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脑静脉窦血栓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附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9例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CVST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恶性肿瘤、昏迷、神志改变、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颅内出血等改变时患者重残及病死率高,及早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早期多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癫痫、意识障碍,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3)影像学表现为非动脉分布区多发性脑梗死,有的伴有出血。(4)颅压明显升高,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5)病因治疗及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效果佳。结论 CVST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症状、体征的病人,应考虑到CVST,及时行头颅CT、MRI、MRV或DSA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依据病因抗凝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1825年,Riles首次描述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这一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多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造成脑静脉回流障碍、脑组织水肿及颅内压增高。CVST多见于孕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以及4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群,成人的发病率为3~4/100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男13例、女24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脑脊液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CVST发病年龄多在30~41岁;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24例(64.86%),以呕吐为主10例(27.03%),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表现为局限性脑梗死17例(45.95%),其中伴有渗血或血肿6例(16.22%);脑脊液压力增高者32例(86.49%),蛋白增高13例(35.14%),白细胞增高11例(29.73%);37例患者中,33例好转出院(89.19%),死亡1例(2.70%)。结论对于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发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青壮年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行CT、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等检查,必要时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选用抗凝药物治疗,并且要长时间足疗程。  相似文献   

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磁共振及血管造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诊断的价值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总结64例经MRI、MRA、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和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30例病人无明确病因,发病时间4~9年,主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及皮质受损表现。62例病人经MRI、MRA确诊,未确诊2例经DSA检查确诊。本组32例发病〈1个月的病人经静脉窦插管溶栓术及抗凝等治疗,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本组28例行静脉窦插管溶栓术,20例病人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结论 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MRA及DSA检查可确诊。发病早期(〈1个月)给予静脉窦插管溶栓术,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几率大,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脑静脉窦血栓的局部溶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其致病原因众多,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重症患者常会有急剧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高热、局部或全身抽搐,甚至颅内出血,最初就诊时往往难以确诊.  相似文献   

7.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Zhou W  Wei G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323-325
目的 评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诊断。方法 详细分析65例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大多数病人表现有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91%)。近半数病人(49%)伴有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如肢体无力、癫痫发作、视力下降等,51%的病人仅表现为单纯颅内压增高,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和成(MRA)能直接显示肺静脉窦闭塞及其血栓栓子。结论MRI和MRA对脑静脉0窦血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常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对2002年4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14例CVS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VST的急诊识别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21例,糖尿病1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老年高血压组纤维蛋白原(Fg)、血浆粘度(ηP)与对照组比较,P<0.01。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ηh)、血沉(ESR)、血小板粘附率(PAD)及体外血栓干重(DW)与对照组比较,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ηb,ηh,PAD及体外血栓长度(L)、湿重(MW)(P<0.05),DW(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Fg(P<0.01),ηh,ηh,ESR,PAD,L,DW,(P<0.05)。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增高、红细胞刚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组,均以血小板反应性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内皮功能受损及体外血栓形成能力增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EFNS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相当少见的疾病,仅占所有卒中的不到1%。由于其临床症状谱广且常呈亚急性或迁延起病,因此往往被漏诊或延误诊断。目前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抗凝药,如剂量调整的静脉肝素或体质量调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溶栓治疗;对症治疗,包括控制痫性发作和降低颅内压。我们通过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中心资料库和Cochrane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检索,对支持这些治疗措施的证据强度进行了评价,并在现有最佳证据基础上制定了CVST治疗的推荐意见。综述性文献和书籍章节内容亦被包括在内。通过共识达成推荐意见。当缺乏证据但能达成明确的共识时,我们将自己的观点表述为良好临床实践要点(GPP)。无抗凝禁忌证的CVST患者应接受体质量调整皮下注射LMWH或剂量调整静脉肝素治疗(GPP)。伴发CVST相关性颅内出血不是肝素治疗的禁忌证。急性期后口服抗凝药的最佳疗程尚不清楚。如果CVST继发于可迅速消退的危险因素,口服抗凝治疗可持续3个月;对于原发性CVST和存在轻度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则需要治疗6~12个月;对于有过≥2次CVST以及有过1次CVST但存在严重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考虑永久性抗凝治疗(GPP)。尚无充分的证据支持对CVST患者进行全身或局部溶栓治疗。如果充分抗凝治疗后患者仍然出现病情恶化并且排除了其他导致恶化的因素,溶栓治疗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无颅内出血的病例(GPP)。在重症CVST患者中,关于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伴脑组织移位)的某些治疗措施的风险和益处尚无对照资料。抗水肿治疗应作为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包括过度通气、渗透性利尿药和颅骨切除术(GP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1例,均进行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分析颅内压分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颅内压正常者11例,轻度增高者14例,中度增高者9例,重度增高者7例;颅内压分级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_s=0.53,P0.01)。结论颅内压监测在评估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最早于1825年由Ribes报道,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病,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狭窄或闭塞,颅内静脉回流受阻,伴随颅内压增高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以中青年人多见,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被临床医师漏诊或误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CVST逐渐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病死率已有所下降。本文总结近几年CVST的影像学检测方  相似文献   

