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总结滕州市消灭丝虫病的技术措施。 方法 将滕州市 4 0余年丝虫病防治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普查普治、全民食用乙胺嗪药盐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之后 ,对原微丝蚴血症者开展复查复治 ,于 1995年达到了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结论 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 ,落实监测方案 ,可达到消灭丝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丝虫病有班氏丝虫病与马来丝虫病两种,分布广泛,北起山东乐陵县,南到海南省三亚市;东起浙江省舟山群岛,西到四川雅安市,流行于山东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864个县(市)。1956年丝虫病被列为5种限期消灭的寄生虫病之一,从此开始了大规模防治工作。我国防治丝虫病采取应用海群生消灭传染源的策略。70年代后期,普遍应用0.3%海群生药盐。主要措施有:建立防治机构、制订防治规划、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培训工作、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普及健康教育以及逐级考核防治工作。当全省(市、自治区)达标后,卫生部进行抽查复核。1994年安徽省达到基本消灭标准,至此全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1995年广西、贵州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3.
历城区地处济南市郊,南依泰山,北临黄河。原为班氏丝虫病低、中度流行区,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丝虫病防治,于1979年基本消灭丝虫病。此后,按照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了丝虫病监测。  相似文献   

4.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辖27个乡、镇,570个行政村,计475518人(1984年)。该县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地区,防治前平均微丝蚴率为17.7%(4.7%-34.1%),患病率为1.27%,经采用反复查治微丝蚴血症者加全民普服海群生药盐的防治措施,至1977年,经省、地区两级考核验收的微丝蚴率降至0.13%,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4年卫生部抽查该县8个村,血检8837人,平均微丝蚴率为0.12%(0-0.51%)。为进一步发现和消除残存传染源,掌握流行动态,做好巩固工作,以期最终消灭丝虫病,从1978年起开展了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工作。横向监测1 病原学监测 分两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5.
1956年起通过调查,证实重庆市有3地、市的13个县、市、区流行夜现周期型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经试点总结和推广应用了普查普治、补查补治、复查复治(人均4次查治),疫点人群服药,村组人群全民服药,对象治疗加全民普服海群生药盐等防治措施,使微丝蚴率以村为单位降至1%以下。1986年经卫生部考核验收,全市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1982—1997年实施了以重点人群对象治疗,疫点人群治疗和局部地区普服低、中剂量海群生药盐等巩固措施,并进行了纵、横向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监测。我市13个流行县分别于1994—1996年接受四川省组织的审评和1997年重庆市组织的全国丝虫病专家组的审评,确认我市消灭丝虫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如何巩固丝虫病防治成果,观察丝虫病的消长规律,达到消灭丝虫病。方法:从1977—1995年47个原流行县开展病原学、媒介和血清学纵、横向监测。结果:贵州省47个县连续12—18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已连续4—18年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者,6—16年蚊媒监测无人体幼丝虫感染,血清学(IFAT)监测,平均人群抗体阳性率从1985年的23.5%降至1992年的5.7%,与非流行区人群水平相似。分析认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只需对薄弱环节及时补课,不必再进行大面积查治,一般残存的马来和班氏微丝蚴血症者分别于1—3年及3—14年转阴,达到消灭丝虫病。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时间,马来丝虫病地区5年即可,而班氏丝虫病地区以10年以上为宜。作者将单克隆抗体和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用于现场血清学和媒介监测,由于方法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具有实用价值。结论:1995年经省内、外丝虫病防治专家组审评,贵州省已实现全省消灭丝虫病。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消灭丝虫病技术措施研究和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6年起通过调查,证实重庆市有3地、市的13个县、市、区流行夜现周期型工丝虫病,传播2媒介为致倦库蚊。经试点总结和推广了普查普治,补查补治、复查复治,疫点人群服药,村组人群全民服药,对象治疗加全民普服海群生药盐等防治措施,使微线蚴率以村为单位降至1%以下。1986年经卫生部考核验收,全市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1982-1997年实施了以重点人群对象治疗,疫点人群治疗和局部地区普服低、中剂量海群生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南省是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979-1986年全省19个市、县先后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用传统的血检方法查找残存的传染源和新发病例已较困难。为了解人群抗丝虫抗体水平的变化,我们于1990-1995年,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海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的不同时间、不同人群进行了监测。材料和方法抗原 采用广西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制备的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低温保存备用。诊断血清 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羊抗人IgG荧光抗体血清。调查对象 各调查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调查同步进行。以村…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曾是中低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 ,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 ,1983年全市 (含一郊两县 )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95年通过了省级消灭丝虫病的审评。 1996~ 1999年 ,为了解和巩固消灭丝虫病的成果 ,我们继续加强了对原流行区村屯和外来人员聚居区的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原学监测 以原纵向监测点 (消灭丝虫病前的纵向点 )流行较严重的村屯和外来人员聚居区为重点监测点 ,以历史曾经有丝虫病流行的村屯为横向监测点 ,以村屯为单位 ,每点整群血检 6周岁以上居民或外来人员聚居区人群 5 0 0人以上 ,采用单耳双…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原为我国丝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防治前全省平均微丝蚴阳性率为8.73%,经30年多年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于1988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验收,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的要求。1989年制定了全省丝虫病监测技术方案,转入全面、系统的基本消灭丝...  相似文献   

