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效果,为该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59例游离腓骨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1例),A组接受系统下肢康复训练,B组无系统下肢康复训练,A、B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周、1~6个月,应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主观评价,通过测量踝关节肿胀、内翻、外展、跖屈、背屈角度、(足母)趾肌力和抗阻力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①术后3个月时,A组术侧踝关节肿胀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84%)(P<0.05);②术后6个月时,踝关节内翻评分(B组17.80±7.90、A组19.10±8.05)和外展(B组8.90±3.03、A组11.25±3.99),以及(足母)趾肌力评分(B组4.77±0.61、A组4.96±0.18)和(足母)趾抗阻力量评分(B组3.96±0.97、A组4.62±0.64),各项评分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③术后6个月时,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中,在自我感受评分(B组4.5 ±0.5、A组4.5±0.1)、行走能力评分(B组4.5±0.5、A组4.9±0.3)和总分(B组27.5±1.4、A组28.2±1.1)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对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效果,为该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59例游离腓骨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1例),A组接受系统下肢康复训练,B组无系统下肢康复训练,A、B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周、1~6个月,应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主观评价,通过测量踝关节肿胀、内翻、外展、跖屈、背屈角度、(足母)趾肌力和抗阻力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①术后3个月时,A组术侧踝关节肿胀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84%)(P<0.05);②术后6个月时,踝关节内翻评分(B组17.80±7.90、A组19.10±8.05)和外展(B组8.90±3.03、A组11.25±3.99),以及(足母)趾肌力评分(B组4.77±0.61、A组4.96±0.18)和(足母)趾抗阻力量评分(B组3.96±0.97、A组4.62±0.64),各项评分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③术后6个月时,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中,在自我感受评分(B组4.5 ±0.5、A组4.5±0.1)、行走能力评分(B组4.5±0.5、A组4.9±0.3)和总分(B组27.5±1.4、A组28.2±1.1)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对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CBCT观察数字化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术后的下颌骨对称性变化。方法 选取数字化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患者13例,记录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临床观察指标,并应用invivo5.0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颌面硬组织及下颌骨线距、角度,利用SPSS 25.0分析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下颌骨对称性。结果 术后3、6、12个月,手术侧颞下颌关节后间隙和上间隙均大于非手术侧(P<0.05);术后12个月,非手术侧下颌骨体线距及下颌骨升支角度大于手术侧(P<0.05)。结论 CBCT可作为评估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术后对称性的有效手段,重建术后临床效果满意,但远期手术侧髁状突出现前下移位,下颌骨对称性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4.
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毛驰  竺涵光  张志愿 《口腔医学》2000,20(3):131-132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 :在暴露小腿外侧肌间隙后 ,首先完成整个腓骨血管蒂的解剖 ,随后再分离腓骨外侧和前方的肌肉附丽 ,待完成腓骨上下端的截骨后 ,将腓骨向后旋转 ,暴露小腿骨间膜并于直视下切开 ,最后将腓骨向前旋转 ,切断腓动、静脉远端及胫后肌 ,完成腓骨瓣的制备。结果 :采用此方法完成 2 0例游离腓骨瓣制备 ,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的方法 ,单纯腓骨瓣需 40~ 5 0min ,腓骨骨肌皮瓣需 5 0~ 70min。结论 :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克服了常规方法的缺陷 ,更为快捷、简便、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  相似文献   

5.
腓骨游离瓣是重建大型下颌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提供约25cm长的腓骨修复各种类型的大型下颌骨缺损;可携带皮岛修复口腔粘膜及面部皮肤缺损;血管口径大,蒂长,易于与颈部血管吻合。骨结合种植体及神经皮瓣的联合应用可使口腔功能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9月至今 ,我科采用显微血管吻合技术 ,完成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共 3 6例。根据 3年来作者参加手术治疗体会 ,现将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作一总结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3 6例下颌骨缺损游离腓骨移植的病例均来自我科住院患者 ,男性 2 0例  相似文献   

7.
腓骨瓣包括腓动静脉血管蒂、腓骨和肌肉皮肤。 1975年Taylor首次使用腓骨瓣进行胫骨重建[1 ] ,近年来 ,腓骨瓣已被广泛用于口腔颌面部骨、软组织的重建。我科自 1997年 8月起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修复下颌骨的缺损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自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4月 ,我们应用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10例 ,男女比例为 3∶7,年龄 2 5~ 4 6岁 ,平均年龄 35岁。临床诊断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5例 ,角化囊肿 4例 ,下颌骨粘液瘤 1例 ,移植修复下颌骨左侧 7例 ,右侧 3例 ,其中 8例是一期修复 ,2例是二期修复。2 手…  相似文献   

8.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了解重建上颌骨的承力情况及应力分布。方法应用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上颌骨切除,腓骨瓣修复,分析新的上颌骨复合体在承受咀嚼压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重建上颌骨的应力传导柬集中在颧牙槽嵴;水平截面上,重建上颌骨模型的平均等效应力、最大等效应力和正应力较正常上颌骨模型有显著增加,而矢状截面上的应力增加幅度不及水平截面。结论颧牙槽嵴是腓骨瓣上颌骨重建后咀嚼压力的主要受力部位,腓骨瓣上颌骨重建时要加强颧牙槽嵴的固定,重建骨性颧突支柱。  相似文献   

