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品珍 《现代养生》2014,(14):269-26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干预措施,以HAMD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综合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效果更显著,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态,增强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后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骨折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干预的时间均为6周.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治疗后SAS、SDS分数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患者下降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下降趋势.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有利于骨折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程度,对87例低钾血症患者分别进行个体化和集体化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87例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经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抑郁程度虽无明显降低(P0.05),但抑郁人数由干预前的28例(32.18%)下降为13例(14.94%)。结论低钾血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低钾血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4.
王静  杨玲 《职业与健康》2012,28(23):3005-3006
目的探讨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PSD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康复等常规治疗以及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及第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接受干预后4周SDS评分为(39.2±12.8)分,与对照组[(47.3±12.7)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DS评分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时间延续差异有进一步明显的趋势。NIHSS及ADL评分在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8周后,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高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进行认知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各自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5.83、58.87,SDS评分分别为56.97、57.93。4J0天后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对照组下降不显著,而干预组SDS、SAS明显下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恰当的心理干预能降低焦虑抑郁程度,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蓓蓓 《工企医刊》2015,(3):1405-1406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并发抑郁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癫痫伴抑郁症状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和对照组(n=100,在观察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月后的FIM指数和疗效。结果 治疗2月后,两组患者不同层次的FIM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辅助心理干预对癫痫并发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卵巢囊肿属于妇科的常见疾病,育龄妇女多发,卵巢囊肿多为良性。由于此肿瘤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往往因患其他疾病,在行妇科检查时才发现,多数患者处于晚期[1]。当患者得知需要手术治疗,均可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病人痛苦不堪,还会妨碍手术和病人的恢复,甚至造成身心并发症和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111-111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应用于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SDS、SAS评分,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总体的评估。结果首次评定时,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再次评定时,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效果的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患者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减轻乙型肝炎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效果影响。方法将1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入院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于入院10天后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抑郁指数分别为82.56±11.19和78.10±8.28,而入院10天后分别为52.46±6.78和80.88±8.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乙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职业性汞中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职业性汞中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职业性汞中毒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均采用ZUNG氏焦虑白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白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职业性汞中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其心理负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门诊规律透析的36例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将进行心理干预和未进行心理干预的血液透析患者各18例进行比较。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少于未接受心理干预者,并在接受透析过程中能主动积极配合,减少了因不良心理反应所产生的并发症。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本病综合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急危重患者家属实施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本人参加护理的急危重症患者100例按病情、病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根据不同病情、病种及需求对患者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杨静芸 《现代保健》2014,(27):94-97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本院就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2例,在行个性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发放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以了解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较中国常模结果,干预前患者的SAS、SDS平均得分均升高;心理干预实施后,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同时,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症状量表中除呼吸困难外,各项症状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后呼吸困难评分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心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机械通气治疗清醒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提高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对2009年5-11月进行治疗的37例需要机械辅助通气的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加心理支持组,常规护理组采取一般护理与健康教育;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自我调节训练,并分别在入抢救室后、机械通气后使用汉密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清醒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组GSES评分(32.78±5.7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26.52±5.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清醒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6.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肿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社区是开展疾病三级预防的最前沿,依托社区完善的工作网络和医院—社区"无缝隙照护"的对接技术支持,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和抑郁干预等康复治疗,有助于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社区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现状、干预优势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脑卒中病例280例,其中卒中后抑郁患者135例,采用HAMD及NFA对患者入院时及综合护理干预后进行评分统计,干预时问为3周,研究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及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明显有效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另外,卒中后抑郁可能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影响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需要高度关注卒中后抑郁患者,需要早期发现患者抑郁的情绪,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康复状况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大力降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末期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降压、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应用90项症状校核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心理测评,并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及血液化验指标。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疾病的稳定及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随机选取72例癫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合并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卡马西平治疗,6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控制5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加重1例,有效率88.24%,对照组分别为2例、6例、15例、8例、2例,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具有临床增效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早期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观察。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及住院护理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14例(41.18%)(χ2=8.74,P〈0.01),HAMD、HAMA量表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的4、6、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IE评定8周末时社会功能康复情况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抑郁症的疗效,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