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致病菌,药敏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间,4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行纤支镜吸痰后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 46例患者87次痰培养阳性79次,阳性率90.08%.共培养出病原菌79株.其中G-杆菌47株,占59.49%;G+球菌21株,占26.58%;真菌11株,占13.92%.两种细菌混合感染11例,占13.92%,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5例,占6.33%,两种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1例,占1.27%.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多种致病菌耐药问题突出.应尽早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致病菌,指导选用抗菌素,迅速控制感染.盲目选用广谱强效抗菌素会诱导产生多重耐药细菌,使感染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温绍霞  周军 《海南医学》2013,24(4):545-546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372例住院老年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痰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9.05%和48.15%;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主要以肺炎链球菌(41.18%)和流感嗜血杆菌(32.35%)为主,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25.53%)、肺炎克雷伯菌(15.96%)、金黄色葡萄球菌(14.89%)、真菌(10.64%)、大肠埃希菌(10.64%)。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构成差异较大。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应根据患者症状、痰培养结果及可能的病原体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肺炎应加强对患者感染途径的控制和痰标本培养和药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早期、联合、足疗程用药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3.
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l0月,500例肺炎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500例患者共分离出细菌334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73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65株。老年肺炎患者(〉60岁)共分离出细菌258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分离菌株56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02株,有23例患者出现≥二重病原菌感染。结论 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医院获得性肺炎排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呈上升趋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等,已成为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素的反复使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白桦  张千 《广西医学》2007,29(4):559-561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之一,而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气管切开、鼻饲进食、营养不良,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原因,机体抵抗力差,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故发病率更高.我院神经科2000~2005年诊治脑卒中患者602例,合并医院内感染细菌性肺炎73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细菌学分布。方法:采用病例登记研究方法,对住院急性脑卒中1217例患者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1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36例(11.18%)。统计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GCS)、神经功能损伤(NIHSS)、吞咽障碍、吸痰、留置胃管、气管插管、住院时间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显著相关。通过痰培养分离出致病菌97株,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不动杆菌(18.56%),大肠埃希菌(14.43%),克雷伯杆菌(11.34%)和铜绿假单胞菌(9.28%)。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高龄、伴随基础疾病、脑卒中严重、侵入性操作等是其危险因素,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重症监护病房69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细菌谱及耐药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细菌118株,以G-杆菌为主(占83.89%),G+球菌比例较低(占16.10%).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1位(22.0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0.33%)、肺炎克雷伯(16.94%o G+球菌占16.1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结论 ICU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且多重耐药,对重症感染患者应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动态监测抗生素耐药情况对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454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人群、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探讨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共收集454例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病率为0.74%(454例/61 404例),占医院感染病例31.33%,男性占70.04%,大于70岁年龄组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科室以ICU、脑外科和肿瘤科居前;感染发生时间主要分布在入院后14 d以内,其中7 d以内占31.72%,7~14 d发生者占35.9%;感染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居第一,占29.67%,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8.96%,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20%.结论医院感染病例中,医院获得性肺炎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以男性和高龄为主,多在住院14 d内发生,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邵方真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223-1224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筛查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性肺炎组78例,非细菌性肺炎组72例,对各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与非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相比,细菌性肺炎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死亡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存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筛查中,血清PCT、CRP水平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确诊并判断病原菌感染类型等,可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6):807-80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HAP)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3例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及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8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及痰液PCT、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及阳性率,观察细菌性肺炎组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第3天血清PCT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1),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P<0.01),痰液PCT在各时间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1),血清及痰液PCT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入院第7天血清CRP水平较非细菌性肺炎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结束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PCT及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及痰液PCT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0.05)。PCT及白细胞计数诊断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特异度显著高于CRP(P<0.05),PCT及CRP诊断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P<0.05)。结论:血清PCT早期诊断HAP细菌感染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联合CRP及白细胞计数能够提高HAP感染中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能力,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岩 《当代医学》2022,28(2):144-145