9.
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对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所采用排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46例排骨瓣中41例用于下颌骨重建,5例用于上颌骨重建,其中44例获得成活,成功率为95.7%。1例排骨瓣因术中损伤血管而改用游离腓骨移植,另1例因静脉血栓而失败。组织瓣移植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8.7%,抢救成功率为5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除了4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的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游离腓骨瓣在颌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栋华  王涛 《口腔医学》2010,30(2):101-102,114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瓣皮岛的血供监测作用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5月—2007年12月所完成的12例游离腓骨瓣作回顾性分析,分析腓骨瓣所携带的皮岛对早期腓骨瓣血供监测所起的作用及皮岛的成活情况。结果12例游离腓骨瓣中,1例皮岛于术后24h内发生颜色等观察指标改变,提示血管危象,经紧急处理后腓骨瓣及皮岛成活。其余11例腓骨瓣及皮岛均成活。结论皮岛为及时发现移植腓骨的血管危象提供了保障,术中应常规制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患者的供区并发症及功能情况.方法: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41例,通过临床检查及Enneking下肢功能量表评价围手术期及术后6月后的供区并发症及功能情况.结果:2例供区出现围手术期感染;术后6月后,所有患者踝关节稳定性良好,2例出现踝关节的背屈运动受限,19例(46.3%)出现指足脚拇趾运动受限;患者下肢功能总体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术后对患者下肢功能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2.
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下颌骨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下颌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重建需要,又不影响供区功能的新的修复材料。方法对10例各种原因所致的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重建。所切取的腓骨平均长度91cm,肌皮瓣平均大小为45cm×62cm。结果术后2周经99mTcO-4骨扫描等证实,9例(9/10)骨肌皮瓣成活,患者下颌功能与外形良好,行走无障碍。结论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骨量充足,骨质坚硬,腓骨血供具二重性,利于塑形,可以用作下颌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伴颌面部组织坏死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较大范围放射性下颌骨骨坏死伴颊瘘的临床手术治疗及下颌骨、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5例较大范围放射性下颌骨骨坏死,均存在暴露的坏死骨组织和颊瘘,进行下颌骨部分切除和颊部软组织切除,面部组织缺损同期应用腓骨瓣联合前臂皮瓣进行修复。下颌骨缺损平均长度65mm。结果:手术后移植的骨瓣、皮瓣成活,创口Ⅰ期愈合,面部形态及口腔功能恢复。6~12个月复查骨愈合趋正常,未见新的瘘道形成。结论: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伴面部软组织坏死应积极手术治疗,下颌骨的切除手术应在正常边缘上截骨,彻底清除病变坏死组织,方可达到疾病治愈或防止复发,同时行游离腓骨瓣联合前臂皮瓣整复面部组织缺损,能理想地恢复面部的外形及口腔功能。  相似文献   

14.
外科模板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外科模板在上颌骨切除同期自体腓骨瓣移植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 7例因上颌骨肿瘤需行上颌骨切除术并同期自体腓骨瓣修复的患者,术前取研究模型,根据拟行的手术范围进行模型外科设计,确定牙槽突缺损范围,并将模型修整成需要重建的理想解剖形态,制作模板。外科医生在术中根据模板对腓骨瓣塑形,并确定腓骨瓣固定的位置。术后取研究模型观测腓骨瓣的就位情况,三维CT评价腓骨与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经过外科模板的术中定位,腓骨瓣与下颌骨达到正常相对位置关系,垂直向间隙适合常规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患者戴用义齿后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外科模板是修复医生和外科医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载体,为患者术后功能和外形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The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comprehensively, implant-based dental rehabilita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after maxillofacial reconstruction with a vascularized free fibula flap (FFF).Data were obtained by retrospectively reviewing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treated in Amsterdam UMC-VU Medical Center. Dental implant survival and implant success according to the Albrektsson criteria were analyzed. Additionally, prosthetic-related outcomes were studied, with a focus on functional dental rehabilitation.In total, 161 implants were placed in FFFs, with a mean follow-up of 4.9 years (range 0.2–23.4). Implant survival was 55.3% in irradiated FFFs and 96% in non-irradiated FFFs.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implant failure were tobacco use and irradiation of the FFF. Implant success was 40.4% in irradiated FFFs and 61.4% in non-irradiated FFFs, mainly due to implant failure and non-functional implants. Implant-based dental rehabilitation was started 45 times in 42 patients, out of 161 FFF reconstructions (27.9%). Thirty-seven patients completed the dental rehabilitation, 29 of whom achieve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Irradiation of the FFF negatively influenced attainment of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body mass index varied at different timepoints: FFF reconstruction, 24.6; dental implantation 23.5; and after placing dental prosthesis, 23.9.Functional implant-based dental rehabilitation, if started, can be achieved in the majority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after FFF reconstruction. Actively smoking patients with an irradiated FFF should be clearly informed about the increased risk for implant and prosthetic treatment failure.  相似文献   

16.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改良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腓骨血供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手术时,按外侧面、前面、后面和内侧面的顺序依次剥离附丽于腓骨四周的肌肉,重点是腓骨后方拇长屈肌和腓骨内侧面胫后肌的剥离,应仔细分离、切断和结扎腓动脉发至上述两块肌肉的细小分支。结果 采用此方法共完成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35例,全部腓骨瓣均在1小时内完成制备,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术后全部腓骨瓣及其所携带的皮岛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和受区血肿,无一例出现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下肢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传统腓骨瓣术后的患者。结论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腿肌肉的完整性,减少了术后受区和供区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不会影响腓骨瓣血供的可靠性,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的临床手术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血供特点,手术实施种植义齿的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临床手术解剖 基础。方法对10例病人切取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以供修复下骨及周围软组织,观察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的(1)血供特点;(2)手术操作要点;(3)手术并发症;(4)腓骨与种植义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