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钩体病的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个钩体病重疫区县,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和对照人群血清抗体水平测定,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全血钩体分离培养等。结果4个疫区县为年平均气温高、雨量充沛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共检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全血,血清690份,对照人群血清400份。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2.4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1:173.01,从全血中分离出钩体菌株3株,检出率0.44%,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有一定比率的人是因为感染钩体而引起的发热,并非原因不明。在钩体病流行地区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开展钩体病筛查,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减少患者的病痛。做好钩体病常规疫情监测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2.
1976~1979年我们共进行438例疑似钩体患者的钩体培养,每例接种普通柯氏基2管,抗流感基一管,凡阳性管均分别传代定群,结果有240例病人钩体培养阳性,共获得钩体244株,其中4例属混合感染,各获得钩体2株。从病原学及血清免疫学上证实4例由两群钩体混合感染的患者,本文报告其菌株的分离经过及血清免疫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病在我区农村中流行颇广。查清菌型的分布,以便认识其流行规律,确定临床诊断和合理制订菌苗免疫,对进一步控制和消灭钩体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将我区钩端螺旋体菌型分布调查资料扼要报告于后。一、方法收集1970~1979年我区各地分离的钩端螺旋体菌株,由我站统一登记编号和鉴定(其中1970年菌株是由武汉“钩体菌型鉴定协作组”负责鉴定)。检定方法按1972年成都座谈会制订钩体菌型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群血清购自武汉及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型血清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及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赠送。二、结果①菌群:共收集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4.
液氮深冻保存钩体菌株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宁浩 《重庆医学》2008,37(18):2091-2092
目的 用液氮深冻保存钩体菌株方法替代钩体菌株常规传代保存方法.方法 采用15群15型钩体标准菌株和本实验室从鼠类及患者体内分离的6型16株菌株,接种在10%兔血清K0rthodf培养基中28℃培养,采用液氮深冻保存方法,冻存3~36个月后,以37℃水浴复苏.10%兔血清Korthodf培养基中28℃培养,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其复苏情况;同时,比较加入甘油-生理盐水冻存液的效果.结果 液氮深冻保存方法菌株复苏、存活率高,经过多种条件分别冻存3~36个月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液氮深冻保存钩体菌株,复苏率高,保存时间长,具有保持其病原性和抗原性、减少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对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进行微细结构的观察。国外文献上虽有某些类型钩体的电镜观察资料,但本型钩体的徽细结构报导较少。材料及方法菌株:实验系用黄疸出血型017株钩体菌株。在柯索夫(Korthof)培养基培养7—10天,浓度为每毫升一亿条左右。  相似文献   

6.
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曾于1966至1968年,深入我省××地区,运用中医中药对钩体病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通过多次实践,使我们对该地区钩体病的规律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中发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现提出以下讨论,以供参考。一、色若型钩端螺旋体(L.sejroe)在××县××区的发现:据陕西省防疫站1960——1962年对陕西关中、汉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中谓:“陕西关中、汉中地区钩体病的流行菌株,除1959年在关中××县从病人分离出一株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洪灾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带菌情况及人群的免疫水平. 方法:应用柯素夫培养法作牛尿和鼠肾钩体培养.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作钩体及人群钩体感染的血清学分群(型).结果:灾区、临灾区及新建移民点的鼠密度分别为6.95%,6.28%及8.67%;鼠肾钩体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3%,1.35%和3.13%;牛尿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88%,5.98%和1.75%;分离的菌株主要为黄疸出血型及犬型;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91%,62.30%和58.67%,明显高于全省及全国的平均感染率;其主要血清学分型依次为黄疸出血、秋季热、犬型、泼摩那型、巴达维亚型;人群抗体阳性率无年龄差异.结论:3个不同区域的宿主动物鼠和牛中均有钩体带菌,人群钩体隐性感染率水平较高,宿主动物和人群感染的主要血清群相吻合,主要为黄疸出血型.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我国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拟根据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一)病原学研究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根据1965年国际会议将其分为二类,第一类称“双曲钩体“,代表过去所称的腐生性钩体;第二类称“存疑钩体”,代表寄生性钩体,此类可引起动物及人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菌株的保存目前常规方法是每隔1~1.5月传代一次,尤其是新分离的菌株更需要缩短传代时间,所以大量菌株的保存需要费较多人力物力。本室对19株钩,体菌株保存于液体双相培养基中,观察了2年,除4株污染及4株失传的菌株外,其余11株均成活,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端体病)的实验诊断,一直沿用钩端螺旋体的培养及凝集溶解试验等检查方法。而钩端螺旋体的分离培养,在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州省鼠类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带菌情况、菌型分布,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对贵州省黔东南州钩体疫源地采用夜夹捕鼠法进行鼠间动物监测捕获鼠类,分离钩体后用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2010-2014年鼠间动物监测有效布夹数6750夹次,共捕鼠646只(鼠密度9.57%),以黑线姬鼠最多240只,占总数的37.15%。共分离钩体菌株56株(带菌率8.67%)经PCR检测为黄疸出血群。结论:黑线姬鼠为贵州省钩体病常见的带菌鼠种;黄疸出血群钩体是贵州省鼠间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2005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监测工作.方法 选择湖南5个县(市)进行传染源带菌情况、自然人群与疑似病人血清学研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传染源钩体分离及菌型分布情况对鼠及蛙类标本进行钩体分离培养,分离出15株钩体.其中鼠肾分离培养出阳性标本14株,阳性率3.59%.