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71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喘憋1个月,于2009年4月9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自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痰,无发热和气短.咳嗽呈进行性加重,自1个月前出现喘憋,活动后加重,10 d前就诊于外院,胸部CT示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右肺网格索条影,胸腔积液检查为血性渗出液,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转来我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30余年,吸烟指数23~46包年,已戒烟3年.其父亲患直肠癌去世.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1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喘憋1个月,于2009年4月9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自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痰,无发热和气短.咳嗽呈进行性加重,自1个月前出现喘憋,活动后加重,10 d前就诊于外院,胸部CT示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右肺网格索条影,胸腔积液检查为血性渗出液,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转来我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30余年,吸烟指数23~46包年,已戒烟3年.其父亲患直肠癌去世.  相似文献   

3.
俞洁  朱敏 《中国防痨杂志》2005,27(5):351-352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是一组以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胞质为靶抗原的抗体谱,可作为某些原发性小血管炎的标志抗体.  相似文献   

4.
俞洁  朱敏 《中国防痨杂志》2005,27(5):351-352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是一组以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胞质为靶抗原的抗体谱,可作为某些原发性小血管炎的标志抗体[1]。近年来发现某些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肼苯哒嗪可诱发小血管炎[1-2],但利福平诱发ANCA阳性小血管炎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近两年诊断的2例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报告如下,并复习有关文献以提高对药物相关的继发性小血管炎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丙基硫氧嘧啶 (PTU)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 ,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之一。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血清学诊断工具。近年来发现有少数服用PTU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上出现了小血管炎的表现 ,并且在这些患者血清中也可检测到ANCA。现将我院近年发现的 2例PTU相关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报道如下。例 1 :女性 ,6 0岁。因皮疹、关节痛半年 ,泡沫尿 1个月入院。患者 3年前查血小板减低 ,骨髓细胞学示“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查自身抗体均阴性 ,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予环孢菌…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是一类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利福平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较少见,现将我科近期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ANCA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为IE且同时伴有血清学ANCA阳性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AAV)是一种坏死性小血管炎,可累及全身系统,主要累及肾脏和肺脏,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和弥漫性肺泡出血.肺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以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也可出现咯血.本文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1例LAM合并AAV病例,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讨论LAM与AAV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并提醒临床医生,LAM患者出现咯血时需警惕合并AAV的可能,尽快进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尽早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对我院近2年诊治的3例FP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4~32岁.平均28.3岁。服PTU时间2~17年.3例均出现皮疹、关节痛.但不累及肾、脑、肺、造血等重要脏器,均为核周型ANCA(pANCA).髓过氧化物酶ANCA(MPO-ANCA)显著增高(90~260EU/ml),1例并胞质型ANCA.2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1例抗核抗体(ANA)阳性,而同期服DTU、他巴唑(MMI)无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的格雷夫斯病血清14份、31份pANCA均阴性,PTU组有2例MPO-ANCA低水平增高(20~26EU/ml)。3例患者均立即停用PTU,改服MMI、甲亢平各1例,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症状均缓解,各种自身抗体滴度降低。结论PTU可诱发ANCA阳性小血管炎,应及时发现停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49岁女性,主要表现为乏力、贫血、肾功能不全,无蛋白尿、血尿,无咯血等肺部表现,血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阳性,弹性蛋白酶ANCA阳性。肾活检组织学表现为间质性肾炎,伴肾小球废弃,非废弃肾小球病变轻微。免疫病理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治疗后,血ANCA转阴,重复肾活检肾小管间质急性病变亦明显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组织学特点,最终诊断为ANCA相关性间质性肾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韦格纳肉芽肿病(WG)和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特点.方法 同顾性分析1991-2006年住院治疗的104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其中MPA 58例,WG 31例,CSS 15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系统损害特点.结果 患者诊断时平均年龄:MPA为50.7岁,WG为47.5岁,CSS为41.7岁.MPA组和WG组男女比例相似,但CSS组男性多见.MPA、WG和CSS组中分别有25例(43%),16例(52%)和13例(87%)出现周围或中枢神经损害,三组均以周围神经损害多见,但WG的颅神经受累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合并神经损害和无神经损害的患者血管炎活动指数(BVAC)在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进行了ANCA检测,MPA组中44例(76%)阳性,WG组中24例(77%)阳性,CSS组中4例(27%)阳性.结论 神经系统损害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风湿病医生应重视神经损害的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表现,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AASV)加以鉴别.方法 报告3例ANCA阳性的IE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报道的另外13例患者综合分析.结果 16例患者除2例PR3-ANCA、MPO-ANCA均阳性外,其余均仅表现为PR3-ANCA阳性.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发热(13/16,占81%);皮疹(8/16,占50%);急进性肾小球肾炎(7/16,占44%);脾肿大(6/16,占38%).病原微生物以链球菌为主(12/14,占86%),16例超声心动图均示瓣膜异常,主动脉瓣和(或)二尖瓣受累达81%.死亡2例(2/16,占13%),分别死于脑出血、脑梗死,其余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均临床治愈.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呈现AASV的某些表现,临床在解读ANCA检测结果时应对二者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6岁,因“关节痛10余年伴消瘦1年”于2004年10月8日入院。1987年患者无诱因出现双髋关节交替性疼痛,伴晨僵约4h,无红肿、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查血沉(ESR)偏快(具体不详),x线示:“髋关节间隙变窄”,未予特殊治疗。1989年,关节疼痛渐累及双膝、双肘及右腕关节,并出现下蹲及前臂旋转受限,无掌指、指问关节受累,予激素治疗(具体不详)1个月后好转,患者自行减量至停药后症状复发并加重。1990年,患者出现右前臂肿胀,无局部发红及疼痛,行针灸治疗时,局部流出浅黄色液体,未再诊治。患者同时出现颈椎疼痛,伴转颈困难,未特殊治疗。2003年,患者感觉全身关节痛,关节活动受限加重。2004年9月于外院x线检查示:“右股骨头坏死”,为明确诊断入院。病程中,自觉乏力,偶有盗汗,  相似文献   

