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妇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426例体检发现的子宫内异常回声或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资料,行阴道B超检查后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病灶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26例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298例,粘膜下肌瘤44例,子宫内膜增生31例,宫内异位残留29例,子宫内膜炎10例,恶性肿瘤5例,不全纵隔5例,息肉样腺肌病3例,滋养叶细胞肿瘤1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66.2%.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5.5%.结论 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宫腔镜检查是诊治子宫内病变的最佳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426例体检发现的子宫内异常回声或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资料,行阴道B超检查后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病灶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26例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298例,粘膜下肌瘤44例,子宫内膜增生31例,宫内异位残留29例,子宫内膜炎10例,恶性肿瘤5例,不全纵隔5例,息肉样腺肌病3例,滋养叶细胞肿瘤1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66.2%,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5.5%。结论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宫腔镜检查是诊治子宫内病变的最佳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4月行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的8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48例)与诊断性刮宫(36例)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和随访满意度.结果 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相比,宫腔镜镜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达80%以上,明显大于诊刮组(P<0.05),宫腔镜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较高.结论 宫腔镜检查对组织损伤小、病变阳性检出率高,在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偃师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行宫腔镜检查的6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子宫内膜癌、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老年性子宫内膜炎诊断符合率为92.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66.7%;宫腔镜检查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5.65%。结论:宫腔镜检查对组织损伤小、病变阳性检出率高,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宫腔镜在诊断妇科子宫出血中的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2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行病理活检并与B型超声诊断情况做比较.结果 本组260例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6.15%(250/260),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58.46%)(152/260).260例患者均作常规病理活检,病理活检阳性率95.0%.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B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58.46%,宫腔镜检查优于B超(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视宫腔,有助于鉴别子宫内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对可疑病灶在直视下取材活检,诊断准确率高,优于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异常子宫出血165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45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同时定位活检并行宫腔镜直视下电切术,术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子宫内膜息肉39例,诊断符合率87%.结论 宫腔镜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9例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54例宫腔镜检查为正常者,其中1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35例宫腔镜检查结果阳性患者中,33例经病理证实宫腔病变.宫腔镜检查宫腔内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7.06%、96.36%、94.29%、98.15%、5.71%、1.85%.结论 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王艳  刘瑞霞 《中外医疗》2011,30(7):60-60,62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宫腔异常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238例宫腔病变患者进行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238例中197例患者在宫腔镜检查后取组织病检,宫腔镜诊断中仅6例与病理诊断不符,诊断符合率为96.95%。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视下观察宫腔病变,定位治疗,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9.
郑宏武 《中外医疗》2012,(20):175-175,177
目的探讨B超联合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术前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查进行比较,并与诊断性刮宫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00%,诊断性刮宫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6.00%,B超联合宫腔镜对宫颈浸润诊断准确率为96.00%,诊断性刮宫诊断准确率为82.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为宫颈浸润的4例患者,2例为浅层浸润,2例为深层浸润,3例为术后病理证实,诊断性刮宫对浸润程度无法判断。结论采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可提高确诊率,并且可定位活检判断病变性质及宫颈浸润程度,范围,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官腔镜对妇科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天津总医院学习期间,2010年3月~4月行宫腔镜检查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异常101例,占78.91%,并进行相关手术治疗.86例患者取材送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76%.结论 宫腔镜检查安全、有效,是现代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子宫疾病的价值。方法:应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宫腔检查镜对158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术后定位活检,结果:158例中检出134例异常,检查结果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1.13%。