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工肝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肝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薛毅珑,张佐云,黄英才,刘成贵关键词人工肝;肝功能衰竭;治疗;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75.3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严重的肝细胞损伤或坏死而致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出血倾向、黄疸及肝臭、肝脏进行性缩小...  相似文献   

2.
小黄 《大家健康》2008,(10):19-19
一、眼睛忽然看不清楚东西。这是肝功能衰弱的标志。一按肝脏四周(腹部右侧)总觉得有一种沉重感。在看电视以及读书时,尤其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过度疲劳对肝脏也有害。  相似文献   

3.
由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许多药物理要在肝脏代谢后被清除.肝功能损害时,可直接影响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使药物排泄缓慢,作用延长,有时可发生药物蓄积,对身体产生毒性.有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会引起肝功能损害,产生药物性肝损害,所以,肝功能损害患者应用下列药物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体外灌流肝脏(ECLP)对急性肝功能损伤家猪的肝功能辅助支持治疗的效果,为体外灌流肝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实验研究依据。方法 ①在门—颈静脉转流条件下,阻断家猪入肝血流120min,造成动物肝脏功能急性损伤;②利用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构建体外灌流肝脏系统;③利用ECLP对急性肝功能损伤家猪进行辅助支持治疗,观察肝脏功能损伤家猪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ECLP支持治疗后,肝脏功能损伤动物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达101h、血清ICG潴留率下降、动脉血酮体水平上升、血氨和血胆红素水平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未见明显波动而保持基本正常。结论 ECLP具有生物合成和解毒代谢功能,使用ECLP辅助支持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动物,可在一定时间内改善肝功能损害动物的全身状态,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编辑同志:我眼睛常有不适感,请问该如何选用对症明目类中药来予以改善症状呢?浙江嵊州:崔文东崔读者: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临床中出现眼睛疾病时,多从肝脏论治,市场上有明目功效的中药材种类繁多,人们很容易出现选择困难,也有人则觉得都是中药材,所以无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砷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砷中毒患者的肝功能资料;结果,砷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结论:通过对砷中毒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测定,可了解砷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经给予二巯荃丁二酸钠及保肝治疗.可传患者尿砷降至正常,促使保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方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50-151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肝功能损害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147例毛支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入院当天采血检查肝功能,并排除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害。结果病程越长,患儿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白蛋白降低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胆红素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毛支并肝功能损害以谷丙转氨酶升高多见,并可伴有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白蛋白下降;病程越长,肝功能损害越明显。临床应把肝功能检查列入常规项目,并在选择用药时应考虑肝损可能。  相似文献   

