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服用华法林拟行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后使用华法林抗凝依从性问卷、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出院前1d和出院后3个月健康教育对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出院前1d及出院后3个月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知晓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选择性心肌内冠脉扩张剂潘生丁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治疗效益。20例HCM,男17、女3例,平均年龄50±11岁。冠脉造影正常。停用全部心血管药物至少5日。口服潘生丁50毫克每日3次,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岁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4例,改为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5毫克/次,1次/天。观察随访时间内患者出血及栓塞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服用利伐沙班后患者血肌酐(Ccr)较前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服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血常规、肝功能指标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与华法林相比呈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11年来,作者用潘生丁治疗克拉克(clark)Ⅲ型及/或Ⅳ型黑色瘤39例(女26例,男13例)。确诊后即给予潘生丁100毫克,每日3次服。30例存活5年以上(女22例,男8例),其中Ⅲ型者4例,Ⅳ型者26  相似文献   

5.
研究潘生丁治疗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及20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潘生丁口服每日300毫克或450毫克,以双盲法用药4周。1.尿蛋白28例平均下降48%,其中单用潘生丁21例下降40%,潘生丁加皮质激素6例下降78%。28例中15例尿蛋白连续“好转”(下降值70%以上),4例“轻度好转”(下降  相似文献   

6.
(Woo KT,et al.Clin Nephrol 1987:27 (2):56) 本文弥漫性系膜增殖性肾炎是指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而致系膜区增大。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环磷酰胺1.5mg/kg/d共6月,潘生丁300mg/d3年,华法令用量以维持凝血试验30~50%,用3年。根据病情加用抗高血压药和利尿剂。对照组只用后两药。进入最终统计的治疗组34例为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5例为肾病综合征,其中27例为lgA肾病;对照组31例为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2例肾病综合征,1例肉眼血尿21例为lgA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γ谷氨酰羧化酶(GGCX)(rs699664)基因在云南汉族人群的分布情况及基因多态性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华法林初始剂量及维持剂量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采集3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INR值在1.5~3.0病人的外周血,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GGCX(rs699664)基因型,研究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300例研究对象中,280例检测出结果,共检出A和G 2种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纯合子A/A(24例,基因型频率为0.0857)、杂合子A/G(137例,基因型频率0.4893)、纯合子G/G(119例,基因型频率为0.425)。服用华法林剂量A/A型为3.507±1.44mg/d;A/G型为3.46士1.236mg/d;G/G型为3.092±l.O44mg/d。结论GGCX(rs699664)基因多态性是影响云南汉族人群华法林稳定剂量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组共观察62例,年龄6~12岁,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本組病例全部有发热,流清涕、轻咳者51例,咽痛54例。治疗组用潘生丁每日3~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对照组用病毒灵每日10~1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均用至热退。疗程1~3天。为了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出院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可行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MMAS-8)、中文版服药信念问卷(BMQ)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101例DVT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评分为(6.43±1.50)分;服用华法林依从性与服药信念总分、自我效能得分呈正相关(P0.01);服药必要性信念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为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DVT出院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总体水平较低,但在体重正常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患者中总体水平较高,提示在进行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的服药信念及自我效能,从而提高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后加服口服水蛭饮片精制颗粒(3 g/袋,由江苏天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50619)后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分析。方法:经加强螺旋CT及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19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给予尿激酶20000 IU/kg总量持续静点2 h。溶栓后,试验组108例给予口服华法林(剂量3.0~6.0 mg/d),并加服水蛭饮片精制颗粒(6 g/d,分2次),连续服用至少3个月;对照组90例只给予口服华法林(3.0~6.0 mg/d)连续服用至少3个月。结果:治疗后半个月复查,试验组有效率79.6%,对照组有效率76.7%,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复查,试验组有效率为99%,对照组为85.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月后复查,实验组有效率为99%,对照组为87.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水蛭饮片精制颗粒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降低血液黏滞度,提高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心房颤动伴脑梗死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情况,并比较与指南建议之间的差距.