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04-01—2004-1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4例SLE患者、46例疾病对照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nuA。结果64例SLE患者血清AnuA阳性率为73·44%,46例疾病对照组为13·04%,正常对照组全部为阴性;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44%、88·68%。AnuA在狼疮肾炎中的阳性率比在非狼疮肾炎中高(χ2=5·246,P=0·022)。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AHA)阴性的SLE患者中AnuA阳性率分别为60·71%、69·57%、64·10%。结论AnuA在SLE血清中水平明显增高,AnuA测定在SLE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特别对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阴性的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 (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测定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 (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 )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nuA ,并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 ,分析其与AnuA的关系。结果  10 3例SLE患者中 6 9 9%血清AnuA阳性 ,6 6例疾病对照组仅 3 0 %阳性 ,30名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 ;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AnuA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9 9%和 97 9%。AnuA阳性组的SLE患者肾损害、皮肤损害的发生率(6 1 1%、70 8% )明显高于AnuA阴性组 (2 9 0 %、32 3% ) (P <0 0 5 ) ;AnuA阳性组与AnuA阴性组相比 ,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nuA滴度的高低与SLE患者的SLEDAI评分有明显相关性 (r=0 2 82 ,P <0 0 5 )。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快速狼疮因子 (DNP)、抗组蛋白抗体 (AHA)阴性的SLE患者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 6 5 6 %、6 8 0 %、6 3 9%、6 4 1%。结论 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它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对抗dsDNA抗体、Sm、DNP及AHA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AnuA在SLE诊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120例初诊SLE患者、55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和30名健康对照血清中AnuA水平。同时记录各种临床表现,检测并分析其治疗前的其他自身抗体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自身抗体在SLE及其他风湿病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AnuA56%和7%,抗dsDNA抗体35%和1%,抗Sm抗体24%和0。AnuA与SLE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相关性,对sLE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8%、9513%,对狼疮肾炎(1upus nephritis,LN)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64.5%。AnuA与肝脏损害和疾病活动呈线性相关(t=3.152,2.171,P<O.05)。AnuA分别与抗dsDNA、抗Sm联合检测对SLE诊断敏感性提高27%、40%(X^2值分别为38.930、18.161,P<O.01)。结论AnuA在SLE血清中水平显著增高,AnuA测定是SLE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有价值的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与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SLE、L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抗细胞膜DNA(mDNA)抗体测定的方法,研究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与SLE临床特点及免疫学异常的关系.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抗mDNA抗体,并分析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与抗mDNA抗体的关系.同时研究细胞膜DNA分子在不同细胞表面的表达,用DNA酶、RNA酶及胰酶鉴定抗原性质.结果抗mDNA抗体在SLE中检测敏感性73.3%(152/207),特异性96.4%,疾病对照组阳性率5.4%(9/167),82名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抗mDNA抗体阳性率在SLE组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抗mDNA抗体在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在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快速狼疮因子(DNP)、抗组蛋白抗体(AHA)、抗核小体抗体(AnuA)阴性的SLE患者中抗m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73.8%、62.7%、65.3%、57.8%和51.6%.该抗体阳性组SLE患者皮疹,脱发,关节痛,白细胞和C3、C4减低及IgG、IgA、IgM升高较为常见,但与SLE患者病情活动指数无关.本文还证实细胞膜DNA在人B细胞、T细胞上均有表达,以Raji细胞株表达较好.用DNA酶预处理的细胞涂片再行检测后膜荧光图形消失,而用RNA酶、胰酶预处理后并不消失,证实其为膜DNA抗原.结论抗mDNA抗体是一种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SLE血清学指标之一,尤其对抗dsDNA、抗Sm、抗DNP、AHA、AnuA阴性的SLE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AnuA)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的意义,并与成人SLE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7例儿童SLE患者,30例非SLE儿童疾病对照组(包括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和血管炎),122例成人SLE和55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AnuA。结果 87例儿童SLE中67例AnuA阳性,30例儿童疾病对照组中2例AnuA阳性,AnuA对儿童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01%和93.33%,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0%和58.33%。AnuA对成人SLE患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5%和90.91%。AnuA对儿童SLE诊断的敏感度高于成人SLE,对儿童SLE诊断的特异度与成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阴性的儿童SLE患者中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56.52%(26/46)和76.71%(56/73)。结论 AnuA对儿童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阴性儿童SLE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体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特异性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并与抗核抗体(AN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了解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测定了125例SLE及118例疾病对照组(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cmDNA抗体和A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nuA、乳凝法检测抗DNP抗体、金标法测定抗dsDNA抗体。结果AnuA、抗cmDNA抗体、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和ANA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38.4%、51.2%、49.6%和95.2%,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3.4%、4.2%、1.7%、0.8%和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A与AnuA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抗cmDNA抗体、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和ANA的特异性分别为95.8%、96.6%、98.3%、99.2%和74.6%;AnuA在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抗体(P<0.05);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无明显改变。结论抗cmDNA抗  相似文献   

