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 采用层析法重建30副北京地区黄种人未经正畸治疗的数字化正常he模型,并测量牙冠倾角、转矩和凸距,为我国直丝弓托槽的研发提供基础。方法 利用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牙he模型三维重建系统及测量软件进行重建和测量。结果 北京地区黄种人正常he牙列的特点有:①牙冠倾角:上、下颌切牙、尖牙及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冠近中倾斜度较美国人小,尤其以上、下尖牙显著。②牙冠转矩:上颌中、侧切牙的唇向倾斜度较美国人大,而上、下尖牙的舌向倾斜度较小。③牙冠凸距: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凸距较美国人大。结论 我国北京地区黄种人正常he牙冠倾角、转矩和凸距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应当积极地研制和开发基于我国正常胎特点的直丝弓矫治器。  相似文献   

2.
新疆哈萨克族青少年正常(牙合)模型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新疆哈萨克族青少年正常(牙合)牙冠宽及牙量分析指数数据库.方法:选取新疆地区100名正常(牙合)哈萨克族青少年,制取牙颌模型并测量,对所测数据进行性别间比较,与西安汉族青少年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正常(牙合)哈萨克族青少年牙冠宽及牙量分析指数的均值及标准差;哈萨克青少年牙冠宽度性别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大于女性;与西安汉族青少年比较,牙弓宽度、牙量等各项数值,两民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哈萨克族的各项数值均大于西安汉族数值.结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牙齿、牙弓大小及形态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三坐标测量仪对70付正常(牙合)青年的牙列模型进行了牙齿的切角与牙尖顶到(牙合)平面垂直距离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牙弓(牙合)面形态左右基本对称,牙弓(牙合)面为曲面。  相似文献   

4.
5.
北京地区正常(牙合)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的三维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系统进行正常(牙合)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的三维测量,获得面部软组织在三维方向上的不对称向量.方法选择40例正常(牙合)成人进行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的三维测量,计算面部软组织在三维方向上的不对称向量.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都是右侧面部较大,但男女无显著性差异;面部不对称量都是在x轴上分布最多;面部越靠面下部的点和越靠外侧面的点,其不对称量越大.结论用三维摄影测量的分析方法显示面部中下部的不对称性更为明显;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是较好的研究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群的颅面结构不同。进行模型测量分析时必须根据不同民族、地区正常[牙合]的测量分析指数来进行错[牙合]畸形的诊断。本研究选择新疆维吾尔族人正常[牙合]牙颌模型测量分析,以建立正常[牙合]牙冠宽度,牙弓大小,基骨弓大小,腭盖高度及牙列指数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92名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的牙颌模型测量研究,建立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的牙冠宽度和高度、牙弓宽度及长度、腭盖高度的均值及标准差,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92付(男45付,女47付),用数显游标卡尺在模型上测量牙冠宽度、高度、牙弓宽度及长度、腭盖高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的牙冠宽度、高度、牙弓宽度及长度、腭盖高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各测量结果与国内外部分地区的报道有不同。结论人类的牙、牙弓存在种族、地区和性别差异,临床上应参照本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骨对称性随生长发育变化.方法 筛选正常(牙合)青少年样本36人(初始测量年龄为9~11岁).每年进行一次锥体束CT扫描.结果 下颌骨的22项距离测量项目和10项角度测量项目在连续三年的观察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正常(牙合)青少年的面部对称性在生长发育期,有些测量值的对称性在某一年有显著性差异,下颌骨结构呈对称性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北京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面部对称性随生长发育变化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观察上颌骨对称性随年龄的变化.方法 筛选正常(牙合)青少年36人(初始测量年龄为7~11岁),连续观察3年.用CBCT的检测方法,以S-N-Ba平面为正中矢状面(MSP),测量左右面部双侧上颌标志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14项双侧标志点测量项目).结果 第1次测量,左右侧眶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耳道最上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Po-MSP)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3次测量,Po-MSP(P <0.01),左侧颧额缝点至正中矢状面距离(P<0.05),左右侧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连续3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骨性外耳道上缘的耳点(Po)随年龄增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常青少年人群的面部呈对称性生长,部分测量值的左右对称性在某一次测量中有显著性差异,但连续观察2年,除耳点外,其余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正常胎青少年从替牙期到恒牙初期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转矩度的生长变化,为正畸诊断、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颅面生长发育中心收集的20名正常胎青少年样本(男性6名,女性14名)替牙期和恒牙初期的牙颌模型进行分析:替牙期:第一恒磨牙及4颗恒切牙萌出至胎平面,研究对象平均(9.5±0.9)岁;恒牙初期:除第三磨牙外其他恒牙均萌出至眙平面,研究对象平均(13.7±1.3)岁。