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痛风血尿酸变化与中医分型风湿热痹与肝肾亏虚型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及痛风中医风湿热痹与肝肾亏虚型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痛风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痛风中医证型与血尿酸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风湿热痹组血尿酸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原发性痛风风湿热痹与肝肾亏虚组血尿酸变化存在相关性,血尿酸指标的差异可能与痛风中医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蚂蚁风湿丸治疗类风湿70例疗效分析李崇娇①郑秀芝②①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121000;②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121000类风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与中医之历节风、顽痹、痛风等极其相符,目前尚无特效。综观历年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食对痛风患者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痛风患者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法则,对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阴虚内热4种不同证型分别予以辩证施食。结果:76例中显效29例,有效加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8%。结论:辩证施食可减轻痛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浊中药内外合治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内服加味清血汤、外用止痛贴,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治疗15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及痛风证候积分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CRP、ESR降低,痛风证候积分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UN、SUA、CRP、ESR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痛风证候积分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痛风证候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祛浊中药内外合治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痛风有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藤草祛痹方熏洗疗法对风寒湿证慢性四肢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熏洗组31例、中药组32例、西药组32例。中药组采用蠲痹汤口服;熏洗组在中药蠲痹汤基础上,予自拟三藤草祛痹方熏洗;西药组予布洛芬缓释片口服。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熏洗组总有效率为96.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1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43.8%。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洗组治疗后PRI感觉总分、PRI情感总分、PRI总分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PPI比较,西药组与熏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与西药组、熏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藤草祛痹方熏洗疗法治疗风寒湿证慢性四肢疼痛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痛风"源流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代对痛风的认识多有分歧,有倡痛风即白虎历节风说,有倡痛风即行痹说,有倡痛风即痛痹说,有倡痛风即痹证说.但后世医家多认为痛风属于痹证或痹病.痛风的概念应规范化,具体分为广义的痛风与狭义的痛风,广义的痛风即相当于中医的痹证或痹病,狭义的痛风属于广义痛风的一种证候(饮酒湿痰痛风),相当于西医的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邢建国  王新春  刘宣麟 《中成药》2010,32(2):235-239
目的:建立防风祛痹丸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红参、防风、川芎四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显微法对处方中动物药全蝎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阿魏酸和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阿魏酸浓度在0.34~13.5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73%,RSD为0.57%;欧前胡素浓度在1.18~47.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08%,RSD为1.47%。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能有效控制防风祛痹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10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韧 《西部中医药》2008,21(6):35-36
痛风属于中医学“热痹”“风湿热痹”范畴,是以间歇性单关节炎发作,并发现痛风结节、血尿酸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用中医药分型论治的方法治疗102例痛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祛风湿、通经祛痹类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风湿、通经祛痹类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疼痛关节数目、肿胀关节数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湿、通经祛痹类中药能够有效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痛风病人的辨证分型 ,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合理安排饮食的同时 ,辅以中医药膳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几种药膳介绍如下。1 .桃仁粥 :桃仁 1 5 g,粳米 1 60 g,先将桃仁捣烂如泥 ,加水研汁 ,去渣 ,用粳米煮为稀粥 ,即可食用。功效是活血祛瘀 ,通络止痛 ,主治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2 .防风薏米粥 :防风 1 0 g,薏米 1 0 g,水煮 ,每日 1次 ,连服 1周。其功效是清热除痹 ,主治湿热痹阻型痛风。3.赤小豆粥 :赤小豆 30 g,白米 1 5 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 ,再加入白米做粥加糖。功效是清热利湿 ,主治痹阻型痛风。痛风药膳三则@张玉秀$山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评价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的IPF患者,根据是否使用祛痹化纤方分为试验组230例和对照组87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基线特征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经PSM分析后,共82对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在基线特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评价:(1)治疗后,试验组胸部CT积分、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 min步行距离(6MW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2)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祛痹化纤方可减轻IPF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恶化程度,提高活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解毒益肾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益肾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自拟活血解毒、补益肝肾的解毒益肾丸与维骨力比较。将辨证为肝肾亏虚、瘀毒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观察组56例,口服解毒益肾丸,对照组58例,口服维骨力胶囊,8周为1个疗程,采用国际通用的WOMAC问卷评估、中医证候量化评价等指标客观评价解毒益肾丸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能明显降低WOMAC指数、中医症状积分,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对中医证侯的改善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毒益肾丸和维骨力胶囊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症状,两药疗效相当。但就改善中医证侯而言,解毒益肾丸优于维骨力胶囊。  相似文献   

13.
大方复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1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大方复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脑中风丸内服,对照组按照《中风病急症诊疗规范》之中医药治疗方法施治;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和治疗组证类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中医证类间的疗效比较表明,气虚血瘀痹阻脉络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抗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疗效明显,而阴虚风动证疗效则较差,结论:应用大方复方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繁杂多元的病因病机施治,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痛风临床以四肢小关节病变最为常见,其证型有风、寒、湿、热偏胜之别。笔者选择表现符合“热痹”症型辨证要点的原发性风患者30例,运用“三妙丸”加味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29例,女1例;年龄28~70岁,平均42岁;病程...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根据该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等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热痹”、“风湿热痹”范畴。西医对痛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且副作用大。近年来,中医治疗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总结了目前痛风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证治及预防调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筋健腰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不足、风湿瘀阻证)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口服舒筋健腰丸与腰痹通胶囊模拟剂,对照组口服舒筋健腰丸模拟剂与腰痹通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第0天、14天、28天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单项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在第0天与第28天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第28天中医证候总积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28天总有效率、单项证候中腰痛症状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事件以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健腰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风湿瘀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尤其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腰痛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医学将痛风归属于"痹症"范畴,认为痛风因脾肾功能失调,偏重于湿邪致病,湿浊痹阻经络。痛风急性期临床辨证为寒湿痹阻、湿热瘀滞、痰浊阻滞证型。痛风急性发作期多以实证为主,中老年患者多虚实夹杂病症。痛风急性期中医整体治法以利湿化浊、通络止痛,尚需注意气血之治,合理的中医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关节肿痛,减轻患者行走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风定胶囊合益肾蠲痹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痛风定胶囊合益肾蠲痹丸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指标水平、28个关节数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MMP-3及TIMP-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指数,DAS28评分、ESR、CRP、RF及MM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手部握力和TIMP-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痛风定胶囊合益肾蠲痹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延缓病情进展,下调MMP-3和TIMP-1水平,且未加重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热痹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临床表现之一,常在夜间突然发作,且疼痛剧烈,中医无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名,但可归属中医内科的肢节痹病的范围。近几年来,笔者在门诊中陆续收治12例,以中医肢节痹病中之热痹论治,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孙达武教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60余年,对痛风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治疗痛风时重视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辨识,注重防治结合,擅长采用口服膏方治疗。本文就孙达武教授运用口服宣痹通络膏治疗痛风湿热痹阻证的经验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