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临床资料:男72例、女64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60天;单纯型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草莓状痣)118例,混合型血管瘤1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2月。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439例中男210例,女229例。1岁以内290例,1~10岁66例,11~18岁48例,18岁以上35例。其中草莓状血管瘤185例,鲜红斑痣125例,混合型血管瘤70例,海绵状血管瘤59例。治疗方法 按常规方法制备32磷敷贴器。每次辐射剂量6~8Gy/cm2,日1次,5次为1疗程,每日并按32磷的衰变系数进行时间校正。若需做第2疗程,应间隔3个月。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参照1983年全国放射性核素治疗会议统一治疗标准。治疗结果见附表。附表 不同年龄及类型血管瘤的疗效比较 例(%)年龄与类型例数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1岁290195(67.24)58(20.00)31(10.68)6(2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下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7月到2004年5月,应用保留皮肤的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同时行鼻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以下称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根治术)共治疗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13例。术后1个月行同位素Sr90照射2~3个疗程。结果13例患者经随访3~12个月,血管瘤未见复发,鼻尖部形态自然。结论应用鼻下部海绵状血管瘤根治术,结合术后1个月对该部位残留血管瘤行同位素治疗,可达到既能根治鼻部血管瘤又能保留鼻自然外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我科1983~1990年间用软X线治疗4周岁以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76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6例中男27例,女49例。年龄:7个月以下18例,7个月~1岁22例,2~4岁36例。草莓状血管瘤25例、海绵状血管瘤21例、混合型血管瘤30例。皮损由0.1cm×2cm至4cm×5cm不等。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于1990年1~5月对60例血管瘤用电热烧灼器直接接触烧灼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8例.女32例;年龄2个月~14岁,其中7个月以内者24例,7~12个月27例,1岁以上9例;单纯型血管瘤45例,混合型血管瘤13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疗法治疗血管瘤是近年来辛育龄教授研究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用此疗法治疗了 1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999年 3~ 11月共收治门诊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18例,其中男 13例,女 5 例,年龄 2~ 45岁。颌面部血管瘤 8例,颈部 3例,胸背部 4例,四肢 2例,臀部 1例。血管瘤直径 < 5 cm 9例, 5.1~ 7 cm 6例, 7.1~ 9 cm 2例, 9.1~ 12 cm 1例。 18例海绵状血管瘤中有 3例长期头晕, 1例颌面部血管瘤侵袭颊粘膜长期出血, 1例侵犯睑结膜至出血, 1例右侧肩背部血管瘤致右上肢活…  相似文献   

7.
2000年2月~12月,我们应用迪银片(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3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83例患者均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19~63岁,平均39岁;病期1个月~20年,平均4年;进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WNZ-1CDⅡ多功能微波治疗机(电子工业部生产)治疗了28例儿童皮肤血管瘤患者,取得良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确诊为皮肤血管瘤的患者中,草霉状血管瘤20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6个月~9岁。头面部12例,躯干11例,四肢4例,臀部1例。  相似文献   

9.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血管瘤均为本科门诊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复方倍他米松结合干扰素在瘤体内注射治疗的患儿,无肝、肾和造血系统疾患,血管瘤生长迅速或有致畸危险,且患儿家长迫切需要治疗并同意本研究的治疗方案,能按要求随访3~6个月。男16例,女20例,年龄30d~24个月,其中<1岁28例。血管瘤类型:草莓状血管瘤21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鲜红斑痣2例,混合性血管  相似文献   

10.
<正>婴幼儿血管瘤(IH)是由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引起的婴幼儿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10%,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女性显著多于男性,女∶男比例为(3~5)∶1~[1],60%发生于头部、面部及颈部~[2],皮损可单发,也可多发,临床表现为柔软的红色斑丘疹、丘疹、斑块、结节及肿块。根据瘤体侵犯的深度本病可分为3型: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为浅表型血管瘤,之前称为毛细型血管瘤,现称为表皮血管瘤;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的血管瘤为深部型血管瘤,之前称为海绵  相似文献   