使用BiagginiRayset系统测量切牙和第一恒磨牙的转矩度,分析替牙过程中牙冠倾斜度的变化。结果:替牙期与恒牙初期相比,男、女切牙和磨牙的转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牙期至恒牙初期,上颌中切牙转矩度由14。减小为10.9°(P〈0.001);下颌中切牙转矩度由1.8°增加为5.2°(P〈0.01);上颌侧切牙转距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侧切牙转矩度由1.2°增加为3.0°(P〈0.05)。上颌第一恒磨牙转矩度由-6.6°减小为-10.3°(P〈0.001)。下颌第一恒磨牙转矩度由一38.6°增加为-33.2°(P〈0,001)。结论:从替牙期到恒牙初期,上颌第一恒磨牙逐渐舌向直立,下颌第一恒磨牙逐渐颊向直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确立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咬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单独扫描上下颌模型,获得单独的数字化牙颌模型,扫描正中颌位的上下颌模型,获得三维数字化咬合记录,利用Rapidform 2006软件中的三维配准方法将单独上下颌模型导入到咬合记录数据所在坐标系下。结果:上下颌单独数字化模型与数字化虚拟咬合记录重叠较好。结论: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在三维虚拟空间内上下颌咬合关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颅颌面部结构形态特征的美学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选取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者50例(男22例,平均年龄22.9岁;女28例,平均年龄21.2岁),拍摄颅面部CT,运用SimPlant12.02软件(比利时)对颅面部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成组t检验及直线同归分析。结果:软组织测量值较硬组织测量值个体差异明显。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差异(P〈0.05),但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在男女间极为相近。结论:正常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着比例协调的特征规律,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可为颅颌面畸形的诊断分析、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年代北京地区成人正常牙合颅面结构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 90年代成人正常牙合 6 3例 ,与傅民魁 6 0年代、于晓惠 80年代成人组资料进行X线头影测量标准值的对比研究 ,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文 90年代资料较傅民魁 6 0年代资料硬组织侧貌变直 ,牙型较一致 ,较于晓惠 80年代资料硬组织侧貌一致 ,但牙型较突。结论 由于社会审美观的变化导致研究者的样本选取标准不同是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为正畸临床提供更精确、更符合当代人群审美观的颅面X线头影测量参考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江浙沪地区正常成年人颅颌面部结构形态特征的美学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选取江浙沪地区正常者50例(男22例,平均年龄22.9岁;女28例,平均年龄21.2岁),拍摄颅面部CT,运用SimPlant12.02软件(比利时)对颅面部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成组t检验及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软组织测量值较硬组织测量值个体差异明显。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差异(P<0.05),但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在男女间极为相近。结论:正常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着比例协调的特征规律,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可为颅颌面畸形的诊断分析、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正常He中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唇舌向倾斜度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对正常(牙合)的研究,分析垂直骨面型不同对切牙唇舌向倾斜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调查106例正常(牙合)样本,男性44人,女性62人,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SN-MP、SN-U1等8项指标,根据下颌平面角高低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平面角不同对切牙唇舌向倾斜度有影响.低角组SN-U1均值比高角组大4.82°;MP-L1均值低角组比高角组大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直骨型不同,切牙的唇舌向倾斜度存在差异.在临床矫治中应分析不同的垂直骨面型,采取相应措施以获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