血清学:检测11份疑似病人血清抗体,确诊5例,确诊率45.45%;525份自然人群血清钩体抗体有12群之多,黄疸出血群里,湘潭县自然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62.75%),沅江市自然人群血清抗体GMT最高(37.64).结论 从鼠、蛙钩体分离培养中可看出,塞罗群萨克斯可宾型和沅江型是湖南省洞庭湖区主要菌型;黄疸出血群仍是湖南省自然人群主要流行菌型,其次秋季群、澳洲群、波摩那群和流感伤寒群也是湖南省流行菌型;地区重点菌群监测预防工作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南平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状况、疫源地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临床表现、疫苗接种情况等调查,基本掌握我市钩体病流行规律,为当今农业生产结构下提出针对防治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南平市钩体历年疫情、临床资料,开展疫区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等调查。结果:南平市地理环境、气侯、植被等适宜钩端螺旋体菌生长。44年来流行曲线呈波浪型,5-11月为流行期,九十年代后以浦城县流行为主,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疫源地有三种生境类型。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农村男性青壮年受感染发病最多。宿主动物以黄毛鼠、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分离出14群钩体菌株,而且带菌率高。近年猪宿主作用下降。病人血清检出13群钩体感染,健康人群检出14群钩体抗体,隐性感染率15.15%。“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完全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结论:南平市存在钩体自然疫源地.是福建省较严重的钩体流行疫区,有明显季节高峰,宿主动物种类多,流行菌群有14群,稻田型流行为主,病例临床表现复杂,疫情虽然呈下降趋势,凶险型病例增多,“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但是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建立的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DNA基因库中筛选出重组DNA克隆PLIps01(15kb)和PLIEc34(4kb)制备成~(32)P放射性探针。以该二探针对致病性黄疸出血群所属血清型的13个菌株钩体DNA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该二DNA探什对黄疸出血群各株钩体DNA具有强烈的特异性结合,能识别出简洁的DNA带型,并能区分不同血清型以至菌株的DNA带型差别。作者认为,钩体DNA重组探什结合Southern印迹分析是一种灵敏而特异的检测分析方法,可作为诊断、鉴定和分析钩体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竹县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暴发流行特征和病原学、血清学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钩体病个案调查,采集病人血液;夹夜法测鼠密度,无菌解剖取双肾;无菌采集猪肾、蛙肾、牛中段尿;将采集的标本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分离培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钩体病发病8 356例,发病率为878.71/10万;2 459份病人血液和宿主动物标本中分离培养出钩体菌91株,阳性率为3.70%;病人血液钩体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鼠肾、鼠肾高于蛙肾(χ~2=427.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菌群菌型鉴定为5群8型。七日热群占59.46%,主要从病人血液和蛙肾中分离获得;黄疸出血群为25.68%,主要从鼠肾中分离获得。结论钩体病发病数多,流行强度大,其暴发流行的主要宿主是蛙类和鼠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竹县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两个集中暴发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疫情报告,选取钩体病两个集中暴发点进行调查,用MAT法检测病人和蛙血清抗体;并分离培养钩体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无菌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和蛙肾分离培养钩体病原体,分析钩体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菌群情况。结果发病户数占总户数的68.13%;发病例数占总人数的28.41%;病人和宿主动物标本中检出阳性菌株51份,经鉴定以七日热群为主,占60.78%,其次分别为黄疸出血群、澳洲群、波摩那群、犬群,分别占29.41%、3.92%、3.92%、1.96%。结论病人和宿主动物感染钩体菌群复杂,应切实加强钩体病的监测,为制定钩体病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佳木斯近郊一所园艺农场1973年发生一起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暴发流行,并从早期病人血液分离得波摩那群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定为钩体病疫源地。該疫源地毗邻丘陵山谷,生境适于野鼠棲息活动,为进一步了解野鼠在該疫源地作为钩体病传染源的作用,1974年对该疫源地野鼠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从黑线姬鼠分离出钩体,经鉴定为波摩那群。方法和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钩体穿梭质粒pGKINVA,并重组于钩体PatocⅠ株,为进一步确定钩体inv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将invA基因克隆于pGKble24载体,PCR、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穿梭质粒pGKINVA.质粒pGKINVA经电穿孔法转化无毒钩体PatocⅠ株,并筛选重组钩体菌株.结论 从钩体基因组中克隆出长558 bp的invA基因,定向插入pGKble24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GKINVA,抗生素及蓝/白斑筛选和测序鉴定并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后,电穿孔法转化钩体PatocⅠ株,在Korthof固体培养基生长并抗生素筛选、PCR鉴定出重组钩体菌株.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穿梭质粒pGKINVA,并筛选出2个重组钩体菌株,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invA基因在钩体体内中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临床较常见的传染病,由于菌株变异等原因,近来临床上不典型病例时有所见,现将收治的2例非典型性钩体病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胶原酶在体内、外的活性,探讨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赖株)假定的胶原酶(LA0872)在钩体病出血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重组赖株la0872,并行相关鉴定及蛋白酶学活性检测.比较不同毒力菌株赖株、赖株减毒株和双曲钩体三宝垄群montevalerio型Monte Valerio株钩体胶原酶的基因序列特异性及转录和酶活水平的差异.测定豚鼠和沙鼠赖株感染模型的血清胶原酶活性水平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显示位点连接正确,插入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la0872序列完全一致,并证实其具有胶原酶活性;不同毒力菌株中的钩体胶原酶基因序列一致,转录和酶活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豚鼠和沙鼠感染赖株后,宿主体内血清胶原酶活性水平与未感染赖株动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表达和鉴定了有活性的钩体胶原酶,但其在钩体病出血中的作用尚待证实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