11.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702例血管瘤患者为本院1998年3月~2006年3月门诊患者,均经本科医师检查或针吸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男280例,女422例,年龄15天~68岁。85%为1岁以内婴儿。发病部位:头面部284例,躯干部276例,四肢142例。其中鲜红斑痣126例,毛细血管瘤330例,海绵状血管瘤184例,混合型血管瘤62例。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Maffucci综合征.患者女,42岁.因有足、左手结节渐增多6~7年,手指结节疼痛1年就诊.患者7岁时右小腿骨折后出现畸形致跛行.左手X线摄片显示多根掌骨膨胀性改变,并有多发性钙化影.左手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示海绵状血管瘤及梭形细胞血管瘤,部分可见血栓形成及静脉石.免疫组化染色示海绵状血管瘤区管腔内内皮细胞、裂隙状血管腔内皮细胞及圆形空泡细胞CD31、CD34和FVIII均阳性,而实心区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余为阴性.临床表现和皮损组织病理改变符合Maffucci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13.
报告1例梭形细胞血管瘤。息者男,24岁。左手掌大鱼际、手腕屈侧多个结节2~3年来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中下层由海绵状血管腔隙和梭形细胞组成的团块。诊断梭形细胞血管瘤。  相似文献   

14.
门诊发现40例麻风的误诊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2年本所门诊发现40例麻风,均曾被误诊过,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8~64岁。平均36.67岁;农民38例占95%,教师和工人各1例;高中以上2例,初中以下20例,文盲半文盲者18例;确诊时病期2月~5年,平均2.0年(MB 24.83月,PB 23.18月)。误诊在市级医院的3例(7.5%).县级5例(12.5%),乡级32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1977~1978年采用复方山豆根片治疗银屑病50例,获得了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50例均为寻常型银屑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岁以下11例,21~49岁34例,50岁以上5例,病程:1~3年17例,4~6年20例,7~9年8例,10年以上5例。皮损分布:泛发型47例(进行期32例,静止期15例)、局限型3例。皮损形态:点滴状33例,钱币型13例,混合状4例。二、方剂组成及用法山豆根280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将96例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每日采取不同的方法向瘤体直接注射40%医用尿素5~15mL,至瘤体变硬、萎缩,被纤维组织替代。A组采用安全留置针置入瘤体血窦给药,B组采用动脉插管置管给药,C组采用多部位局部注射给药。结果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和C组(P均<0.05),患者局部感染率较B组和C组减少(P均<0.05),疼痛程度较C组明显减轻。结论安全留置针给药法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好,疗程短,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采用心理疗法联合复方氨肽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6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患者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我院皮肤科确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个月~32年,平均12年;进行期50例,静止期6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1个月~33年,平均13年;进行期48例,静止期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期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6月~1999年10月,我科应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80例,并与奎宁乌拉坦治疗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8月~71岁。血管瘤位于颜面部32例,四肢86例,躯干42例。草莓血管瘤122例(7岁以下儿童54例),海绵状血管瘤26例,混合性血管瘤12例。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前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系统性疾病及药敏史。1.2方法治疗组:平阳霉素(河北制药厂生产)4m…  相似文献   

19.
局限性血管角皮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21岁,右小腿屈侧疣状暗红色斑块约20年;例2女,39岁,左上肢多发性暗红色结节、斑块约39年。2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局限性血管角皮瘤,例2伴发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7月用微波治疗血管瘤 39例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资料  39例患者中男性 18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月~ 3岁 ,平均 11 6月。皮损分布 :面部 5例 ,眼睑 2例 ,颈部 3例 ,腹部 4例 ,胸部 5例 ,小腿 4例 ,大阴唇 2例 ,外耳廓 3例 ,头部 6例 ,上肢 3例 ,手掌部 2例。皮损形态 :鲜红斑痣 17例 ,草莓状血管瘤 14例 ,鲜红斑痣和草莓状血管瘤两者均有 3例 ,海绵状血管瘤 5例。皮损数目最少1处 ,最多 4处。皮损范围最小 0 5cm× 0 5cm ,最大 2 0cm× 3 5cm。1 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