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充分的组织氧合是机体对感染的重要反应。组织中氧供取决于组织血灌注、血红蛋白浓度和动脉血氧合。对危重病人增加氧的吸入浓度(FIO_2)已被广泛接受,但仍有争议,因提高FIO_2可导致急性或慢性氧中毒。如果动脉血氧张力高于70 torr,血红蛋白呈饱和状,增加的血浆溶氧的氧供作用将甚微。本文旨在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粘膜屏障的改变和肠源性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30)和ANP组(n=39)。采用人工胆汁胰管逆行灌注法制作ANP模型。观察胰腺、小肠病理改变和小肠粘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冷冻蚀刻电镜)变化。动态测定血浆D-乳酸、内毒素水平,以及腹腔脏器细菌移位率。结果 ANP后小肠粘膜损伤,皮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甚至消失,血浆D-乳酸水平上升,发病早期即出现内毒素血症;ANP发生后72h脏器细菌移位率达到59.5%。结论 ANP早期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成为全身炎症反应和胰腺继发感染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抑制肠运行对胰腺炎时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硅皮缩胆囊素诱导的胰腺炎动物模型为基础,探讨肠运动抑制对胰腺炎时细菌移痊的影响,32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分别治疗如下,1组(6例)Cn每小时5mg/kg4小时,2组(10例)Cn生小时5mg/kg4小时后用Lopemin30mg/kg共3次;3组Lopemin30mg/kg共3次;4组未治疗,大于24小时后处死,作血淀粉酶内毒素测定,肠系膜淋巴结和胰腺的细菌培养和萤光淀粉法肠动力测定。结  相似文献   

4.
谷氨酰胺对胃肠外营养时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满喜  蒋朱明 《普外临床》1996,11(4):209-21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重组生长激素(rhGH)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肠源性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er大鼠42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及rhGH治疗组(rhGH组)。实验1周后检测各组肝功指标的变化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取肝、肾、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外器官组织做细菌培养,电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变化。结果rhGH组多项肝功指标较BDL组明显改善,rhGH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38±0·03)EU/ml,较BDL组的(0·65±0·04)EU/ml明显降低(P<0·01),与SO组的(0·30±0·02)EU/ml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DL组肝、肾、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移位率高于另两组,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为64·29%,明显高于SO组及rhGH组(P<0·05),后两组之间各部位细菌检出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电镜显示BDL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变性,内质网明显扩张。rhGH组肠黏膜上皮改变较BDL组明显减轻,接近SO组所见。结论应用rhGH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谷氨酰胺对胃肠外营养时细菌移位的影响白满喜,蒋朱明细菌移位(bacterialtranslocation,BT)是指肠道内细菌通过肠粘膜侵入到肠道以外的部位[1],如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血以至全身的感染过程。在创伤、感染、放疗、化疗和胃肠外营养(p...  相似文献   

7.
目前研究已表明热损伤既可单独又可在伴有内毒素激发时导致细菌从正常的胃肠道移位至肠系膜淋巴结等处。并发严重烧伤的细菌移位在发生免疫学的变化和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以烫伤动物为模型,旨在确定远离的感染和肠道细菌移位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常生存于胃肠道的细菌,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穿过粘膜上皮到肠系膜淋巴结和全身循环,这一过程称为细菌移位。细菌移位发生率的增加与多种病理过程有关。梗阻性黄疸与内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模型中烧伤导致肠道细菌移居到肠系膜淋巴结,在几天内被肠系膜淋巴结清除,罕有超出肠系膜淋巴结,然而在实验性烧伤创面绿脓杆菌感染中,细菌长期存在肠系膜淋巴结中,并移居到内脏,最终进入血液系统。这种细菌移居是一种潜在的感染源,作为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病因。本研究旨在确定在绿脓杆菌烧伤创面脓毒症模型中预防性应用对大肠杆菌而不是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口服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细菌移居和死亡率之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肠源性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脓毒症(sepsis)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原因。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及毒素库,胃肠道黏膜是抵御细菌入侵的重要屏障且极易受损伤。危重病患者由于缺氧、感染、应激等各种刺激使胃肠道屏障改变、胃肠道免疫功能抑制、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移位,参与MODS的发病,故胃肠道被认为是危重病应激的“中心器官”和MODS的“启动器”。关于肠源性脓毒症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就其机制和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伴发感染时伴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 ,它激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以致增加肠渗透性和促进细菌移位 ,后者由于肠上皮屏障受损的结果。胰高糖素样肽 - 2 (GL P- 2 )是一 33残基肽激素 ,它刺激上皮生长故是肠粘膜的重要调节剂。作者进行实验研究以观察 GL P- 2是否能减低急性胰腺炎动物的肠渗透性和细菌移位。取 34只 SD雄鼠作实验 ,2 0只鼠制成急性胰腺炎模型 (均用 3%牛磺胆酸钠 1m L / kg和胰蛋白酶 30 0 0u/ kg在压力下逆行注入胆胰管共同通道的方法 ) ,分成 、 两组 ,余 14只鼠分成 、 组 ,仅作剖腹。 、 组给 GLP-…  相似文献   

