降幅度在A1与A2组、B1与B2异有显著性;四个再通组ST段抬高总和的下降幅度和QTcd的下降幅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QTd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ST段恢复及QT间期离散度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成功的敏感指标。②各种再灌注治疗均可降低ST段抬高及QT间期离散度,即恢复心肌组织和细胞水平再灌注及心室肌复极均一性。③非再灌注治疗与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存在差异,但不同再灌注治疗方法之间尚无依据证明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QT离散度(QTd)是指体表心电图(ECG)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变异程度,它代表书段性心室肌复极差异,特别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差异更大。现分析我院近6年收住154例AMI患者的QTd与室性心律失常、心衰、早期死亡的关系,以探讨其对AMI预后的预测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4例AMI患者诊断均符合WHO标准,其中男118例,女36例;年龄41~85岁,平均568岁。梗死部位:前间壁46例,前壁30例,下壁29例,后壁8例,复合壁41例。全部病例均入院后首次ECG可精确测量QT间期的导联≥8个。无心房颤动或扑动,无电解质紊乱,末使用…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症(ILQTS)是一种心电图出现复极异常的罕见遗传性疾病。我们曾遇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首次诊为ILQTS的平均年龄为34岁。诊断均符合Schwartz标准[1],并除外继发性Q-T间期延长。临床有关资料见附表。附表6例ILQTS患者临床资料1·2典型病倒倒1:女,32岁。1983年心电图见Q-T间期延长。1986年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及月经来潮多次发生晕厥而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心电图Q-T间期延长,QT。最长0.565,平均0.518,动态心电图未见室性心律失常,血钾3.74mmol/L,超声心动图及心脏三位…  相似文献   

12.
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结华 《临床荟萃》1997,12(19):874-876
早已发现不同导联的QT间期存在差异,但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直至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isperson, QTd)这一概念。它的应用已涉及到QT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病领域。 1 概念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QT间期(QTmax)与最短QT间期(QTmin)的差异程度,它克服了单导联测量QT间期的局限,反映了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3.
透析液钾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透析液钾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慢性肾衰竭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应用钾浓度为2.0 mmol/L,3.0mmol/L的透析液各进行1次血液透析,分别记录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透析中(透析至4h)心电图测量并计算QT间期(QT)及QT离散度(QTd)。结果采用钾浓度3.0mmol/L透析液血液透析时,QT间期由钾浓度2.0mmol/L透析时(595.51±39.01)ms缩短为(540.61±44.63)ms,QTd由(63.27±8.46)ms缩短为(53.46±8.83)ms,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相同钾浓度透析液透析时透析前血钾浓度〈3.5mmol/L患者QTd较血钾浓度≥3.5mmol/L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d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采用钾浓度3.0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可缩短QT间期及QTd,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防治透析前低血钾也可缩短QTd,减少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锋  丁嘉宝  崔腾斌  刘一鸣 《临床荟萃》2006,21(15):1092-109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因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ACS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离散度(QTd)密切相关,我们采用12导联心电图测定最长QT间期(QTmax)、校正最长QT间期(QTcmax)、最短QT间期(QTmin)、校正最短QT间期(QTcmin)、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观察支架植入术对ACS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硬变患者QT间期延长及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测量 13 8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患者的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分析QT间期及QTd ,并与其他消化系疾病的 5 0例住院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变患者中QT间期延长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QTd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肝硬变患者Child PughA、B、C3级中QT间期延长发生率逐步升高 ,QTd增加也逐渐明显 (均为P <0 .0 5 ) ;肝硬变患者中死亡者的QT间期非常显著长于存活者 ,QTd也非常显著增加 (均为P <0 .0 1)。结论肝硬变患者QT间期延长发生率高 ,QTd增加明显 ,且与肝硬变严重程度相平行。提示QT间期延长及QTd可以作为肝硬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Q-T间期离散度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光忠 《临床荟萃》2000,15(3):135-137
198 5年 Campbell发现不同导联的 Q- T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能从心电图中的 12个标准导联中获取 ,即 Q- T离散度(QT disperson QTd)。临床实践中 QTd的延长与回缩与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事件发生以及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因此 ,检测 QTd可作为一项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监测手段。1 定 义QTd是常规心电图 ,最理想的是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 Q- T间期 (QTmax)与最短 Q- T间期 (QTmin)的差异程度。它克服了单导联测量 Q- T间期的局限 ,反映了心室复极时间总的变异性。2 产生机制体表心电图的 Q- T间期反映了心脏电生理、心…  相似文献   

17.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QT与最短QT间期的差异程度,JT间期离散度(J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JT与最短JT间期的差值,它们均能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我们观察、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d、JTd的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46例AMI系1996年1月~1997年8月间发病后48小时内就诊的住院患者,均为透壁性AMI,确定AMI按1978年WHO诊断标准。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统计以AMI三天内为限。  相似文献   

18.
QT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性。近年来有许多报道在急性心肌梗塞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时QTd增加,但在心绞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时QTd的变化却很少涉及。本研究的目的即探讨在运动试验阳性时QTd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OT离散度改变及与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 (QTd)改变及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和室性心律失常间的关系。方法 :用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测定 6 9例糖尿病患者的QTd、最大QT间期 (QTmax)和经心率校正的QTmax (QTc max) ,同时用Holter监测其心率变异性 (HRV)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并与 6 1例非糖尿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组QTd较非糖尿病组显著增加 (P <0 0 1) ;②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 5分钟正常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 (SDNN -index)较非糖尿病组显著降低 (P <0 0 5 )。糖尿病组QTd与每 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 (SDANN)、SDNN -index存在明显相关性 (P <0 0 5 )。③糖尿病组QTd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而非糖尿病组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组QTd较非糖尿病组延长 ,且QTd与植物神经病变和室性心律失常相关 ,QTd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34例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其中11例发生了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12导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与34例健康人QT间期的比较。结果:(1)无论哪一种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QT间期与健康人比较都有显著差异;(2)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直接影响QTd大小的变化;(3)心功能整,EF值降低,QT间期增大。因此,室内传导阻滞患者EF值降低QT间期增大的时室速、室颤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