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药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疗程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4例(68.8%),有效12例(18.7%),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33例(51.6%),有效14例(21.9%),总有效率73.5%。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心理分析和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建  焦建华 《海南医学》2007,18(4):150-151
目的 了解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功能性胃肠病常见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1BS)的患者90例和90例健康对照者予以症状自评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试.结果 FGIDS患者SCL-90总分及阳性项目均分均升高,SDS和SAS量表FGID患者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FGID患者应用抗消化不良药物、抗忧郁焦虑药物、联合抗抑郁焦虑治疗,治疗3个月后各量表均分减分明显,有效率达86.67%.结论 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与精神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FGID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用药外,还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因素采取措施,心理治疗也是治疗FGID的一个重要措施.应用抗抑郁焦虑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者共100例(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给予症状自评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试并比较。结果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有57例(57%)出现抑郁症状,健康对照组有17例(1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抑郁的观察组患者血清褪黑素(MT)和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不伴有抑郁的FGI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伴有抑郁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MT和血浆胃动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测试版总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抗消化不良药物、抗忧郁焦虑药物、联合抗抑郁焦虑治疗,治疗3个月后各量表均减分明显,有效率达86.67%。结论 FGID与精神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FGID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用药外,还应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碧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46-234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并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明显降低FGID病人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等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积极配合治疗的顺应性,从而提高了FGID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一部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抑郁自评量表(SDS)[1]。结果:61%的FGID病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FGID病人的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分别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及住院次数的影响。结论:FGID病人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有效地实施情绪干预对FGID病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精神心理异常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李瑜元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99-800
功能性胃肠疾病(hmctionalgasbointeshnaldisorders,FT;]J)是指有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早饱、大便习惯改变等,持续或间歇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经过临床、实验室、影象学(B超、内镜、X线等)检查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者,过去亦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FC{D临床常见,病种很多,按国际公认的罗马标准分为6大类(食管、胃、肠、胆。肛肠、腹痛)共ZI种疾病,其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honaldyspepoia,FD)和肠易激综合征(ItritableI:x,welsyndID。,IBS)最为多见。近年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异常在FGD发病中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和心理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118例 FGID 患者分成五组,各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自我评定,再换算成标准分,以 SAS 标准分大于50分,SDS 标准分大于53分作为心理和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将 FGID 患者的 SAS、SDS 评分与我国常模对照,各种 FGID 组之间 SAS、SDS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FGID 患者 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我国常模,而各种 FGID组之间 SAS、SD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各种 FGID 的 SAS 或 SDS 评分均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或超过心理和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结论:FGID 患者普遍地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和情绪障碍,治疗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方法 在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规治疗中加入抗抑郁药,观察疗效;结果 加入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化,总有效率为92.5%,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应用抗抑郁药后的疗效。方法:经常规治疗无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136例分成二组,D组70例,每晚睡前口服多虑平25mg,F组66例,每晚睡前口服服氟西汀20mg,疗程均为8周,同时停用胃肠动力药,制酸药,解痉药,结果:D组1周末,F组2周末起 症状积分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D组有效率87%,F组有效率82%,结论:对常规治疗无效,特别是心理健康不良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应用抗抑郁药能明显改善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评价。方法:选择功能性胃肠病患者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均接受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1%,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86%)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HAMA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为常见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其诱发或加重因素与情绪、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 ,不少病人伴有轻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临床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复发率较高。本研旨在对比药物、药物合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FD患者的临床疗效。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4月符合罗马Ⅱ标准[1]FD病人 ,依据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匹配的原则 ,分别选入 :一般药物治疗组 (药物组 ) 3 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 3 5 .8±2 .6)岁 ,平均病程 2 .8年 ;药物合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组 (干预组 ) 3 8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2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4例病程〉1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甲组62例单独给予抗抑郁药治疗,乙组60例应用内科常规治疗,丙组62例给予乙组治疗+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以自制FD症状评定量表(FDS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F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甲乙丙3组有效率分别为90.52%、51.66%、91.95%,甲丙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与乙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独应用抗抑郁药能有效治疗FD,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的心理行为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心理行为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吗丁啉、舒肝丸、舒肝丸合用心理行为治疗三组,于治疗后20日、60日评定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0日显效率,舒肝丸、舒肝丸合用心理行为治疗组优于吗丁啉治疗组(P<0.05);总有效率舒肝丸合用心理行为组优于吗丁啉组(P<0.05),与单用舒肝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60日显效率,总有效率,舒肝丸合用心理行为治疗组均优于吗丁啉,舒肝丸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治疗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对24例FD患者用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和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再行量表评分.结果量表对比显示FD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8周后,精神和躯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FD患者用抗抑郁药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相似文献   

15.
联合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甲组138例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乙组135例给予甲组治疗+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丙组132例给予乙组治疗+盐酸文拉法辛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甲、乙、丙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8.7%、75.6%、94.6%,甲组与乙组比较,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曲美布汀加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 12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35例,B组48例,C组43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B、C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多虑平、阿米替林或氟西汀、黛力新,均治疗4周.记录疗效与副作用.结果 A组总有效率68.6%,B组总有效率89.6%,C组总有效率93.0%.A与B、A与C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D患者加用抗抑郁药物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抗消化不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罪错人员中精神因素与应激状况下与功能性疾病间的关系和常见病种。方法:对监狱罪错人员在社会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炎症性肠病均与社会心理因素和应激反应有密切联系。结论:精神因素和应激状况能引起或加重消化道运动异常或感觉异常,是罪错人员功能性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联合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疗效。方法 符合IBS罗马Ⅱ诊断标准HAMD≥20分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思密达,3g,3次/d。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优解20mg/d,并辅以精神心理支持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治疗后2、4周行HAMD,SCL-90量表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总分及SCL-90各因子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有效率为30.77%,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抗抑郁药在改善患者心理障碍的同时确能缓解胃肠症状。  相似文献   

19.
心理情感障碍易致躯体疾病 与心理、情感障碍相关的躯体疾病已越来越受到医生的关注,部分患者也对此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新时代的医生,不仅需要精通本科专业知识还要对心理、情感障碍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有充分的了解,这一点格外重要。一般来说,人在患病后心理、情感障碍会导致症状加重、治疗时间延长,痛苦增加;另外也常见到有些患者躯体疾病就源于心理情感障碍,来自于恐惧与焦虑。  相似文献   

20.
Cajal 间质细胞在胃肠动力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发现,Cajal间质细胞是胃肠道运动的起搏细胞,具有自发性电活动和产生、传播慢波的功能,对胃肠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Cajal间质细胞的变化与多种胃肠动力疾病有关。深入研究Cajal间质细胞,不仅对进一步认识胃肠运动的生理及胃肠动力疾病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某些疾病的药理学干预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