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CT与MRI联合检查诊断布氏杆菌脊柱炎(BS)与脊柱结核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2023年1月收治的30例BS患者与30例脊柱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结果:CT联合MRI检查对BS、脊柱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96.67%、93.33%,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则CT联合MRI检查诊断BS与脊柱结核的准确率为95.00%;BS患者与脊柱结核患者CT与MRI图像病变椎体位置分布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与MRI图像显示,BS患者钙化或死骨、椎间盘狭窄及破坏、后凹畸形、椎体塌陷畸形发生率均低于脊柱结核患者,椎旁脓肿、椎体增生硬化发生率高于脊柱结核患者(P<0.05)。结论:CT与MRI联合检查能够准确鉴别BS与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多发于腰椎,以L4发病率最高,骨破坏灶小而多发,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椎间盘破坏轻,关节面增生硬化。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具有特征性MRI表现,鉴别诊断包括腰椎结核、化脓性脊椎炎及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B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6例B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 106例BS患者31~50岁最多,占49.06%;男性占64.15%,高于女性; 41.51%的患者居住在有疫区史的区域;累及2个椎体的患者占67.92%,其中多累及腰椎; 96.23%患者伴有低热;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以羊型为主,占58.49%; CRP增高患者占96.23%; ESR增高占86.79%,仅5.66%患者WBC增高。CT特点分为椎体溶骨破坏期和椎体增生硬化期,74.53%患者存在溶骨性破坏,81.13%患者存在边缘骨赘,仅16.98%患者存在骨桥形成,25.47%患者椎体有成骨。MRI中椎体T1WI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占94.34%,椎体T2WI不均匀高信号占58.49%,椎体STIR序列呈均匀一致高信号占98.11%,60.38%患者存在椎旁软组织影,仅11.32%患者存在硬膜前肉芽肿。106例BS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者占30.19%,69.81%患者药物治疗后行手术治疗。结论 BS具有较为典型的流行病学和影像学特点,诊断时注意与脊柱结核进行区别,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对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多数BS患者临床转归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和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12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与CT对上述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率。结果:观察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皆诊断为阳性64例,皆诊断为阴性22例,皆诊断为可疑5例;CT诊断为阳性、NRI诊断为阴性8例,MRI诊断为阳性、CT诊断为阴性16例,MRI诊断为阳性、CT诊断为可疑7例,MRI诊断为阴性、CT诊断为可疑2例。经优势性检验发现两种诊断方法的总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诊断阳性结果高于CT。结论:CT诊断的假阳性率较低,MRI假阳性率偏高且价格昂贵,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为特征,易复发,并演变为慢性。近年来,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了解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核磁共振(MRI)诊断表现,  相似文献   

6.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流行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感染可累及人类的多个器官,但布氏杆菌性腹膜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当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经常规保肝、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临床医生应结合症状考虑其致病菌是否为布氏杆菌。本文现对1例布氏杆菌性腹膜炎进行报道,为临床医生拓宽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病原学诊断思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CT、X线、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作用。方法:将83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三组,A组行CT检查,B组行X线检查,C组行MEI检查。结果:A、B、C三组病变关节发生率分别为78.57%、35.71%、96.30%,A组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分别为28.57%、25.00%、46.43%、0%、0%,B组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分别为53.57%、7.14%、39.29%、0%、0%,C组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分别为3.70%、44.44%、51.85%、0%、0%。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CT、X线、MRI各有优缺点,其中CT、MRI诊断敏感性较高,诊断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和18F-FDG PET/CT在结核性脊柱炎与非结核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80例感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核性脊柱炎72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8例(包括化脓性脊柱炎59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49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和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对照,分析并比较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RI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5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5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82,P<0.05);18F-FDG PET/CT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4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6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931,P<0.05)。在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MRI分别为88.89%、89.81%、89.44%,18F-FDG PET/CT分别为97.22%、96.30%、96.67%。18F-FDG PET/CT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诊断。结论: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为结核性脊柱炎及早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实施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对本院接收的6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实施MRI、X线以及CT检查.结果:X线、CT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结论:相较于X线以及CT而言,MRI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CT以及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襄阳市某医院收治的58例早期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CT以及MRI检查。观察患者X线,CT,MRI检查结果中是否出现关节间隙异常、关节面下骨质受侵蚀、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关节软骨肿胀等情况。比较3种检查方法早期AS的检出率。结果 X线早期AS检出率为44.83%,低于CT早期AS检出率(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5);MRI早期AS检出率为94.83%,高于X线及CT早期AS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41,13.08;P0.05)。结论在早期AS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I检查能有效弥补X线和CT诊断的不足,其能够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的关节间隙异常、关节面下骨质受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软骨肿胀等,进而提高早期A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Value in health》2015,18(4):425-431
ObjectivesCost-effectiveness analyses of technologies for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requently require estimates of health utilities as a function of 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BASDAI) and 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 (BASFI).MethodsLinear regression, bespoke mixture models, and generalized ordered probit models were used to model the EuroQol five-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 as a function of BASDAI and BASFI. Data were drawn from a large UK cohort study (n = 516 with up to five observations) spanning the full range of disease severity.ResultsLinear regression was systematically biased. Three- and four-component mixture models and generalized probit models exhibit no such bias and improved fit to the data. The mean, median, mean error, and mean absolute error favored the mixture model approach. Root mean square error favored the generalized ordered probit model approach for the data as a whole. Model fit assessed using these same measures by disease severity quartiles tended to be best using the mixture models. The value of moving from good to poor health may differ substantially according to the chosen method. Simulated data from the mixture and probit models yield a very similar distribution to the original data set.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add to a body of evidence that the statistical model used to estimate health utilities matters. Linear models are not appropriate. The four-class bespoke mixture model approach provides the best performing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uroQol five-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 values from BASDAI and BASFI.  相似文献   

