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范昭豪 《现代保健》2009,(18):24-26
目的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8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42例,使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大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肺复张时间、治愈率两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某些并发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等同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并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文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庞先琼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79-4980
目的观察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5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经彩超定位,治疗组30例,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心静脉导管组的患者形成包裹性积液少、疼痛、出血、感染、医源性气胸及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操作简便、创伤小,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与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相比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先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置管后单纯抽气10例,接水封瓶持续引流排气15例.结果 25例自发性气胸治愈21例,好转2例,无效2例,治愈好转率92%,仅3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徽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7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穿刺引流,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3例引流后肺复张良好,平均8.5天拔管,9例管腔堵塞后再次置管,6例胸水引流不净改行胸腔镜探查术,4例确诊脓胸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例出现引流管脱落,2例引流时间长管口渗液缝针加固。均未出现血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简单、方便、安全,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微创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胸腔后接水封瓶引流的微刨胸腔闭式引流新方法,观察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同期20例运用传统普通硅胶管闭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3例采用徽创胸腔闭式引流新方法的患者一次性穿刺引流成功,肺复张时间为48~96 h,平均62 h,2例无效,有效率达92%(23/25).与传统方法比较,中心静脉导管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新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穿刺时间短、损伤小、伤口愈合快、患者不适感轻、耐受性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单、易掌握、经济、安全有效的微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气胸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治疗的外伤性气胸患者43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007年9月—2009年9月治疗的外伤性气胸患者5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28号硅胶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切口疼痛11.63%,皮下气肿6.98%,切口出血2.32%;对照组切口疼痛82.35%,皮下气肿31.37%,切口出血27.4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气胸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4种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件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初发自发性气胸146例,根据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分为4组,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及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肺膨胀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疗效较低,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膨胀时间特别在〈36h、〉120h时间段,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心静脉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疼痛程度≥7的小口径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与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大口径引流管组(开花引流管组与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较其他各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猪尾巴引流导管组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性气胸,具有微创、效优,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体会.方法:110例均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官成功,6例因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15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所有患者经5-16天置管引流彻底痊愈出院.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先进性,值得推广应用,但临床上应加强入院宣教,做好医漶沟通与配合,责任护理到位,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部外科术后胸腔积液患者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39例腹部外科术后因胸腔积液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观察其疗效和护理体会。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便、护理简单、创伤小、疗效好,可代替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结论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猪尾式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及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胸外科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猪尾单腔组、双腔气囊组各32例。按不同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46.88%(15/32),B组为90.63%(29/32),C组为100.00%(32/32),三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57,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A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B、C组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初次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及引流管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52、5.861、6.523、5.367,均P0.05)。A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6.9%(31/32),B组的为34.4%(11/32),C组为3.1%(1/32),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4,P0.05)。结论应用改良的猪尾式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及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两种不同引流术对治疗肺大泡自发性气胸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更具有取材便利、引流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临床患者更较易接受,值得优先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范昭豪  邓亮  戴武强 《现代保健》2014,(11):154-156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行胸穿术与传统的胸穿针行胸穿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基层医院推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取代传统胸穿针进行胸穿术治疗胸腔积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30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胸穿包的胸穿针行胸穿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气胸发生率、伤口感染率、住院期间穿刺次数、单次抽液成功率及结核性胸腔积液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和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气胸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穿刺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单次抽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可减少气胸发生率,减少抽液次数,单次成功率高,住院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膜炎大量胸水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对3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等量以上胸水的患者进行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引流胸水,引流结束时经静脉导管注入灭活的草分支杆菌。结果:36例患者中14例治愈,16例显效,6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少、胸穿次数少、包裹性积液、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率低,并明显缩短胸水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经济、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 48 例经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进行有效的穿刺前准备、穿刺中配合、留置导管护理、胸腔内注药的护理.结果:48 例患者置管时间最长 23 d,最短 4 d,平均 12.6 d,维持了有效引流,无一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注重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邬海 《现代保健》2014,(29):20-22
目的:观察胸腔积液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56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8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24 h的各项生化指标、胸腔引流量及所需的置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前后24 h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中试验组C-反应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胸腔引流量及所需的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不良反应轻微,病情好转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较好。结论细心的护理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成功并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在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不明原因的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患者148例,100例患者行胸腔穿刺术及胸水常规、生化,胸水找结核杆菌、脱落细胞等化验;48例患者给予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组织送病理科行病理检查。术后第1天引流量不超过600mL,之后不超过1000mL。结果:胸水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21例,其中找到癌细胞21例,0例找到结核杆菌,阳性率为21.00%;闭性胸膜活检明确诊断32例,其中18例诊断为结核,12例诊断为肺癌,2例为间皮瘤,阳性率为66.67%,两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胸水消失时间为分别为(9.8±3.1)d、(4.9±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中3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均小于30%,给予吸氧、卧床休息等治疗后治愈。5例出现阻管,给予生理盐水或者肝素钠冲管后均通畅;未出现脱管的病例。结论:闭式胸膜活检可以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而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快速地引流胸腔积液,两者联合既能诊断又能治疗,其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128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胸腔穿刺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比临床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1)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引流量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2)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引流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胸腔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和优势。方法:资料完整的97例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胸腔置管引流组(观察组,n=58)和穿刺抽液组(对照组,n=39)。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平均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胸腔置管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胸腔穿刺抽液(P〈0.05);同时可以显著减少胸水的平均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P〈0.05);显著降低传统治疗引起的并发症(P〈0.05)。结论:采用胸腔置管引流治疗中大量胸腔积液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两种方法治疗HIV阳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满  黄绍标  李伟新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34-2635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方法治疗HIV阳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26例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胸膜腔穿刺抽液术,每周抽液二三次。观察胸水吸收时间、并发症、胸穿次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病人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10.35±3.02)d,胸穿次数26次,并发症2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例,病人住院天数(19.88±3.51)d;对照组:胸水吸收时间(23.89±4.01)d,胸穿次数86次,并发症9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2例,病人住院天数(31.55±7.96)d。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在治疗HIV阳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疗效与安全性方面优于传统胸膜腔穿刺抽液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