1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误诊率可高达50%以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给予有效治疗,常常引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如何早期识别及明确诊断,是关系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我院诊治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VST的早期临床特点及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缺陷性疾病,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和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是PNH的一种少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文章报道1例PNH合并CVST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对于伴有CVST 危险因素且表现为头痛、颅内压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及早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积极给予抗凝、脱水、祛除病因、控制并发症等方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血管内机械碎栓与单纯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临床上诊断明确的CVST患者137例,其中采用单纯抗凝治疗的有75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 ml,2次/d,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华法林,12个月),机械碎栓治疗的62例(其中40例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药物治疗同抗凝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前机械碎栓组有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嗜睡或昏迷、伴出血或梗死的患者均多于单纯抗凝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高于单纯抗凝组[(3.1±1.0)分,(2.1±0.8)分]。均P<0.05。②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好转。出院前机械碎栓组mRS低于单纯抗凝组[(1.1±0.4)分,(1.6±0.3)分],P<0.05。出院时抗凝组中18例(24.0%)颅内压仍然增高,其中10例(13.3%)存在视盘水肿;机械碎栓组有12例(19.4%)存在颅内压增高,8例(12.9%)有视盘水肿,P>0.05。③两组各死亡1例。机械碎栓组有4例术前脑出血的患者,治疗后血肿增大,3例症状加重,其中1例因脑疝形成拒绝手术而死亡。④抗凝组62例、机械碎栓组56例获得1~5年的随访。单纯抗凝组有6例(因未规范口服抗凝药),机械碎栓组中有4例仍有颅内压增高症状。继续抗凝后好转。结论机械碎栓组患者临床症状比单纯抗凝组重,但临床预后优于单纯抗凝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合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连续住院治疗的14例ET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按1∶2的比例纳入同一时期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8例非CVST的ET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特点、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脊液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应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国际预后评分(IPSET)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分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ET合并CVST患者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为29.5(24.5,44.0)岁;病程中位数为150(20,565) d。慢性起病8例,亚急性起病5例,急性起病1例。CVST的主要首发症状为头痛。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13/14)、恶心呕吐(8/14)及视物模糊(7/14),其中8例合并视神经乳头水肿。影像学检查显示静脉性脑梗死6例,其中4例合并出血转化。所有患者表现为2处及以上静脉窦受累,常见的血栓部位分别为横窦(12/14)、乙状窦(12/14)、上矢状窦(9/14)及颈内静脉(7/14)。14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6例接受降细胞治疗。13例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及死亡。ET合并CVST组的年龄[29.5 (24.5,44.0)岁比47.0 (38.8,54.8)岁,P=0.003]、血小板计数[(518±110)×10~9/L比(777±253)×10~9/L,P 0.01]明显低于未合并CVST的对照组。结论 CVST是ET的少见并发症。对于无明确诱因的CVST伴血小板计数增多患者,需考虑ET的可能; ET患者出现颅高压症状时,应尽早完善CVST的相关检查。早诊断、规范抗栓及降细胞治疗可改善ET合并CV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2000年2月-200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收治32例儿童(年龄从4周至14岁)CVST患儿。对其中22例行肝素抗凝治疗,持续12~18个月;对10例患儿应用血管内治疗方法,行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或机械性碎栓治疗。同时均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并分析患儿的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预后情况。结果①患儿以癫痫发作、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综合征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脑静脉窦闭塞和脑实质损害征象。②引起CVST的病因中,感染占31.2%(10/32),颅脑外伤占37.5%(12/32),肾病综合征占3.1%(1/32),颅内肿瘤占3.1%(1/32),血液系统疾病占6.2%(2/32),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蛋白C或蛋白S缺乏)占6.2%(2/32),原因不明占12.5%(4/32)。③治疗后,32例患儿中,痊愈17例(53.1%),好转10例(31.2%),死亡5例(15.6%),总有效率为84.4%。24例患儿获得6个月至5年的随访,2例复发,5例仍有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症状和体征,其余疗效稳定。结论儿童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影像学检查能为确诊提供依据;抗凝和静脉窦内溶栓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少见,但预后凶险,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研究的深入,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文章简要介绍了CVST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溶栓疗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未成年人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影像学确诊为CVST的未成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其中11例患者仅接受抗凝治疗,10例患者接受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①在21例CVST患者中,16例存在明显病因,最多见的是感染病史10例(47.6%),其他病因包括头部外伤病史、早孕流产史、血液系统疾病等。②20例(95.2%)患者以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可伴有癫痫发作、偏瘫、意识障碍、复视、视盘水肿等。③DSA显示受累静脉窦区均未显影,累及上矢状窦的12例,横窦16例,直窦4例,乙状窦12例,病变≥2个静脉窦的有17例(80.9%)。④经单纯抗凝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痊愈7例,好转13例,死亡1例;3~6个月影像学随访,痊愈18例,好转1例。结论感染因素是本组未成年人CVST的主要病因,未成年人CVST累及≥2个静脉窦的比例较高。经抗凝和血管内治疗后,未成年人CVST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狼疮性肾炎并发单纯颅内压增高(所谓良性颅内压增高或假脑瘤征候群),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我院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42岁。因畏寒、发热、咳嗽、胸痛10天,临床拟诊“右下肺炎”、“狼疮性肾炎”于1982年5月4日入院。患“狼疮性肾炎”14年,曾间断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