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58例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58例患者中254例既往有心房颤动史(70.9%),在脑梗死发病前服用过华法林者11例,占有心房颤动病史患者的4.3%;11例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1.5.出院患者中,20.9%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与HAS-BLED评分,MRS评分及抗血小板药物呈负相关(OR分别为-1.974、-0.725、-4.170,P<0.05或P<0.01).出院后给予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33.8%长期坚持服用华法林,用药剂量中位数为2.5 mg(1.25~3.75 mg),INR控制在1.5~3.1之间.患者平均1个月(2周~2个月)复查一次凝血常规,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平均为(61.6±21.2)%.结论 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率和INR达标率均较低,对出血的担忧和监测INR的不便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按入院的奇偶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华法林治疗依从性测评表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比分析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评分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各方面和总评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治疗,饮食控制,INR监测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18-1920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治疗效果及抗凝强度的范围。方法选取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华法林服用剂量按INR值范围2.0~3.0调整,观察组华法林服用剂量按INR值范围1.5~2.0调整。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INR抗凝强度的范围1.5-2.0更安全可靠,预后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与潘生丁对预防慢性纤颤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方法。方法将570例心房纤颤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230和B组340名,A组口服阿司匹林0.11次/d;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服潘生丁25mg 3次/d。长期服用,定期随防,两月一次,共两年。结果A组血栓症6例。B组血栓症1例,A组全因死亡率2例,B级全因死亡率3例,出血两组均为零。两组预防栓塞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潘生丁联合阿斯匹林预防慢性房颤的血栓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方法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9例,观察华法林达标时间、维持剂量、安全的INR范围及不良反应.结果华法林达标时间及维持剂量虽有个体差异,但多数(88%)患者在15~30 d内以1.5~2.25 mg/d的量使INR稳定于1.8~2.5,出血发生率最低.结论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使INR稳定于1.8~2.5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王连红  张莉  李金  吴艳  曾莉  贾朝菊  龙乾 《护理研究》2013,27(19):1957-1958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为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提供健康指导。[方法]选取接受过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或双瓣置换任一种手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征兆或已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20例,给予抗病毒颗粒治疗,并于服用前、服用后第3天、停用后第3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服药后第3天与服药前、停药后第3天I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与停药后第3天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5%,其中小范围皮肤瘀斑2例,牙龈出血1例。[结论]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联用可导致INR升高,提示长期口服华法林的病人应慎用抗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7.
本院用潘生丁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3例,患者均经确诊。其中男30例,女13例。Ⅰ度12例,Ⅱ度20例,Ⅲ度11例。全部病例均在补液,控制感染,合理喂养、进暖箱复温,对症处理同时,加潘生丁针剂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剂量除5例Ⅰ度硬肿采用5毫克/公斤/日外,余均采用10毫克/公斤/日。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例综合报告如下: 一、主要症状和体征(见表1) 二、主要实验检查结果(见表2) 三、治疗例1经放血300毫升及马利兰2毫克/次,每天3次及对症治疗3周达到好转标准出院;例2经放血3次共700毫升、马利兰2毫克/次,每天3次,三尖杉酯碱每3天4~6毫克+5%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滴注及其他对症治疗56天达完全缓解;例3经放血4次共1120毫升,环磷酰胺0.2+生理盐水20毫升隔天1次静注,中药及对症治疗68天达完全缓解;例4经放血4次共980毫升,三尖杉酯碱4毫克+5%葡萄糖500毫升静点,每3至7天1次及其他对症治疗两个半月达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比服用华法林患者体内维生素K1浓度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首次服用华法林心房颤动患者50例纳入治疗组,其中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4.62±10.92)岁,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高效液相(HPLC)及生化分析分别监测服药后第2、4、7天体内维生素K1浓度及PT-INR指标和血浆黏度。结果治疗组随着用药时间增加,体内维生素K1的浓度逐渐下降,而PT-INR值均逐渐升高,其中第4、7天与对照组和治疗组第2天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得出PT-INR值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均为负相关(r=-0.702;r=-0.728),而维生素K1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则均为正相关(r=0.683;r=0.613)。结论服用华法林心房颤动患者体内维生素K1浓度与PT-INR呈负相关,维生素K1浓度与PT-INR一样能够反映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房颤抗凝治疗的必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国际标准化比(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评价华法林钠(商品名:华法林)的抗凝强度亦得到公认[1,2].由于地域和种族的差别,适合我国的INR最佳标准还未确定,我院对101例房颤患者进行INR监测以指导调整华法林剂量,收到良好效果,现对资料完整、持续用药大于3个月共89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