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1985、1995、2000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较为完整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共15个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测量结果.结果 1985-2005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平均年增长规律和特点与汉族学生基本一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撒拉族和蒙古族18岁男学生身高超过170 cm,依次为170.91、170.47、170.29、170.27 cm,与汉族学生接近.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体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胸围减少,只有蒙古族和朝鲜族乡村男生及蒙古族、壮族和朝鲜族乡村女生胸围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0.101、0.095、0.126、0.163、0.107 cm.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与汉族城市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相近,以维吾尔族男女生最为突出.结论 1985-2005年中国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不同幅度提高.应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国部分少数民族17岁女学生20年(1985--2005年)生长长期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析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土族、羌族、撒拉族19个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AAM)和17岁女生身高、体重的变化.结果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女生的成年身高和体重有很大幅度提高.2005年各民族17岁女生的平均身高均超过150 cm,其中身高每10年增速超过1 cm的民族有6个:朝鲜族(1.47 cm)、土家族(1.38cm)、羌族(1.32 cm)、白族(1.25 cm)、回族(1.13 cm)和布依族(1.07 cm).体重每10年增速超过1kg的民族有6个:蒙古族(1.79 kg)、朝鲜族(1.69 kg)、藏族(1.66 kg)、纳西族(1.39 kg)、羌族(1.28kg)和回族(1.10kg).19个少数民族女生的AA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提前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土家族、瑶族和纳西族,分别提前2.15、1.76和1.38岁.结论 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女生出现较为明显的生长长期趋势,但各民族女生青春期发育和成年身高增长幅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要给予生长长期趋势增长缓慢的少数民族更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生速度素质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出现显著的下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较好;朝鲜族男女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出现全面下降.例如,柯尔克孜族学生在肺活量水平和速度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维吾尔族学生体格发育和肺活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在跑、跳等方面较差,反映下肢爆发力是其弱项;相反,黎族和壮族男女学生在跑、跳、男生肩背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素质.结论 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生速度素质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出现显著的下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较好;朝鲜族男女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出现全面下降.例如,柯尔克孜族学生在肺活量水平和速度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维吾尔族学生体格发育和肺活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在跑、跳等方面较差,反映下肢爆发力是其弱项;相反,黎族和壮族男女学生在跑、跳、男生肩背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素质.结论 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壮族学生形态发育长期变化趋势,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百色市7~18岁壮族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检测细则,对身高、体重、胸围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985—2005年百色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平均增长了3.93cm,2.82kg,1.20cm。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后10a平均增幅高于前10a,乡村高于城市;胸围则为前10a高于后10a。结论百色市壮族学生生长发育长期变化仍在继续;乡村壮族学生呈现“赶上生长”现象,城乡体格发育差距在缩小;“豆芽”体型明显减少,乡村优于城市.  相似文献   

6.
中国9~18岁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与形态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9~18岁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与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少数民族女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青春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蒙、回、壮、朝鲜族9~18岁女生的月经初潮年龄、身高、体重、胸围和BM I等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检验。结果 2005年蒙、回、壮和朝鲜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别为12.78,13.28,12.71,12.35岁。18岁组蒙、回、壮和朝鲜族女生身高分别为159.0,159.0,155.1和157.5 cm,体重分别为54.7,53.3,47.6和52.3 kg,胸围分别为78.7,78.8,75.7和79.4 cm。11~14岁已来潮女生形态发育情况要好于未来潮女生(P值均<0.01)。结论朝鲜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早于蒙、回、壮族,蒙古族和回族女生成年身高较高,月经初潮与形态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7~18岁女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其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改善新疆少数民族女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新疆地区1985年和2010年7~18岁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做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25年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基本保持增长状态,平均增长值分别为:维吾尔族0.8 cm、1.6 kg、2.7 cm,哈萨克族6 cm、4.9 kg、2.7 cm,柯尔克孜族4.2 cm、3.2 kg、1 cm;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哈萨克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女生,柯尔克孜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吾尔族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为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活动时间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结论:近25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3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形态发展不平衡,哈萨克族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值普遍高于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女生,柯尔克孜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维吾尔族女生,哈萨克族女生的胸围平均增长值与维吾尔族女生相同,并高于柯尔克孜族女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形态发育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年和2010年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5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保持增长,其中,维吾尔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3.3cm、3.3kg、-0.6cm,女生分别为:0.8cm、1.6kg、2.7cm;柯尔克孜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4.9cm、3.2kg、0.1cm,女生分别为:4.2cm、3kg、1cm。