11.
常州市属以班氏丝虫病为主的轻度流行区。1984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95年达到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1996年开始丝虫病消灭后监测。  相似文献   

12.
1958年将乐县首次开展丝虫病普查,共发现微丝蚴阳性者9218例,人群平均微丝蚴率12.18%,发现体征病人4862例,体征率为8.86%,属丝虫病中度流行区。全县均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要防治措施的反复查治后,于1983年经省级考核达到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1997年达到消除丝虫病标准。现将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22年综合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原有的75个县(市、区)中有71个县(市)流行丝虫病,流行区人口4600万,人群平均微丝蚴阳性率4.58%。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1989年全省以村为单位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2001年达到卫生部消除丝虫病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全球消灭丝虫病和卫生部全国消除丝虫病目标要求,为评价我省消除丝虫病的远期效果。2001~2005年全省开展了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东省晚期丝虫病的发病与流行状况。方法对山东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基本消灭前后晚期丝虫病发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防治前后晚期丝虫病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防治前32.00%的象皮肿和31.00%的鞘膜积液患者在40岁以上,而乳糜尿病人73.00%低于40岁,防治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患者90.00%以上高于40岁,乳糜尿66.70%超过40岁,且女性高于男性。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从基本消灭前的1.38%、6.14%和0.21%,基本消灭后分别下降到0.20%、0.34%和0.19%。结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明显下降,但乳糜尿仍有一些新病例出现,所以乳糜尿的监测和治疗应作为晚期丝虫病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传播规律,为消灭丝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病原学、蛟媒、血清学纵、横向监测技术。结果 71个流行县(市)经12-20年的横向监测,微丝蚴率从0.097%降到0、第12年后无幼线虫阳性蚊。11个纵向监测咪的11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1-5年内转阴,人群血清抗体水平与非流行区接近。结论 江苏省丝虫病已达到阻断传播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临床症状的观察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陈谘,屠昭平,张莹珍,何水荣,刘景元福建省立医院郑松龄,唐水英我省自1988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血检监测微丝蚴率已降至0.05%以下。监测剖验传播丝虫病媒介,未发现蚊媒自然感染。在病原与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丝虫病防治对策和技术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济南市丝虫病防治资料,对防治丝虫病对策及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海群生治疗丝虫病,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的试点研究,确立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对策,采取了分阶段实施不同查治方法结合重点人群预防服药的措施。1980年通过了基本消除丝虫病效果考核,平均微丝蚴率由防治前的3.10%降为0.12%(75/62216)。1981~2002年开展丝虫病纵、横向监测,检出微丝蚴血症者30人,微丝蚴率0.03%。末次病原学阳性后血检37944人,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者。2003年达到卫生部消除丝虫病标准。结论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试点的基础上,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对策和预防服药以及基本消除丝虫病后进行纵、横向监测的方法,是消除丝虫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摸清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原流行区丝虫病流行病学特征,藉以为消灭丝虫病提供科学依据,评价丝虫病防治工作成效。方法在湖北省选择有代表性的丝虫病纵向监测点10个进行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纵向监测。结果仅于1989~1990年发现19例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率分别0.0712%和0.0666%。蚊媒阳性率为0.0455%(1989)、0.0199%(1990)和0.0211%(1991)。血清学监测抗体阳性率由1990年的28.57%降至1994年的7.86%。结论原丝虫病流行区经过防治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通过监测人群微丝蚴率逐年下降,微丝蚴密度亦相应降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基本消灭丝虫病5年内陆续转阴,证明我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成果是巩固的,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消灭丝虫病于一个县市、一个地区,乃至全省及全国范围内是有望在短期内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历史上为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 ,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 1 7.7% ,经过 30多年的防治 ,1 987年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又经过 1 0多年的监测 ,于 1 999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为了解本地区慢性丝虫病现状和危害程度 ,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照料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3年 ,按照《江苏省慢性丝虫病现状调查实施方案》要求 ,开展了慢性丝虫病现状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 1 5岁以上的本地居民。1 .2 调查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和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1 .2 .1 抽样调查 采用分层整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东省阳山县丝虫病流行情况,总结消除丝虫病的策略及经验,巩固丝虫病的防治成果。方法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反复查治,重点人群服药治疗,全民普服海群生药盐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丝虫病的流行。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继续开展流行病学监测,清除残存传染源,阻断其传播。结果经过反复查治,阳山县微丝蚴率从防治前的4.35%降至0.12%,1980年达到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1996年经广东省卫生厅组织评审,确认全县范围已阻断丝虫病传播,达到了消除丝虫病标准。基本消除和消除丝虫病后进行的病原及蚊媒监测,均未发现新的微丝蚴血症者及蚊媒幼丝虫感染。结论阳山县防治丝虫病各项技术措施可行,防治效果和消除丝虫病的远期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