14.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且常伴有多系统的损害,容易导致误诊误治〔1〕。本文分析我院12例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更深入认识ANCA相关性血管炎所致全身多系统损害,从而早期诊断与治疗。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999年10月至2012年12月12例老年ANCA相  相似文献   

15.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组累及多系统的寡免疫复合物型小血管炎,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该病临床误诊率及病死率仍然较高。传统抗体ANCA仍是目前用于诊断及分型依据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但其本身对于监测疾病的活动度尚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发现并应用新型生物标记物对AAV进行诊断,监测疾病活动度,评估不同类型AAV的治疗效果以及预测其复发情况,有望实现AAV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报道误诊为其他疾病的17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AASV)患者,其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医师对AASV缺乏认识及警惕,没有详细系统地询问病史及既往史,患者首发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规开展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蛋白酶3抗体检测,提高对AASV的认识及警惕性,有助于AASV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82岁,因"间断干咳10年,加重伴发热10 d"于2011年5月5日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者10年前出现轻度干咳,无发热、胸闷及胸痛等症状,X线胸片示双下肺间质样改变(图1);胸部CT示双肺胸膜下网格状和磨玻璃影,外院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未给予治疗;其后间断咳嗽,每年体检示肺部病变无明显进展;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乏力、食欲不振,10 d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加重,伴发热、肌肉酸痛,体温高达38.8 ℃,无寒战、皮疹、口腔溃疡及关节痛等.外院查外周血白细胞为16×109/L,中性粒细胞为0.86,ESR为84 mm/1 h,C反应蛋白为74.7 mg/L,X线胸片示双下肺间质样病变,左下肺可疑结节影(图 2) 外院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5 d,但症状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患高血压病30年;吸烟10包年,已戒烟30年.体检:体温37.9℃,脉搏9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 急性病容,体质衰弱.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  相似文献   

18.
以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他巴唑(Thiamazole,MMI)等为代表的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广泛应用于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同时也是导致药物相关性血管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临床特点与原发性小血管炎相比有其特殊之处。本文回顾性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本病临床特点加以综述,总结其诊治进展,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274例,其中男81例,女193例,年龄(53±11)岁,根据诊断分为血清ANCA阳性肺间质病(ANCA-ILD)、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和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CTD-ILD/IPAF)及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组,分析3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血清学、肺功能、影像学、生存及复发方面的差异。结果274例患者中ANCA阳性38例(38/274,14%),发病年龄(59±10)岁,随访时间(52±31)个月,死亡7例(7/38,18%)。ANCA阳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CTD-ILD/IPAF[(52±10)岁]和IIP[(53±11)岁,H=19.29,P<0.001],血红蛋白[(129±21)mg/L]低于CTD-ILD/IPAF[(138±15)mg/L]和IIP[(140±19)mg/L,H=8.17,P=0.017],ESR[(46±35)mm/1 h]高于CTD-ILD/IPAF[(26±24)mm/1 h]和IIP[(19±22)mm/1 h,H=19.73,P<0.001],治疗后肺功能FVC改善率(31%)低于CTD-ILD/IPAF(59%)和IIP(39%,χ^2=11.74,P=0.003),胸部CT病变吸收率(61%)低于CTD-ILD/IPAF(82%)和IIP(67%,χ^2=9.23,P=0.010),病死率(18%)高于CTD-ILD/IPAF(6%)和IIP(12%,χ^2=7.16,P=0.028)。结论ANCA阳性患者与其他类型肺间质病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存在差异,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Xu X  Zhao M  Zhang Y  Guo X  Wang H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404-407
目的 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其靶抗原。方法 对我院近年诊治的4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纯化的7种已知的ANCA靶抗原蛋白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力蛋白酶(HLE)、乳铁蛋白(LF)、组蛋白酶G(CG)、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和天青杀素(AZU)为固相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的靶抗原及治疗前后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 4例病人中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30(11-57)岁,服PTU时间7-60个月。4例均有肾脏、肺脏、皮肤、关节肌肉和血液系统等受累,均为p-ANCA阳性,患者血清均识别MPO、LF和CG;3例识别HLE、AZU,2例识别PR3;无1例识别BPI。多数抗体滴度高,可大于1:25600;而服PTU无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的30份血清均为阴性。肾活检2例为新月体性肾炎,2例为轻微病变,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4例患者均立即停用PTU,3例应用免疫抑制剂,1例行血浆置换。4例小血管炎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但1例晚期新月体肾炎患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而依赖透析。停药和治疗后各种抗体滴度均有所下降,但多未能短期阴转。结论 PTU可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其自身抗体可识别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多种已知的靶抗原;及时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