12.
大承气汤对腹膜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实验以125I-LPS对大鼠灌胃后,观察腹膜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后各脏器中分布。结果表明:急性感染性腹膜炎可致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增加,各重要脏器中均含不同浓度的内毒素,内毒素含量由高至低为:肾、肺、肝、胰、肠系膜淋巴结、心脏(P<0.05)。大承气汤能明显抑制腹膜炎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移位(P<0.01),并可增加125I-LPS的粪便排出量(P<0.01)。为临床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愈来愈多的证据提示,烧伤等全身性损伤后由于内脏血流量的减少,使胃肠道对细菌和内毒素的屏障功能削弱,以致发生肠道细菌迁移。但这种改变是短暂的,数天后肠道屏障功能即可恢复正常。若有创面脓毒症等感染存在,可使肠道屏障功能持续受损,迁移的细菌可经肠系膜淋巴途径进入腹腔脏器,甚至进入血流。既往的实验研究提示,猪在Ⅲ度烧伤40%后的8小时内,内脏血管阻力可增加50~75%,肠  相似文献   

14.
在肠源性感染中,细菌易位的量和机体的防御能力是决定感染严重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精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氮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加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探讨了精氨酸饮食分别在细菌性腹膜炎和肠源性脓毒血症动物模型上对机体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肠道双歧杆菌与烫伤大鼠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肠道双歧杆菌在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移位中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 制作严重烫伤大鼠模型 ,同时设假伤组。检测细菌和内毒素 (LPS)移位及盲肠膜菌群变化 ,ELISA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 6(IL 6)浓度。 结果 大鼠严重烫伤后脏器细菌移位明显增多 (P <0 .0 1) ;血LPS水平在致伤 1、3、5d后分别为 (0 .2 3 6± 0 148)Eu/ml、(0 .197± 0 .15 6)Eu/ml、(0 10 4± 0 .0 90 )Eu/ml,显著高于假伤组的 (0 .0 72± 0 .0 49)Eu/ml(P <0 .0 5 ) ;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数剧减 2 0~2 5 0倍、真菌数剧增至 5~ 6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 0 .5~ 3 0倍 ,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由假伤组的2 5 0 0 0∶1降为伤后的 4~ 80 0∶1;血浆IL 6水平显著增高。经分层统计 ,与未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大鼠相比 ,盲肠膜菌群移位大鼠的双歧杆菌量减少约 12 0倍 ,真菌数增加约 5 0倍 ,大肠杆菌数增加约 3 0倍。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与血浆中IL 6、LPS浓度呈负相关 (r1=- 0 .4817,r2 =- 0 .4912 ,P <0 .0 1) ,血IL 6和LPS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 =0 .82 5 8,P =0 .0 0 0 1)。 结论 严重烫伤可导致大鼠盲肠膜菌群紊乱 ,细菌和LPS移位增加 ;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比例和数量的减少 ,可能促使了严重烫伤后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16.
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小鼠胆总管结扎后第7d,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取肝、肾病检,肠系膜淋巴结行细菌培养,并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体外产生NO水平。结果:胆总管结扎可显著升高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P<0.01),降低白蛋白水平(P<0.05),且引起胆管扩张和肝、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53.3%肠系膜淋巴结培养出大肠杆菌。实验组与对照组N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加入内毒素(1μg/ml)后,实验组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鼠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发生时,除引起肝功能异常和肝肾病理损害外,还可引起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17.
既往认为,全身的氧供(DO_2)和氧耗(VO_2)可反映局部组织和器官的DO_2、VO_2。近来有研究发现,脓毒症(Sp)期间全身DO_2和VO_2并不能代表局部组织和器官的DO_2和VO_2。为进一步阐明Sp期间全身和局部DO_2、VO_2的确切改变,作者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Sp模型,以CLP后5h和20h分别视为Sp早期(高动力期;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增加,外周阻力下降)和晚期(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诱导 )细菌移位及其机制和茵陈蒿合承气汤的影响。 方法 :大鼠分成模型组、中药防治组、假手术组。术后观查外周血、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 ;肝、脾、胰、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 ;盲肠内容物需氧菌总量和革兰阴性杆菌菌量 ;肠推进功能。 结果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外周血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 ;肝、胰、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细菌移位率显著升高 ;盲肠需氧菌总量和革兰阴性杆菌量显著升高 ;肠推进功能降低。应用茵陈蒿合承气汤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 结论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存在细菌移位 ,茵陈蒿合承气汤能有效地减少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细菌移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脾切除对肺内细菌清除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切除对肺内细菌清除及移位的影响,同时观察自体脾组织移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脾切除组和半脾移植组,采用肺炎球菌悬液雾化吸入方法攻击动物,观察肺组织学病变,肺内细菌清除和移位状况.结果:脾切除组动物肺组织严重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少,肺内细菌清除功能降低,细菌向肺门淋巴结移位和侵入血流加快,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半脾移植组动物能基本恢复对肺炎球菌的抵抗能力.结论:脾切除后动物肺抗菌功能降低,而自体脾组织移植是保留脾功能的有益术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评价了动物烧伤后细菌移位与生存率的关系,以及前列腺素(PGE)类药物预防肠道细菌移位改善生存率的作用。实验1;作者给27 只BALB/C小鼠管饲~(14)C大肠杆菌(10~(10)细菌/0.1mL)。采用Site-ritz和Holder技术造成20%全层皮肤烧伤4小时后,心脏穿刺取血测定~(14)C每分蜕变量(dpm)。处死动物。无菌制备肠系膜淋巴结(MLN)和肝标本,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