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全面观察到子宫内膜和宫腔内表面情况,适用于诊断宫内病变具有特异性高的优点,初步誉为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宫腔镜对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不孕不育门诊就诊并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132例,对宫腔镜检查异常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并常规取镜下异常部位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结果132例中,宫腔异常共73例,占55.30%;宫腔镜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子宫内膜息肉为84.62%、黏膜下肌瘤为100.00%、子宫内膜炎为77.78%、子宫内膜结核66.67%。对宫腔镜检查异常并行宫腔镜手术的34例,术后宫内妊娠16例占47.06%,足月分娩11例占32.35%。结论宫腔镜检查对不孕不育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不孕不育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不孕不育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与治疗不孕不肓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宫腔镜诊断与治疗56例妇产科不孕不肓症患者,在经宫腔镜检查同时常规刮取内膜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较高,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0.0%、黏膜下子宫肌瘤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炎为80.0%、子宫内膜结核66.7%;宫腔镜检查异常的27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经手术治疗宫内妊娠率达到44.4%;足月分娩率为29.6%;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直观、微创、可定性等优点,且有些宫腔病变可同时进行治疗,对因子宫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因素不孕症患者的效果,以提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不孕到云南省人口计生所就诊的女性患者相关资料,对其宫腔镜下发现的宫腔赘生物内膜形态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收集不孕症患者791例,其中18.84%(149例)宫腔镜检查提示EP样病变。宫腔镜下形态学表现主要为:内膜赘生物(67.11%)、内膜局部隆起(32.89%)。对宫腔镜EP样病变患者取出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主要为EP 83例(55.70%),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29例(19.46%),以及其他形态。宫腔镜下典型赘生物组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2种检查方法结果存在关联(P=0.017),关联系数为0.643。结论宫腔镜下内膜有典型赘生物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宫腔镜下无典型赘生物组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病理学检查更为重要。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可准确判断宫腔内病变,是子宫内膜息肉因素不孕症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妇科门诊521例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 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476/521).宫腔镜下诊断内膜息肉226例、内膜增殖症117例、黏膜下肌瘤44例、内膜癌20例、内膜炎12例、妊娠相关疾病45例,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87.7%、81.2%、95.5%、80%、75%、97.8%.绝经前及绝经后妇女中,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炎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内膜癌阴性预测值在绝经前妇女中较高(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的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病因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诊刮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7例因子宫异常出血行B超检查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分别行宫腔镜及单纯诊刮,比较两种诊刮的诊断与诊刮标本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宫腔镜下诊刮者并行宫腔镜手术,术后口服妇康片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2.5%,单纯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6.4%,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月经恢复正常182例,有效率为97.3%。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和最佳诊断方法。方法:对1994年9月~1999年2月我院收治的43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加刮宫或组织活检。结果:单纯子宫病变占972%,单纯附件肿瘤或附件肿瘤与宫内病变并存占28%;子宫与附件的良性病变占906%,恶性肿瘤占94%;宫腔镜下诊断宫腔内良性非赘生性病变与病理的总符合率为100%,诊断赘生性病变与病理的总符合率为968%。结论:绝经后子宫子宫出血的原因以子宫的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是较完善的病因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老年女性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60例,应用宫腔镜对病情进行诊断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相比较。结果: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诊断为Ⅰ期13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增加为14例,符合率92.85%;术前诊断Ⅱ期11例,术后仍为11例,符合率100.0%。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呈高度相关关系(P<0.01)和高度一致性(P<0.01),在诊断的同时,对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还可以行宫腔镜下病变切除术。结论:宫腔镜可以作为诊断及治疗老年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凌琳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161-162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B超定位活检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54例行宫腔镜联合B超定位活检,52例行诊断性刮宫术,将两者结果与宫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炎37例(34.91%),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18.87%),子宫内膜息肉l3例(12.26%),子宫内膜增生样病变l0例(9.43%),子宫内膜癌8例(7.55%),子宫颈管息肉5例(4.72%),宫内节育器(IUD)断裂或嵌顿5例(4.72%),卵巢肿瘤4例(3.77%),子宫颈肌瘤2例(1.89%),宫腔粘连l例(0.94%),宫颈癌l例(0.94%)。宫腔镜联合B定位活检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89%,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检具有安全、可靠及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关杰 《中原医刊》2007,34(17):83-84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检查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280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B超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56.42%。宫腔镜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6.78%,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3例,符合率为65.06%,子宫内膜息肉76例,符合率98.68%,慢性子宫内膜炎48例,符合率89.58%,子宫内胚物残留37例,符合率100.0%,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符合率为96.66%,子宫内膜癌6例,符合率83.33%。结论对各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尽管有一定误诊率,因镜下可以定位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