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血库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可能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在内的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为了自己和患者的健康,减少医源性感染,生物安全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血液学检验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我国是乙肝大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居高不下;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是HIV对检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笔者在基于相关规章和规范[1,2]的基础上,阐述血库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中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原体(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的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HIV感染孕妇通过妊娠、分娩、哺乳把病毒传给胎儿、婴儿。随着受感染孕妇的增多,妇产科将不可避免地聚积更多的HIV患者,医护人员中感染HIV的机会即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也将增加。因此,对这类患者产时提供良好的护理的同时,做好职业防护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分析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中河南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示范区中187例经血液途径感染HIV-1者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与抗体(HBeAg与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及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4+T淋巴细胞;采用制备膜选择性吸附DNA的方法抽提HBV DNA,并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187例HIV-1感染者中,HBsAg阳性9例(4.81%),HBsAg阴性178例(95.19%);抗-HCV阳性143例(76.47%),抗-HCV阴性44例(23.53%);HIV-1/HBV/HCV三重感染者6例(3.21%)。178例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中,合并隐匿性HBV感染53例(29.78%)。抗-HCV阳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42例(29.37%),抗-HCV阴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11例(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阳性/抗-HCV阴性患者的HbsAg阳性例数、抗-HBs阳性例数、CD4+T淋巴细胞数、单独抗-HBc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CV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对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进行HBV DNA检测是有必要;HIV合并HCV感染不能增加隐匿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除口腔组织产生各种增龄性的改变外,全身各器官也都相应地产生衰老的改变。老年人还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以上情况均可影响口腔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7.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以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本研究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在工作中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讨论职业暴露的方式,提出在医疗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及对策,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和减少HIV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8.
HIV职业防护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致命的慢发性传染病,预后差,是目前可防难治的新传染病之一。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便在全世界蔓延。我国于1996年进入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C)的重叠感染的致病机制及特点。方法对20份HIV-1抗体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微粒子酶免疫技术(MEL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凝集试验(TRUST)等方法对其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例HIV感染者中合并HBV、HCV、TP总感染率为75%,合并感染HBV者11例(55%),合并感染HCV者11例(55%),合并感染HCV、TP者2例(10%)。结论对HIV感染者常规进行HBV、HCV的相关检查并积极采取相关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300例吸毒人员中HIV、HBV、HC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贵阳市300例吸毒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4种传染病的感染率,了解这几种传染病在吸毒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中这几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300例吸毒人员进行采血检测Anti-HIV、Anti-HCV、HBsAg及梅毒抗体。结果:300例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为2.7%,HCV感染率为60.0%,HBV感染率为2.0%,梅毒感染率为16.7%;所有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及梅毒3重感染。静脉注射毒品者中HCV感染率高于口吸吸毒者。结论:贵阳市吸毒人群中HIV、梅毒、HCV感染率较高,静脉注射毒品是HCV传播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此群体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乙肝三部曲(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HBV,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另一种严重传染病,被称为“世界瘟疫”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全球至今已经有7000多万人感染, 相似文献
12.
13.
我科从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份共手术治疗HIV阳性患者三人,其中,男性一人(曾在外地务工),女性2人(其中一例孕妇),均为成年人.近几年来由于艾滋病的迅速蔓延,我县艾滋病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就显得非常重要。艾滋病在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主要危害是针刺伤和刀划伤,也可通过自身破损皮肤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等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河南商丘地区2016年至2020年孕妇HIV、HBV及梅毒感染情况调查。方法 对河南商丘地区医院2016年至2020年22458例孕妇资料进行调查并回顾性分析孕妇感染情况。结果 22458例孕妇中HIV(97.94%)、梅毒(98.10%)和HBV(98.16%)孕期检测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V检测阳性率(3.44%)高于HIV(0.18‰)和梅毒(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445、724.007,P<0.001);不同年龄段、产检次数孕妇的HIV、梅毒、HBV感染阳性率不一(P<0.05)。结论 孕妇HBV阳性率明显高于HIV和梅毒阳性率,且其阳性率与年龄和产检次数有关,临床需加强HIV、HBV及梅毒感染筛选,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18.
李元敏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29(4):248-249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 ,最近在美国PNAS(ProcNatlAcadSciUSA)杂志中报道 ,Pharmacyclics制药公司的一种研究性治疗癌症的药物motexafingadolinium(Xcytrin ,先前名为Gd Tex) ,当使用低剂量时能在体外杀死受到HIV感染的细胞 ,而不会伤害健康的细胞。因此 ,研究人员认为该药有可能用于治疗HIV的感染者。目前 ,该制药公司正与斯坦福大学的HIV/AIDS专家合作 ,准备进行用Xcytrin治疗HIV患者的临床试验 ,有可能在数月后开始。该药通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方法布与现行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从HBV传染源控制费用、控制效果和防护意识三方面评价新方法的防护效果。结果现行方法以HBsAg为传染源监测指标有80.8%的HBsAg携带者防护过度,14.7%防护无效,无效者的传染性可高出感染阈值10倍。新方法仍以HBs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高达99.4%,若以HBe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下降到19.2%,无效防护为零。新方法的防护过度率和防护无效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现行方法。结论新方法在节省防护费用80.2%的同时使外科医生感染HBV的危险性下降为零,并可提高对其它血源病毒感染的防范意识,是当前手术中理想的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全球范围扩大,老年口腔医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治疗措施,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