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程勇 《药物与人》2014,(4):81-82
目的:通过研究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的治疗方式,探究此种临床治疗方式对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搜集诊断依据和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共计65例,这部分患者主要是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来进行临床治疗。除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以外,另选择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此类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临床治疗以后,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减少,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在术后8个月,采用GOS来评定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的优良率达到了75.2%,对照组的优良率仅有51.0%,充分说明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比较适合治疗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结论:通过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不仅将手术损伤降到最低,同时提高了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较好,今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合于基层医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式。方法分析高血压脑出血16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定位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的影响。结果存活118例,死亡46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死亡率(40.7%),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24.1%)和血肿定位抽吸术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生存者随访3个月,结果按ADL分级,其中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恢复良好率(75.0%)低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85.4%)和血肿定位抽吸术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基层医院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定位抽吸术能提高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糖尿病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划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接受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血肿清除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的预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和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和血清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常规组45例患者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采取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常规组为80.0%,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得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开颅手术,且术后恢复快,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本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6,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n=46,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组间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4.34%)少于对照组(26.08%),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情况比较,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观察组评分(22.20±2.50)分少于对照组(33.50±3.50)分,P<0.05。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且手术安全性高,是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刘臻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97-97,99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9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7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我院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在血肿清除、死亡率及术后ADL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开颅术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KPS)及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死亡率较低,KPS及GOS指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48例,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CT定位血肿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再出血率、死亡率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发生再出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2%(1/24),显著低于对照组25.0%(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59.9±1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9.7±1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使用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颅内血肿抽吸治疗。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进行比较,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效果相当高。结论: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避免穿刺时过于盲目导致脑组织受到损伤,和单纯颅内血肿抽吸相比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组40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0例。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行持续监测,同时观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EA)、血糖(GLU)及甘油三酯(TG)的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氨氯地平治疗后,ALT、CREA、GLU、TG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且对患者血脂、血糖、肾脏功能及电解质不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各28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生存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操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分为软通道微创术组及开颅术组,各4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NIHSS量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骨窗直径较小、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NIHSS量表评分降低更加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相比具有更好的围术期指标,神经功能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脑幕切迹切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小脑幕切迹切开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整体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良好率明显更高,发生中残、重残、植物生存以及死亡的几率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幕切迹切开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另予醒脑静注射液。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状态,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式,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出血量〉2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均为半球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分别采用保守治疗(A组)和手术治疗(B组),A组采用常规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方法,B组主要采用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法。结果:出血量〈40ml患者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40ml患者B组较A组在治疗半年后,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优势。结论: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晓阳 《现代保健》2010,(35):29-3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术后30d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形成血肿且血肿量大于30ml的患者术后30d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组和开颅血肿清除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组。对术后30d内生存状况、血肿消失时间、脑室扩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微创组42例术后30d存活34例(81%),GCS评分平均10.1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3.6d,脑室扩大6例;开颅组36例术后30d存活22例(61.1%),GCS评分7.2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6.5d,脑室扩大16例。对两组存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术后GCS评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脑室扩大率比较:微创组疗效均优于开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血肿消失早,脑室扩大率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血肿、血肿体积大小、术前GCS评分将其分为定向软通道组、定向硬通道组及开颅手术组各30例,术后观察三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区别,并比较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术后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效率分别为90.00%、83.33%、80.00%,经过3个月随访后,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83.33%(P〈0.05),三组患者治疗皆有一定疗效,但最有优势的为定向软通道微创组。同时,三组当中死亡率最低的也是软通道微创组,仅为3.33%,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术式所引起的术后严重脑水肿及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存质量,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大幅节省治疗费用,且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操作更简便,易于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