柯尔克孜族男、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吾尔族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近25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为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学校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掌握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85年和2010年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5年间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保持增长,其中,哈萨克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6.9 cm、5.4 kg、2.2 cm,女生分别为:6 cm、4.9 kg、2.7 cm;柯尔克孜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4.9 cm、3.2 kg、0.1 cm,女生分别为:4.2 cm、3 kg、1 cm;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总体水平: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25年间,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哈萨克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柯尔克孜族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广西1985,1995及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资料,分析不同年代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发育水平和变化趋势。结果1985-2005年广西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身高、体重、胸围在20a间男女生分别增长了4.16cm,4.33kg,0.50cm和3.84cm,2.62kg,0.14cm,前10a增长的幅度大于后10a。3项指标的发育水平城市明显优于乡村,但乡村学生身高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城市学生;胸围增长呈减弱趋势,乡村男女学生的15,16,17,18及19~22岁组出现负增长(P值均0.01)。结论广西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呈现明显的长期增长趋势,但胸围呈减弱趋势。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改善乡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了解我国五大少数民族2014年7~18岁学生耐力素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Z评分;将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第25百分位(P2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好.结果 2014年五大少数民族7~12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120.7~ 132.4 s之间,女生在126.4~ 143.7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维吾尔族学生时间最长(P值均<0.05);13~15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72.3~ 309.1 s之间,女生在257.3~286.4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男生以壮族时间最长,女生以维吾尔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16~18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51.1 ~ 282.7 s之间,女生在251.5~271.7 s之间,男生以蒙古族时间最短,女生以回族时间最短,男、女生均以朝鲜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Z评分在-0.29~0.30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F--141.236,P<0.05);女生Z评分在-0.10~0.75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维吾尔族(F=270.137,P<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耐力素质好检出率在16.2%~37.0%之间,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430.060,P<0.05);女生检出率在10.3% ~ 26.5%之间,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272.290,P<0.05).结论 五大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学生耐力素质最高,且高于全国汉族学生;回族学生耐力素质接近全国汉族学生;维吾尔族女生耐力素质低于其他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儿童青少年1985-2005年生长长期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改善和提高中国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的回、维、壮、朝鲜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最大增长年龄(MIA)的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并以18岁年龄组为个案计算成年身高的持续增长和性别差异。结果 1985-2005年,回、维、壮、朝鲜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平均增长幅度男生为3.76~6.10 cm,女生为1.62~4.81 cm;体重增长幅度男生为3.37~7.03 kg,女生为1.95~5.42 kg;体质指数(BMI)增长幅度男生为0.71~1.72 kg/m2,女生为0.36~1.43 kg/m2;MIA除回族外均提前1~3岁;成年身高出现增长,但幅度大多数不大,性差不足13 cm。结论回、维、壮族人群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初期阶段,朝鲜族已步入快速阶段,4个少数民族人群生长长期趋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中国五大少数民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不良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少数民族中人数大于100万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进行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分析各民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的年龄、性别与城乡差异.结果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5%,11.7%,13.3%,15.6%和6.8%,生长迟缓检出率分别为0.8%,0.2%,5.2%,3.0%和0.8%,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1.0%,4.5%,2.5%,4.9%和2.2%,轻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2.6%,7.0%,5.7%,7.6%和3.8%.结论 2014年少数民族学生营养不良有较大改善,但壮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依然较高,维吾尔族学生生长迟缓现象严峻.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十年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研究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十年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壮族学生形态发育显著提高,“豆芽菜”体型有所改善;机能发育收缩压下降,舒张庄上升,脉压缩小,肺活量提高;素质方面速度、下肢爆发力、力量提高,耐力下降。城乡差异仍存在,城市学生形态、机能发育优于乡村学生,素质发育乡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快速生长阶段。视力低下率和近视率呈上升趋势;龋患率较高而充填率很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根据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健调研资料,报告了中国28个民族约50万名男女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应用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胸围和肺活量。结果表明;1.汉族学生的生长高于少数民族学生。2.27个少数民族学生生长水平的差异很大,3.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汉族学生群体间的生长存在着差异:城市学生生长水平高于乡村学生;北方地区学生生长水平高于南方地区学生,不同行政区域间学生生长水平的差异也很大。本文讨论了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及产生差异的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朝鲜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况,为增进朝鲜族中小学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中朝鲜族资料,并与同批吉林省汉族学生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朝鲜族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明显高于乡村男生,朝鲜族城乡女生比较无明显差异;朝鲜族女生超重、肥胖明显高于汉族女生,朝鲜族、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朝鲜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