8.
肝泡状棘球蚴病亦称多房棘球绦虫,患者多合并有肝硬化,肝功能储备严重受损,手术耐力较差。仅根据一般肝功能指标综合评价肝脏功能(如Child—pugh分级)有局限性,肝最大安全可切除量尚需根据其他肝功能定量检测来综合估计和判断。肝泡状棘球蚴生长方式特殊,采用分次切去大块的已经受累的肝组织,可增加肝门的显露,缩短肝门阻断时间,简化手术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失败原因,总结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均采用“背驼式”肝移植。结果:3例中1例存活1年,1例存活9个月,1例至今已经存活1年半时间,目前状况良好。2例死亡原因均为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患者术前状况决定肝移植效果;肺部并发症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不是肝移植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
报道一例60岁女性患者,以肝功能迅速衰竭为突出临床特点,经颈静脉肝穿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血管肉瘤。肝血管肉瘤是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以急性肝功能衰竭起病者更为罕见,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门静脉动脉化异位辅助肝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和肝动脉血供对移植肝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切除85%肝脏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异位辅助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加肝动脉血供建立;B组(n=20),异位辅助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C组(n=10),为对照组。观察肝衰组和移植组大鼠生存情况、肝功能变化、残肝和移植肝病理结构改变以及肝动脉血供对移植肝早期功能影响。结果 A组和B组大鼠2周生存率分别是85.7%和64.3%,C组大鼠48h存活率为0。移植肝再灌注后,A组胆汁分泌率比B组明显增高(P<0.05),术后2周内,A组血清ALT、GGT、Tbil值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P<0.05)。移植术后14天,A组和B组残肝细胞都明显增生,肝功能恢复正常,而移植肝开始萎缩,肝细胞变性,汇管区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辅助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作用,使原肝再生,肝功能恢复正常,而移植肝逐渐萎缩丧失功能。在大鼠辅助肝移植中,肝动脉血供有助于改善移植肝早期功能,防止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延坤 《肝博士》2012,(1):26-26
肝功能检查是健康体检中比较常见的检查项目,因为肝功能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肝损害,对于临床判断肝脏实质性损害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那么肝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3.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肝功能衰竭依然是肝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术前准确全面的评估肝脏功能储备尤为重要。术前肝脏功能以及术后残留肝脏体积是肝脏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前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以及预测残留肝脏体积对于预测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死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肝脏储备功能是指肝脏在生理负荷增加时可以动用的额外代偿潜能。目前评价肝功能的检查很多,但是还没有哪一种能够全面有效的评价肝脏功能,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肝脏功能。本文针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检查新近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肝脏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引起肝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2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常规检测肝功能、HBVM,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和TORCH、CMV的血清抗体。结果 324例患儿的HBVM及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TORCH、CMV血清抗体均为阴性。41例出现ALT升高,肝脏损害发生率为12.65%,≤1岁者为15.97%,>1岁者为9.7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升高与临床脱水程度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停止后复查ALT,均恢复正常。结论 轮状病毒引起肠道外感染,肝脏是受累脏器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江南 《四川医学》2003,24(8):859-862
5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抗菌药物进入机体后 ,作为一种外来的异物 ,最终会被人体消除。这种消除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 ,就是进入机体的抗菌药物需转化成为代谢产物才能排出体外。由于许多抗菌药物为亲脂性。因此 ,这种转化作用多在肝脏———人体最大的腺体中完成。肝功能损害时 ,药物的体内过程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肝脏疾病时肝细胞受损 ,使胆汁排泄、肝血流量和药物蛋白结合率等均会产生改变。其结果是有可能抗菌药体内累积 ,加重肝损害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 1 肝病时的药动力学正常情况下药物在肝内的代谢有两相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霉素诱导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大鼠肝、脾和肾脏组织的表达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小剂量阿霉素组(1 mg•kg-1) 和大剂量阿霉素组(10 mg•kg-1),分别于给药后6、12、18、24和48 h切取阿霉素组与对照组部分肝脏用蛋白电泳法检测HO-1表达,切取注药后48 h阿霉素组和对照组部分肝、脾和肾行HO-1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检测三组大鼠肝功能、血清ET-1和TNF-α。 结果:蛋白电泳检测显示HO-1蛋白在正常肝脏内的表达阴性;给药后6 h两组均可检测出HO-1的表达,24 h达到高峰,48 h HO-1表达已明显减弱。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注射阿霉素48 h,肝、脾和肾仍可见大量HO-1染色阳性细胞;对照组肝脏无染色阳性细胞,脾肾可见少量染色阳性细胞。肝功能指标、血清TNF-α和ET-1对照组与小剂量阿霉素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阿霉素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小剂量阿霉素组(P<0.05)。 结论:阿霉素可诱导肝脏、脾脏和肾脏HO-1表达,小剂量阿霉素对大鼠肝脏未造成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7.
林睿 《当代医学》2009,15(32):52-5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系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各种肝脏损害,称甲亢性肝损害。一般经治疗后,甲亢病情缓解,肝功能亦随之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较好。甲亢致重型肝炎而死亡者少见,本文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V DNA含量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检测36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BV DNA含量,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ALT、AST、TBiL)水平无明显关系,也与肝脏的纤维化指标(LN、HA、PCⅢ、IV-C)无相关性。结论不能完全以HBV DNA含量来判断病人肝功能的好坏和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蔓蔓 《肝博士》2005,(3):38-39
好多药物的说明书在注意事项中提到“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就表明这类药物会加重肝损害。因为许多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才被排出体外,这种药物的代谢过程又叫药物的生物转化,是在多种药物转化酶(即药酶)的作用下共同完成的。人体多种组织都存在这类药酶,但是在肝脏中药酶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作用最强,特别是口服药物,首先到达肝脏,因此肝脏是这类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有人将肝脏喻为药物的“解毒工厂”。  相似文献   

20.
程继海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83-4784
药物性肝损害又称药物性肝病,是指临床上应用相关药物冶疗某种疾病时产生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肝脏损害,多发生在甩药前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亦可使原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肝功能异常加重。常在用药2周~8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从无症状到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反应、黄疸、瘙痒,个别呈重症表现,甚至出现肝衰竭症状。但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多采用排除法诊断,仔细询问患者的服药史和服药剂量最为重要,如不仔细询问用药史,常被误诊。本文回顾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10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