12.
百草坡牧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查清百草坡牧场布鲁氏菌病 (布病 )流行现状和特点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选择百草坡牧场中心点、周边的县改良站、丙底乡以及与百草坡相距甚远的热柯觉乡的部分人、畜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 :百草坡牧场人和牦牛布病感染率分别为 31.0 3%和 4 7.19% ,明显高于其他点。职业人群中以兽医和放牧员感染最重 ,青壮年是主要的受染对象。  相似文献   

13.
首次应用布鲁氏菌抗原致敏的免疫胶乳,分别对4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及52头布鲁氏菌感染乳牛的血清进行了检查,其阳性率分别为60.87%和90.38%。本试验与其他5种血清学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它与试管凝集试验的符合率最高可达100%,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的血清学试验,尤适宜于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14.
CR与DR性能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R与DR成像性能、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并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R与DR数字成像基本原理、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成像性能、影像特点及其差别。结果:CR与DR成像转换方式各自不同,最终以数字方式输出、成像记录和储存,但CR和DR具有不同的特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论:CR无需改变现有设备且费用较低、使用灵活,DR比CR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动态范围和DQE、SNR、MTF、更低X线照射量、更快速度,大大改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超声实时三维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领域,其软件处理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编程的超声实时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并对其中的数字扫描变换(DSC)、三维重建、光照模拟和图像平滑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做了一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恢复了二维超声图像成像过程中丢弃的空间位置信息,提供了比二维超声图像更为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领域.本文介绍了基于一维换能器阵列的超声三维重建过程,针对扇形扫描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减少三维重建环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布鲁菌病控制达标后疫情回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浙江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控制达标后人畜布病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存栏牲畜采血作血清学检查,对重点人群采用布病皮试、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控制达标后的1996-2004年中,共检查奶牛、耕牛、羊和猪等家畜116552头,检出阳性奶牛496头,阳性率为0.42%;对职业人群监测13389人,其中皮试3469人,阳性19人,阳性率为0.55%;血清学检查9920人,阳性26人,阳性率为0.26%,其中3例为急性期病人,人畜布病阳性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应做好牲畜检疫,建立牲畜健康证制度,加强对牲畜养殖、屠宰、生皮毛加工等重点人群的布病监测,以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市布菌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2008年对5区(县)2630人进行监测,采集职业人群血清485份,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检阳性34人(7.01%),阳性率最高的莲湖区(22.22%),其次为高陵县(12.41%)和阎良区(6.10%),均为屠宰、饲养人员,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4,P〈0.01);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阳性20人(58.82%),不同区县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1),判定病例和隐性感染者分别为9例和11例;职业分布显示:RBPT阳性率以屠宰(19.79%)最高,其次为饲养(6.85%),兽医等其他人群未检出,经χ^2检验,职业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8,P〈0.01)。结论西安市疫情发病有蔓延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种数字化影像技术联合应用(包括D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96例行DR,46例行CT扫描,50例行MRI检查,40例联合应用DR、CT及MRI检查。结果 96例DR片中8,7例显示骨质改变,20例显示软组织肿块,40例显示骨膜反应,28例显示钙化或骨化。46例行CT扫描均显示骨质改变4,0例显示软组织肿块,21例显示骨膜反应3,4例显示钙化或骨化。50例行MRI检查中40例显示骨质改变,49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9例显示骨膜反应,15例显示钙化或骨化4,7例显示骨髓水肿。40例联合应用DR、CT及MRI检查中40例显示骨质改变,39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9例显示骨膜反应,30例显示钙化或骨化,3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三种数字化影像技术联合应用能全面、准确显示骨肿瘤征象,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或两种技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