7.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水平,用酶联免疫印记法检测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组蛋白抗体(AHA)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PPA).发现SLE组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AnuA、AHA及AP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SLE组ANA的阳性率为98%,且滴度83.5%≥1:320,更有38.3%≥1:10 000.认为联合检测多种抗体可以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提高了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探讨抗cm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比较以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底物,抗cmDNA抗体在SLE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306例SLE患者,192例非SLE疾病对照组,包括脊柱关节病(SPA) 52例,类风湿关节炎(RA) 70例,原发干燥综合征(pSS) 3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40例.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IF法观察培养的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膜的荧光图形;用IIF法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联合应用免疫双扩散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抗核小体抗体(AnuA).配对资料比较用McNemar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Raji及HL60 2种细胞株为底物检测SLE患者抗cmDNA抗体,敏感性分别为72.5%、76.1%,特异性分别为91.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mDNA抗体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Sm抗体及抗dsDNA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与抗dsDNA抗体相似(P>0.05),日低于抗Sm抗体及AnuA(P<0.01).抗cmDNA抗体分别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AnuA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上述自身抗体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mDNA抗体与SLE患者的黏膜溃疡之间有相关性(OR=2.343,P=0.029).抗cmDNA抗体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有相关性(OR=1.031,P=0.012).抗cmDNA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无相关性(r=0.070,P=0.600).本文研究还证实Raji细胞株较HL60细胞株更易复苏、荧光图形亮度更强,表达效果更好.结论 抗cmDNA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能成为SLE诊断的相对特异性抗体之一.抗cmDNA抗体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Anu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选择Raji细胞株为底物检测抗cmDNA抗体较HL60细胞株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m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表达以及该特异性抗体对SLE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其他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的HL6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膜的荧光图形,以细胞周连续的环状荧光为抗mDNA抗体阳性.同时检测SLE的其他常见抗体,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抗mDNA抗体在205例SLE患者中有145例阳性,阳性率70.7%,在5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5例阳性,阳性率为9.1%,4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10例阳性,阳性率为22.2%,35例皮肌炎/多肌炎(PM/DM)患者中4例阳性,阳性率14.3%,50名健康对照组中均为阴性.抗mDNA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70.7%,特异性为86.7%.抗mDNA抗体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4.6%,特异性76.7%;抗mDNA抗体阳性+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76.8%,特异性95.5%;抗m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79.6%,特异性100%;抗mDNA抗体阳性+抗核小体抗体(AnuA)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3.0%,特异性100%.结论 抗mDNA抗体是一种诊断SLE的新的标记抗体,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较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检测更先进.与SLE常用其他抗体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抗核小体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0份血清,取自健康体检者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7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6例.其他结缔组织病50例.分别检测其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史密斯(Sm),抗组蛋白(His)及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体。结果5种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ANA96.2%、31%,AnuA80.1%、93%,dsDNA56.6%、92%,Sm49.7%、90%,His54.7%、85%。ANA、AnuA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3种抗体(P〈0.001).AnuA、dsDNA、HiS、Sm的特异性明显高于ANA(P〈0.001)。AnuA是SLE的又一种特异性抗体,其与ANA、dsDNA抗体及Sm抗体、His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抗SmD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与疾病活动性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50例SLE患者和216例非SLE对照血清的抗SmD1抗体、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非SLE包括20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33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53例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70例。