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后,横行钉固定结合我院自行研制的反牵复位器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波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采用撬拨复位后小切口暴露螺钉内固定及反牵复位器治疗32例37足。结果32例37足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皮缘坏死及不愈合发生,优15足,良18足,可3足,差1足。结论撬拨复位横行钉固定与反牵复位器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内外侧小切口在跟骨骨折有限内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外侧小切口行跟骨骨折有限内固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5年8月采用缩小的常规外侧切口辅助内侧小切口显露,行跟骨骨折有限内固定,微型钢板3足,单纯螺钉8足,螺钉与跟距反牵器结合16足。[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定,平均87分。24足正常愈合,2足延迟愈合,1足部分皮缘坏死,无感染病例。[结论]内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干扰,且有利于关节面及跟骨外形的复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利用反牵复位器横向螺钉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运用反牵复位器横向螺钉固定加取髂骨植骨对26例34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34侧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优28侧,良4侧,差2侧,优良率94.1%。[结论]反牵复位器横向螺钉固定加取髂骨植骨对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关节内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与并发症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提高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1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56足中,47足骨折愈合优良,6足术后发生复位不佳、畸形愈合、切口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7%。[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术中注意操作细节、解剖复位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AO钢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AO跟骨修复钢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30足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内固定。结果:23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参照有关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1.5%。结论:切开复位AO修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5月-2003年5月对31例34足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术(18例)。结果平均随访23个月,参照相关标准行疗效评价,优良率91.2%,其中19足为优,12例为良,3足为差。结论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固定牢固,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l例(44足)累及跟距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必要时自体髂骨植入治疗.采用Palmer外侧入路,保持跟骨高度,恢复B0hler角和Gissane角,使距下关节面平整.36足采用跟骨解剖钢板压迫于跟骨外侧面.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8例用交叉克氏针从跟骨后面进针固定骨折块.结果 41例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优26足,良13足,可5足.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能减少骨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由于跟骨呈不规则形状,其关节而有跟距、跟骰关节,故跟骨骨折的类型差异很大.以往大部分跟骨骨折都选择保守治疗,但随着各种类型跟骨钢板的推广应用,目前倾向于手术治疗。1994年7月~2003年3月,我院共收治58例66足跟骨骨折患,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之间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闭合复位经皮改良空心撑开螺钉固定跟骨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改良空心撑开螺钉经皮内固定。首先利用传统整骨手法,结合钢针撬拨初步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及角度,关节面准确复位。经皮置入导针,选择合适改良空心撑开螺钉经皮内固定,利用螺钉的螺纹间距前后差进一步复位骨折。采用张铁良足部功能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4例(24足)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10~25个月。术后无感染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按张铁良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分100分4例,99分7例,97分8例,93分1例,85分2例,69分2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闭合复位经皮改良空心撑开螺钉固定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和评估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32足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Stryker钢板内固定。结果28足平均随访15个月以上,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改善.跟距关节及跟骨恢复了正常的对合关系。按Marg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8足Stryker钢板固定中。优8足,良16足,可4足。优良率85.6%。结论切开复位Stryker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同体位斜向椎体间融合与单侧椎弓钉固定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6月应用同体位下经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3例.患者侧取右侧卧位,左腹部外侧行4 cm斜切口,分离腹肌至腹膜后间隙.暴露椎间隙,切除椎间盘,置入填有同种异体骨的融合笼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Mitchell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经皮横向骶髂螺钉固定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2018年12月,30例骶骨骨折行经皮横向S1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准备组患者术前接受肠道准备,无准备组患者术前未接受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曝光时间,以及影像测量的置钉偏差。[结果]准备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无准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1±4.92)min vs(40.54±5.83)min,P<0.05)];准备组的术中X线暴露时间显著短于无准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9±5.79)s vs(83.19±6.41)s,P<0.05];准备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无准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0.58)次vs(5.21±1.11)次,P<0.05]。