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异性乙型肝炎病原血清学检查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但各种方法的敏感度不同,单用一种方法检测一种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指标作为乙肝病原血清学诊断是不合适的。目前常用的乙肝血清学检查指标有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等,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对临床分期、预后判断都有一定意义。本文结合我院开展血清学检查以来,各种方法资料完整的49例乙肝病原学感染指标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人群中,HBV感染率一直较高。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是临床实验室最主要的检测项目之一,HBV感染的检测血清标志物很多,即通常所说的乙肝两对半或乙肝六项(两对半加上抗HBc-IgM)。其中HBsAg检测作为注射乙肝疫苗、体检、临床诊断和无偿献血的项目而被广泛应用,但HBsAg阴性作为排除乙肝病毒感染的依据并不足够。目前,我国血站筛查乙肝指标是HBsAg加上ALT。有  相似文献   

3.
1591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大约有23/10万的人死于与乙型肝炎(乙肝)有关的肝脏疾病。乙肝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查是目前判断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和分析患者病程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收集了来我院检测乙肝五项体检人员的1591份血清标本,共归纳出11种乙肝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并分别进行分析,以便为体检者和医生提供预防、诊断、治疗乙肝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指标与临床关系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乙型肝炎(乙肝)研究的不断深入,乙肝病毒(HBV)指标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改变过去对HBV检测指标的认识,就不能正确指导HBV感染及乙肝的诊断与治疗,现就血清HBV检测指标与临床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HBV-M)与乙肝病毒DNA含量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的关系,为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程度、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1385例携带不同血清学标志物的乙肝患者进行HBVPre-S1和乙肝5项指标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结果:不同HBV免疫模式中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其HBV-DNA和HBV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0.7%和71.1%;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35.8%和27.3%;其他不同血清学模式组也有不同的阳性率。结论:HBV-DNA、乙肝病毒5项标志和HBVPre-S1联合检测,对HBV感染早期诊断,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玉书  屈占东  鲍莉 《吉林医学》2010,31(3):353-354
目前临床上开展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项目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定性、定量检测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HBV—DNA定量检测通常被当作HBV感染和复制的金指标。随着对HBV研究的深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 S1-Ag)作为一项新的HBV血清学检测指标已逐渐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疗效观察。我们检测了110例HBV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载量之间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测定用荧光定量分析PCR法和乙肝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定量法,分别对22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和乙肝标志物检测并比对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组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组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病毒载量高于105拷贝/m l分别达91.9%和77.8%)。结论 Hbe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才能准确反映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从1986年开始在婴幼儿中接种乙肝疫苗,为了解乙肝疫苗接种以来儿童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情况,评价乙肝疫苗接种对预防儿童HBV感染的效果,为本地区制定乙型肝炎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于1997年5~10月对市区1500名儿童进行了HBV血清学检测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感染乙肝病毒(HBV)不仅可导致急、慢性肝炎,而且也是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原因之一。乙肝病毒血清学标记携带者在人群大量存在,且各个标记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我们对669名HBV感染的血清学标记进行了检测,结果有656人符合模式。对符合模式的656人对照各类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载量之间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测定用荧光定量分析PCR法和乙肝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定量法,分别对22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和乙肝标志物检测并比对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组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组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病毒载量高于105拷贝/m l分别达91.9%和77.8%)。结论 Hbe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才能准确反映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对510例临床乙肝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 DNA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与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模式有关。在检测的510例乙肝血清标本中有352例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69%,其中在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为92.3%;在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为35.6%。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检测有密切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以及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叶专  罗莹  黄小虎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715-1715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的指标,也是乙肝诊断治疗中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是判断患者病情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制定企业人群的乙肝控制策略和免疫方案提供参考,现将2004—2005年海口市企业职工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桂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221-1222
目的:(1)了解2~7岁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及感染模式。(2)通过实验检测了解2~7岁儿童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方法:用Tecan 150/8全自动酶免分析仪,采用ELISA实验方法,检测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结果:通过检测结果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率0.53%,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31.02%。结论:2~7岁儿童乙肝感染率降低,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抗-HBS阳性率低,无抗-HBS阳性的儿童比例较大,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苏州市某三资企业员工 HBV感染状况 ,探讨乙型肝炎防治问题 ,于 2 0 0 1年 4~ 10月间对该企业员工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某三资企业员工 112 0人 ,年龄 2 0~ 35岁。1.2 方法 采静脉血分离血清待检 ,采用 EL ISA法进行乙肝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 HBe、抗 - HBc(两对半 )检测 ,试剂由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诊断试剂研制中心提供 ,严格按说明操作及判断结果。2 结果  某企业员工 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 1。表 1 某企业员工 112 0人 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初乳中的乙肝病毒携带情况,探索乳汁中HBV的感染率的变化。方法:采集93例孕期检查有一项以上乙肝血清学指标(HBV-M)阳性且肝功能正常产妇及10例HBV-M阳性健康产妇作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其HBsAg。结果:HBsAg(+)、HBeAg(+)、HBcAb(+)(大三阳)组排毒率最高(P<0.01)。结论:对HBV阳性尤其是大三阳产妇应慎重哺乳,以防婴儿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 ~7)岁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及感染模式.并通过实验检测了解(2 ~7)岁儿童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方法:用Tecan150/8全自动酶免分析仪,采用ELISA实验方法,检测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结果:通过检测结果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率0.53%,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31.02%.结论:(2 ~7)岁儿童乙肝感染率降低,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抗-HBS阳性率低,无抗-HBS阳性的儿童比例较大,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含量与其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对200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人群,进行HBV-DNA PCR定量检测。结果:根据血清学标志物分为五组,HBs Ag、HBe Ag、抗-HBc均阳性患者HBV-DNA含量高于其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 Ag、抗-HBe、抗-HBc均阳性患者与HBs Ag、抗-HBc均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作为乙肝病毒有无感染的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患者体内HBV的复制情况,HBV-DNA定量检测对监测乙肝病毒感染的病情发展及抗HBV复制药物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种常见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式与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022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及HBV-DNA含量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为94.1%,明显高于其他模式,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HBcAb(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3%).结论: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HBV-DNA病毒载量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其抗体(HBsAg、HBsAb)、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抗体(HBeAg、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5项指标是判断乙肝病毒(HBV)感染和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以及肌体对HBV的免疫力、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实验室乙肝检测指标。目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但由于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极易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为此我们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可疑结果采用双试剂复检,用以判断是少见模式还是操作误差,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对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可直接接种,也可以先进行血清学检测,如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阴性再接种。是否进行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的筛检,取决于HBV感染率、筛检费用及疫苗费用的高低。本文拟根据我国HBV感染状况,目前乙肝疫苗费用及HBV感染血清学标志检测费用,对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前血清学筛检的费用——效益进行探讨,以期对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有所裨益。一、材料与方法1.计算公式:将HBV感染血清学标志阳性率表示为P,如血清学标志检测阳性,不需接种疫苗,则费用为筛检试验费用,以Ct表示;如血清学检测阴性,则需接种疫苗,总费用为试验费用与接种费用之和,用Ct+Cv表示。因此,做血清学检测阴性者接种疫苗的费用为PCt+(1-P)(Ct+Cv);不做血清学检测而直接全部接种疫苗总费用为PCv+(1-P)Cv,见示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