分析抗SmD1抗体在SLE中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抗SmD1抗体在150例SLE患者中的敏感度为66.00%,高于抗Sm抗体(36.00%,χ2=27.01,P=0.000)和抗ds-DNA抗体(51.33%,χ2=6.65,P=0.010),抗SmD1抗体、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特异度分别为87.50%、98.15%和98.61%。抗SmD1抗体浓度与SLE患者颊部红斑、脱发等症状相关(P0.05),与肾脏受累、关节炎、口腔溃疡、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神经系统受累、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等症状不相关(P0.05)。在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中抗SmD1抗体阳性率为22.67%。结论抗SmD1抗体在SLE疾病诊断中敏感度显著高于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该抗体对SLE的诊断,特别是抗ds-DNA抗体阴性SLE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 (dsDNA)抗体和抗超敏双链DNA (dsDNA-NcX)抗体的水平,分析其在SLE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91例SLE患者、45例非SLE疾病对照和4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AnuA、抗dsDNA抗体和抗dsDNA-NcX抗体的水平,比较3种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AnuA、抗dsDNA抗体和抗dsDNA-NcX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9.45%、56.04%和61.54%;特异性分别为94.51%、94.51%和100.00%.AnuA、抗dsDNA抗体和抗dsDNA-NcX抗体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0,P=0.00;r =0.49,P=0.00;r =0.42,P=0.00).ANA的滴度与AnuA的浓度呈正相关(r=0.30,P=0.00),与抗dsDNA抗体的滴度无相关性(r=0.19,P=0.08),与抗dsDNA-NcX抗体的浓度呈正相关(r=0.50,P=0.00).红细胞沉降率在抗dsDNA-NcX抗体、抗dsDNA抗体阴性和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6,P=0.38;x2=0.13,P=0.18),而在AnuA阴性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31,P=0.00).CRP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三者阴性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体C3、C4在AnuA、抗dsDNA抗体和抗dsDNA-NcX抗体的阴性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4,P=0.00;x2=16.53,P=0.00;x2 =10.33,P=0.00;x2 =11.61,P=0.00;x2 =12.69,P=0.00;x2=8.77,P=0.00).胱抑素在抗dsDNA抗体和AnuA的阴性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抗dsDNA-NcX抗体阴性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4,P=0.04).结论 抗dsDNA-NcX抗体可作为SLE的特异性抗体之一,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抗dsDNA抗体和AnuA,三者均与SLE的疾病活动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3.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 ,它的主要特征是体内产生抗多种核抗原的自身抗体。包括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等。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SLE主要采用抗核抗体 (ANA)、抗dsDNA抗体、抗可提取的核抗原 (ENA)抗体的检测。ANA是一种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抗ENA谱中的抗Sm抗体虽然对SLE有很高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较差 ,只有 30 %的阳性率 ;抗dsDNA抗体虽然对SLE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阴性。近来抗核小体抗体的检测据报道其特异性、敏感性均与抗dsDN…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及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使用ELISA法测定93例初诊SLE患者和69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3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C1q抗体的浓度。同时记录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自身抗体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血清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AnuA),SLE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0.9%、62.4%和62.8%。血清抗C1q抗体阳性组患者的肾损害发生率(84.2%)明显高于阴性组(23.6%)。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血清抗C1q抗体浓度(55.36±51.96)RU/ml及阳性率(71.1%)显著高于无肾炎表现的狼疮对照组(12.09±14.46)RU/ml,12.5%。无论患者有无肾损害,狼疮疾病活动患者抗C1q抗体浓度(62.46±50.29)RU/ml及阳性率(85.7%)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的狼疮对照组(8.79±6.42)RU/ml,3.9%。而AnuA和抗dsDNA抗体只在伴有狼疮肾损害的疾病活动组即活动LN的阳性率(87.9%与50.0%)显著高于非活动LN对照组(66.7%与33.3%)。LN组抗C1q抗体、AnuA、抗dsDNA和抗Sm(Smith)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71.1%与12.5%),(77.8%与47.9%),(57.8%与25.0%),(31.1%与10.4%)。SLE疾病活动组抗C1q抗体、AnuA、抗d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85.7%与3.9%),(88.1%与41.2%),(61.9%与17.6%)。活动LN抗C1q抗体、AnuA、抗d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93.9%与8.3%),(87.9%与50.0%),(66.7%与33.3%)。活动LN组抗C1q抗体、AnuA、抗dsDNA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SLE组(93.9%与13.1%),(87.9%与48.3%),(66.7%与26.7%),(43.5%与8.5%)。结论血清抗C1q抗体能够反映SLE的疾病活动,并与SLE肾损害相关,是对活动性LN敏感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单独及与抗核抗体、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的诊断价值,探讨AnuA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JSLE患者,56例非SLE的儿童疾病对照组,包括结缔组织病、白塞病、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并留血清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uA,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联合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其中任一种检测方法结果阳性即判为阳性;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并记录J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收集同期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析JSLE患者AnuA抗体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nuA对JSLE诊断的敏感度为76.25%,特异度为98.21%.AnuA与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3.05%、86.44%,特异度96.43%、98.21%,敏感度明显高于二者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uA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9、-0.503,P值分别为0.000、0.000),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低补体、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8、0.227、0.303、0.531,P值分别为0.000、0.042、0.006、0.000),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03,P=0.000).