目的 探究痰细菌培养标本留取时间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细菌培养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34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随机采集组与晨起醒后组,每组170例.随机采集组为入院以后当日即随机采集痰细菌培养标本,晨起醒后组即为入院次日清晨7:00~8:00于患...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贺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127-127,13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发布及耐药现状.方法:对16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占62.26%,其中以肺炎链球菌(39.62%)和流感嗜血杆菌(26.42%)为主;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77.78%,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30.51%)、肺炎克雷伯杆菌(25.42%)和大肠埃希菌(16.95%)为主.两组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医院获得组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获得组.结论: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分别以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耐药性明显增高,应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某医院呼吸科16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一定时间后的细菌培养结果,观察其细菌谱的变化。结果检出的细菌大多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耐药。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长时间的应用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谱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3年4月-1999年4月住院老年患者452例,诊断为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共32例,均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均有咳嗽、咳痰,发热24例,肺部新出现罗音31例,白细胞总数增高18例,胸部X线片检查表现为新的或进展性片状模糊阴影;单侧肺14例,双侧肺4例,10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痰培养结果细菌11株,霉菌2株,G^-杆菌9株,G^ 菌2株,均给予抗生素、支持和对症治疗,其中24例好转,8例死亡,作者认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而老年人由于高龄或伴有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不明显,缺乏肺炎的典型症状,因此极易漏诊或误诊,丧失治疗时机,早期诊治不失为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林宇  李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36-437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及其致病菌和耐药性变迁。方法选择我院自1998年1月 ̄2003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2876例老年患者(≥60岁)中获得性肺炎49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医院感染率为5.2%、其中肺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2.2%,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者2例,病死率为肺部感染的4.1%,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应重视老年人医院感染的防治,特别是感染源的严格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以预防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入住MICU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47例患者的痰、血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与综合性医院ICU金葡菌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4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MR-SA感染18例(38.3%)。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MRSA感染敏感性较高。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的感染率高,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其致病菌和耐药性变迁。方法选择我院自1998年1月 ̄2003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2876例老年患者(≥60岁)中获得性肺炎49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医院感染率为5.2%,其中肺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2.2%,因肺部感染而死亡者2例,病死率为肺部感染的4.1%,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应重视老年人医院感染的防治,特别是感染源的严格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痰涂片联合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对老年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100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另取同期60例老年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病毒性肺炎组。两组均接受痰涂片及CRP、PCT及IL-6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痰涂片联合CRP、PCT及IL-6水平检测对老年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痰涂片阳性率较病毒性肺炎组高(P <0.05)。细菌性肺炎组WBC、CRP、PCT、IL-6较病毒性肺炎组高(P <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BC、CRP、PCT、IL-6水平与细菌性肺炎呈正相关(r =0.626、0.618、0.676和0.586,均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痰涂片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为0.870(95% CI:0.811,0.931)、特异性为0.867(95% CI:0.806,0.922),CRP敏感性为0.800(95% CI:0.789,0.902)、特异性为0.883(95% CI:0.824,0.953),PCT敏感性为0.850(95% CI:0.802,0.925)、特异性为0.917(95% CI:0.889,0.988),IL-6敏感性为0.790(95% CI:0.725,0.865)、特异性为0.767(95% CI:0.712,0.864),四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0.950(95% CI:0.845,0.978)、特异性为0.769(95% CI:0.713,0.878)。结论 痰涂片、CRP、PCT、IL-6水平可有效鉴别老年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丽华  杜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729-4730
痰培养目前仍是县级医院最常见的培养标本,因为其留取方便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对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送检的158份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05例患者进行了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43例,医院感染率3.89%,感染组病死率为6.26%。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外源性感染为主,应加强对其医院感染的监测,根据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覃美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000-2001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儿科极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也是国内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威胁着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唐晓燕.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吸痰方法对病原学诊断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11):1102-1104;田淑娟,杨硕.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66-67。本文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吸痰方法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