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塞软瘫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塞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以及NIHSS、B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NIHSS、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显著缩短脑梗塞软瘫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鸣 《新中医》2008,40(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66例给予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64例不给予任何规范、系统的康复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2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及Fugl—Meyer运动积分(FMA)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结果:经功能康复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对照组为9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后,FMA运动积分及ADL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系统、规范的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瘫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智颖 《新中医》2007,39(3):29-3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颅脑外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8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80例,单纯醒脑开窍针刺组为对照组80例。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中风偏瘫均有效;但两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醒脑开窍结合康复训练能更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期动静针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加强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均常规接受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组同时采用分期动静针刺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修订的巴氏指数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占77.03%,对照组61.33%,两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MA和MBI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但治疗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分期动静针刺可明显促进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熊杰  宁丽娜  张伟 《吉林中医药》2011,31(3):237-238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2008年6月-2010年5月,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1次/d,治疗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并且评定临床疗效。结果:1)醒法组患者治疗后4周后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评定,醒法组的显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更佳,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脑梗死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h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小脑顶核电刺激、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中草药治疗。治疗前后行简式Fugl-eyer运动功能(FMA)与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组FMA与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基本痊愈及显著进步者占75%,对照组占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小脑顶核电刺激、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中草药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传统针刺组30例取肩髑、曲池、外关等。醒脑开窍针刺组30例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副穴取极泉、尺泽、委中。醒脑开窍加电针纽30例取穴与醒脑开窍组相同,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治疗仪。3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45天。结果:传统针刺组治愈率16.67%,总有效率76.67%;醒脑开窍针刺组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93.33%;醒脑开窍加电针组治愈率43.33%,总有效率96.67%。醒脑开窍组和醒脑开窍加电针组的总有效率与传统针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醒脑开窍加电针组与醒脑开窍的治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服用醒脑启智胶囊,对照组服用舒血宁片,6周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R)积分以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ADL—R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MMSE和ADL—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还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P〈0.05),对照组可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5),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启智胶囊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脂代谢,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舒血宁片。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和中药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测中医症状积分,检测血脂各项指标。结果: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改善血脂方面总有效率为72.4%,与中药组的65.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为89.7%,优于中药组的62.1%(P〈0.05),其中在改善肢体麻木刺痛、头昏头晕、胸胁胀闷、纳呆、困倦乏力等症状方面亦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调节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的紊乱,改善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60例,单纯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60例。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阿呛穴联合开窍利咽棒、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具有吞咽障碍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阿呛穴联合开窍利咽棒、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组(对照组),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以及总体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经综合治疗后两组的洼田饮水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统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阿呛穴联合开窍利咽棒、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且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廉,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 00%)(P 0. 05)。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P 0. 05);并且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显著升高(P 0. 05),且治疗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1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将23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118例予以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对照组113例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为92.37%,对照组为76.1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下降,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PSD安全有效,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开窍醒脑通络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开窍醒脑通络法(口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23例服用脑复新、都可喜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BA)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开窍醒脑通络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席银平 《河南中医》2013,(12):2102-2103
目的:观察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分别采用石学敏中风单元疗法中常用的通腑开窍法针刺进行治疗。结果:第一疗程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难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第二疗程后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第一及第二疗程后便秘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改善通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醒脑开窍基础上采用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Ashworth、CSI痉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指数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明显,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首发脑卒中导致急性偏瘫的患者,均行常规内科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治疗后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n=40)治疗后给予早期康复综合护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均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估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