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ICU病房重症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临床特点 ,探讨其致病微生物的新特点及其治疗途径。方法 观察 176例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致病微生物的种类、耐药性、真菌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ICU病房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在ICU病房内耐药菌明显增加 ,β -内酰胺酶 (ESBL)阳性菌较普通病房增多 ,真菌感染率和院内感染率有明显上升。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以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 ;进一步加强ICU病房的管理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病房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临床特点,探讨其致病微生物的新特点及其治疗途径。方法观察177例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致病微生物种类、耐药性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ICU病房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在ICU病房内耐药菌明显增加,β-内酰胺酶(ESBL)阴性菌较普通病房增多,真菌感染率和院内感染率有明显上升。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以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进一步加强ICU病房的管理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和普通病房感染者常见致病微生物的临床特点及感染患者的耐药性分布规律,为制定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ICU和普通病房住院且有感染情况发生的患者各108例,入院后检查患者体内致病微生物的分布,包括血液、尿液、痰液、粪便、腹水以及其他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对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致病微生物种类以及耐药性发生情况.结果: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热带念珠菌、黑曲菌在普通病房的阳性率均低于ICU(P<0.05~P<0.01).其他菌株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患者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高于普通病房患者(P<0.05~P<0.01).结论:基层医院由于其特殊性,ICU重症感染耐药性发生率较高,应当控制环境物品的污染,执行ICU消毒措施,建立基层医院ICU感染的监测和管理制度,加大对于基层医院ICU建设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防治策略。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对ICU院内肺部感染患深部普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21例呼吸道感染患痰培养出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178株,占66.42%;革兰氏阳性(G^ )球菌5株,占20.29%,真菌36株,占13.43%。药敏试验表明所有细菌均对二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结论:ICU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仍是首要致菌;ICU内真菌感染比较严重,ICU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细菌耐药性增强,了解本单位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的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危重病患院内肺部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患者100例。对其发生医院感染部位留取标本并进行致病相关试验。结果共有45例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其发生率为45%;共分离出菌株135株。病原体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耐药性最强。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均有耐药性。结论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菌株分布的特点及其耐药性,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龄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分析1997-1999年3年间呼吸内科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特别是高龄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及其耐性,结果:(1)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广泛,铜绿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杆菌属和包括洋葱假单胞菌在内的其它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卡他莫拉菌感染呈增加趋势,高达11.6%。(2)在≥60岁病人 组,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60岁组。(3)伊米配能对4种优势细菌均有较强杀菌活性,头孢他啶,头 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率明显增加,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菌活性。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基本耐药,结论: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高龄者)治疗中,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以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7例与同期同样症状在普通病房院内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比较二组患者的资料。结果ICU患者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感染及霉菌感染的比例比普通病房组高;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ICU组比普通病房组高。结论肺部真菌感染ICU院内的发生率、病死率比较高,临床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我院新成立ICU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现状及药敏的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院内肺部感染的对策.方法对我院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耐药性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我院ICU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G球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条件致病菌、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等情况不容忽视病原菌的耐药性大幅度上升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病原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开展抗生素教育、合理选用抗生素、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控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落实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强化抗生素宏观管理等均应是控制ICU院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ICU病房院内感染的56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 通过细菌培养,共分离出977株病原菌.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收治的812例患者中,184例(22.66%)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以第3季度最高(34.39%).共分离致病菌23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9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鲍曼不动杆菌其次;革兰阳性球菌占31.38%;真菌占6.6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泌尿系统.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表现;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保持高敏感性;全部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ICU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体特点、耐药性等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医院感染病例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ICU内医院感染180例发现,4年间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病原体分布仍以G^-菌为主,而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肺部感染占98.89%,常见现原菌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等。抗菌药物敏感性多呈逐年下降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阜新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呼吸病房患者院内感染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收住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治疗,经微生物检查证实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54例进行分析.结果 在住院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1.8%)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6.3%)、低蛋白血症(59.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33.3%)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1.1%)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率92.2%.结论 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华秀珍  李晋 《新疆医学》2013,43(7):50-51
目的:探讨研究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特点,为防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培养出的428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分布情况。对所有培养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试验结果。结果:428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以ICU和呼吸内科发病率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中,耐药性最高的为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的为多粘菌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ICU和呼吸内科,且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对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控,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嗜麦芽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检查、鉴定柳州市人民医院内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假单胞菌主要感染呼吸道,占71.3%;病区分布以ICU居首位,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次之,分别占64.4%,17.2%和6.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2.1%,16.1%和2.3%.结论:嗜麦芽假单胞菌主要感染呼吸道,主要分布在ICU病房,通常对复方新诺明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柳霞  潜江 《当代医学》2009,15(22):21-21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病房2006年1月~2008年9月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细菌耐药性及感染部位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内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78.6%),革兰氏阳性(G^+)菌(21.3%)。在耐药方面.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G-菌杆菌中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8%),其次为血液、尿液、胃肠道、手术切口及皮肤粘膜感染。结论加强ICU院内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和监控,及时根据病原菌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防止交叉感染和严格无菌操作,可有效减少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室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55例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1%,其中念珠菌占91%.诱发因素主要有:基础病情危重、气道开放、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使用激素、住院时间长等,氟康唑治疗效果好.[结论]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真菌类型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应重视消除诱发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文郎  唐恒锋  王文杰  陈爱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57-1958,1939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与同时间段内普通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感染率、感染菌种、感染部位及主要细菌耐药性的对比研究,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ICU与普通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感染率、感染菌种、感染部位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地对照研究。结果:ICU病房患者的易感性强,细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普通病房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假单胞菌为主;ICU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普通病房严重。结论:ICU病房与普通病房的细菌构成、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取一定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阻断病原菌在不同病房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金 《安徽医学》2009,30(8):910-912
目的分析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状况,探讨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尤其伴含深部真菌感染与死亡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8年ICU出院的75例院内感染患者,以单一感染(A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B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C组)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发生率为45.33%,病死率为23.53%,平均住院天数20.41;B组的发生率为54.66%,病死率为39.02%,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55.15,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为26.67%,病死率达55%,平均住院天数33,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与住院周期延长互为因果,而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可导致病死率增高。重视院内感染的全面监测,及时防治深部真菌感染对降低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工鼻对ICU负压病房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以及人工鼻对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播散的拦截效果.方法:使用人工鼻前后,计数ICU负压病房空气中菌落株数并比较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而研究人工鼻对ICU医院感染细菌扩散的拦截作用.结果:使用人工鼻前后计数ICU负压病房空气中菌落株数及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对ICU负压病房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作用以及对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播散的拦截效果显著,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ICU1869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 1869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人数55例,占2.9%;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属于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医院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为致病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经器官插管侵入,呼吸道吸入;通过留置各种引流管及血管内的导管侵入;护理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病室环境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述引起感染途径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ICU病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