结论 AunA对J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AunA不仅可以作为JSLE的诊断指标,还可以评估疾病活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相关性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在NP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以成神经瘤细胞株(SK-N-SH)、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以及C57BL/10小鼠的大脑及脊髓切片为底物检测121例SLE患者、34例疾病对照组和34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及24例NPSLE患者和22例疾病对照组的脑脊液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神经胶质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17.4%、25.6%和29.8%)明显高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在SLE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别为98.5%、95.6%和100%;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均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并与NPSLE患者的癫痫发作、头痛、急性意识障碍以及情绪失调、焦虑等症状的发生有关;NPSLE患者血清的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和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27.8%、38.9%和61.1%)明显高于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EE患者(P<0.05或P<0.01);NPSLE患者的脑脊液中抗脑抗体、抗脊髓抗体的阳性率均为29.2%,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NPSLE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5%.结论 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偏低;3种抗体均与SLE疾病活动性相关;血清中抗神经元细胞抗体、抗脑抗体及抗脊髓抗体是NPSLE诊断的较特异性抗体,抗脊髓抗体可能是诊断NPSLE较敏感的指标之一;脑脊液中的抗脑抗体、抗脊髓抗体对NPSLE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三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狼疮疾病活动和狼疮肾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dsDNA抗体对狼疮活动和狼疮肾炎(LN)的价值。方法 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LN和非LN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1q抗体和AnuA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三抗体单个和联合对疾病活动和LN的价值。结果抗C1q抗体、AnuA和抗dsDNA抗体阳性对疾病活动的敏感性分别为 71.4%、75.0%和66.1%,特异性分别为75.5%、70.6%和88.2%;抗dsDNA抗体阴性患者分别有36.7%抗 C1q抗体阳性和26.5%AnuA阳性。疾病活动组三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三抗体与 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沉(ESR)、IgG、球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C3、C4及白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LN组三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结论三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都与LN有关,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疾病活动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SmD1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SmD1抗体及其他特异性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了44例SLE及136例非SEE(包括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利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SSA60000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斑点法检测抗Sm抗体。结果 抗SmD1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7.7%,高于抗Sm抗体阳性率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抗SmD1抗体的特异性达97.1%。结论 抗SmD1抗体在狼疮的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也高于抗Sm抗体。5种特异性抗体在SLE诊断中有明显的互补作用,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其对SLE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的抗核小体抗体(AnuA)浓度,探讨核小体在SEE中的诊断及与疾病活动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EE患者及疾病对照组(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中的AnuA,并记录SE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其与AnuA的关系。结果(1)65例SEE患者中有59例AnuA阳性,阳性率为90%,在29例疾病对照组中仅有6.8%阳性,SEE中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P〈0.01);AnuA在SEE患者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3.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82.9%。(2)AnuA与抗dsDNA、Sm、U1RNP等抗体无相关性(P〉0.05);与抗SSA、pANCA抗体有关(P〈0.05);在抗dsDNA抗体与抗Sm抗体均阴性的SEE患者中AnuA阳性率为86%-90%。(3)AnuA阳性患者的脱发、皮疹、口腔溃疡、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AnuA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C3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且AnuA浓度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r=-0.377,P=0.037)。(4)AnuA阳性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浓度高低与SE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386,P=0.032)。结论AnuA可作为SEE的又一标记性抗体,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尤其对抗dsDNA、抗Sm等抗体阴性的患者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放免分析(RIA)法测定抗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RI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活动期、缓解期患者及对照者血清中抗ds-DNA、ANA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SLE活动期RIA法测定的抗ds-DNA水平较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其阳性率为94%,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ds-DNA、ANA阳性率分别为62%、98%;在SLE缓解期三者阳性率分别为35.6%、30%、94%.结论 放免法测定抗ds-DNA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