术后CT三维重建测量螺钉与术前测量偏移方面,准备组的水平偏移小于无准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3±2.21)°vs(5.63±1.97)°,P>0.05];准备组矢状位偏移小于无准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2±2.08)°vs(4.52±1.91)°,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骶髂关节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肠道准备虽不能提高置钉准确率,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侧"锐角效应"及复合固定技术对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的影响。方法50例猪膝关节,随机分为5组,以猪的屈趾肌腱作为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移植物固定方法分别采用: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螺钉分别固定在移植物前上方及后下方)、复合固定(EndoButton联合小号界面螺钉)且螺钉固定在移植物后下方。在移植物与骨道边缘之间放置压敏片,并对其施以352N的负荷作用来测定其与骨道边缘之间压强。然后再对各移植物施以屈服负荷,记录各组压强值及屈服负荷。结果各组间的压强值以及屈服负荷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复合固定组压强值(3.28±0.22)Mpa低于其他各组,但是屈服负荷(470±55)N大于其他各组。并且,螺钉固定在后下方压强值(3.22±0.13)Mpa明显小于前上方固定(3.49±0.27)Mpa。结论应用复合固定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以减小"锐角效应",并且复合固定技术固定强度大于单纯皮质外固定及单纯界面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器械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30例干燥腰椎标本,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腰椎椎板上缘及下缘的厚度,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通过影像学测量椎板的内倾角和下倾角。[结果]椎板的上缘薄而下缘厚。从L1~5椎板的厚度、螺钉的长度及从内倾角逐渐增加,而下倾角逐渐减小。[结论]上缘的厚度太薄不适合螺钉的放置。从L1~5使用4.5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是安全的,但应该在椎板的下缘置人。注意下倾角和内倾角的变化。设计的瞄准器应该具有调节角度的装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0岁)跟骨结节骨赘型跟痛症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7月~2010年7月本院治疗的159例(173足)跟骨结节骨赘型跟痛症老年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分析.根据Maryland 评分患者均<50分,其中82足(微创组)患者接受了微创骨赘切除、跖腱膜止点松解、滑囊切除手术,91足(开放组)接受开放式手术.[结果]共有93例(104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9个月,其中微创组55足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无影响;2足明显好转,剧烈活动后,有疼痛感,休息后缓解;开放组45足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无影响;1足好转,剧烈活动后,有疼痛感,休息后缓解;1足,半年内瘢痕疼痛,半年后瘢痕软化,疼痛消失.[结论]针对跟骨结节骨赘致跟痛症老年患者,微创及开放式手术通过松解跖腱膜止点,切除骨赘及滑囊治疗,效果 均令人满意.相比于开放式手术,微创术式因其创伤较小,恢复较快而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空心钉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跟骨骨折患者中38例(45足)用空心钉治疗,37例(45足)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对两种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10.32±2.18)个月。空心钉组优良率为93.33%,钢板组优良率为91.11%,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钢板组比较,空心钉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或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骨折愈合时间、Bhler角、Gissane角、跟骨距骨宽度和踝关节活动范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钉治疗跟骨骨折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复位后再塌陷及骨折端再移位,手术简便、手术创伤小,是治疗跟骨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10月间治疗的67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其中35例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32例患者采用空心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男53例,女14例,年龄18 ~60岁,平均32岁.根据Myerson分型:A型15例,B型36例,C型16例.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12~30个月).双重加压螺钉治疗组术后平均AO-FAS中足评分81.7分(56 ~98分),术后未发生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空心钉治疗组术后平均AOFAS中足评分78.6分(45 ~96分),2例发生伤口感染,2例未获得解剖复位,二期行关节融合术.两种治疗方法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6,P>0.05).[结论]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与空心螺钉治疗效果相似,由于双重加压螺钉能更好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是一种疗效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实验的方法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6具胸椎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尸体标本上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所有螺钉的置入由同一位具有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但无胸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的骨科医师进行操作,随后采用大体解剖的方法肉眼观察置钉的准确性;并根据螺钉是否穿破椎弓根、穿出距离及穿破方向进行分级.[结果]共设计制作了72个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144枚,132枚(91.7%)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12(8.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穿破距离分别为0.6、0.8 mm),10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壁(9枚螺钉穿出距离<2 mm,1枚螺钉穿出距离为2.5 mm);没有椎弓根上方、下方及椎体前方穿破的螺钉.所有穿破椎弓根壁的螺钉均在安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快速成型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高,对术者无特别的经验要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避免术中放射性损伤,为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双皮质固定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椎弓根钉双皮质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6例,采用Frankel分级,结合X线、CT等影像资料判定疗效。[结果]随访20~49个月,平均33个月。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从术前的50.6%和74.4%增加至91.4%和95.4%,Cobb角由术前的26.5°降低到7.2°。CT检查示椎管内面积术前为43.4%,术后为93.3%。各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1分级,除1例A级病例术后截瘫症状无明显恢复外,其他均获得1级或1级以上恢复。[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双皮质固定技术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