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心理疗法始终坚持心身并治、治养结合的原则,而且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仍然是中医进行心理治疗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将养生思想融人其中使之具有更加广泛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不同于现代心理疗法的鲜明特征,丹溪的治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现就一些价值较高并能充分体现其心理治疗思想的病案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阐述其治疗原理,以便为服务于现代临床治疗而提供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朱丹溪心理疗法偶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 《中医药信息》2001,18(3):51-51
朱丹溪乃我国著名医家 ,对七情症 (郁症 )有手到病除之功 ,发明越鞠丸药物治疗六郁收效卓著。如《格致余论·温肝论》中说 :“吴子方 ,年五十 ,形吧味厚 ,旦多暴怒……” ,诊其症为肝郁热而致脾虚之侯 ,从而四末则废 ,说明郁症在临床上的普遍性。朱丹溪除了用药物疗法治疗郁症外 ,有时也采用药疗和心理疗法相结合的办法 ,治疗心理疾病 ,疗效颇著。  曾治一患 :“一女子 ,年渝及 ,性躁味厚 ,暑月因大怒而气作 ,……使其悲而病愈”。又治一妇人 ,病不知人 ,稍苏即叫数声而复昏 ,……加香附以散肝分之郁 ,并使其亲人抚慰再三而愈。  综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张子和心理治疗验案的分析,发掘其丰富、独特及有开创性的治疗方法,阐释其对现代心理治疗的临床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朱丹溪经验验证471003中国人民解放军89820部队医院侯恒太元代名医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一书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言简意赅、重复性强的宝贵经验,本文撷取三条并附作者学用之验案以作印证。一、二陈汤加升提药,可使大便润而小便长。如治李XX,男,48岁...  相似文献   

6.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公元1281年~1358年),元代金华人(现浙江义乌县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对杂病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素有“杂病用丹溪”之说。朱氏对消渴的论治,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特点,也对后世消渴病的治疗有所启发。下面谈谈笔者对丹溪论治消渴病的体会。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的内在根据朱丹溪运用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自然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格致余论》中,他指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万物之…  相似文献   

7.
吴名波  沈鹰 《天津中医药》2008,25(4):309-310
金元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其中,在痹症方面的观点真可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尤以朱丹溪对痹症的观点最为突出,其对后世关于痹症的辨证、治疗、预后及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对于痰证的论述是开创性的,也是最系统、最全面的,当今中医学对痰的理解主要继承于朱丹溪;他的许多论述,特别是"百病兼痰","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其本也"的观点,对我们治疗内伤杂病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痿证与痹证 ,在《黄帝内经》中即有专题论述 ,但隋代《诸病源候论》统以“内”来概括 ;唐宋时期盛行服食风 ,人们好用温燥 ,《局方》沿其弊 ,痿痹不辨 ,概用温燥 ,贻害匪浅。朱丹溪论治痿痹 ,设立了痿证专论 ,以“痛风”来命名痹症 ,治痿重用泻火养阴 ,治痹注意凉润滋养以治本 ,兼用温通以治标 ,标本兼治 ,颇多创见。1 设立痿证专论由于痿证主要表现为肢体手足的痿软不随 ,与痹的病在手足相类 ,许多医著不设痿专论 ,而与痹并列 ,统述于“风”之下。如《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论述的是痿证 ,但冠以“风” ;《千金要方》“诸风”…  相似文献   

11.
朱丹溪六郁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南宋永嘉医派和李杲脾胃升降观的影响,十分重视气机的升降。六郁学说的特色为:凡郁皆在中焦,中焦致郁多见;无郁不关乎气,六郁相因为病。六郁学说充实和发展了中医郁证理论,开郁证专题研究之先河。学习和研究朱丹溪的六郁学说对临床治疗郁证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丹溪痰证论治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溪论治痰饮,立意独特,将痰分为湿痰、风痰、内伤挟痰等类,临床治痰,重视脾胃,以二陈汤为准绳,根据痰之性质,分而治之,并善选用具有特殊功效的治痰药物。  相似文献   

13.
浅议心理疗法在腰背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莉秋 《河北中医》2006,28(11):861-862
社会、心理、精神因素与腰背痛的关系是难以说明的领域.腰背痛主要是由脊柱及其附属结构的病理改变引起的,但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疼痛的表达不能不受其影响.国际腰背痛学会认为,腰背痛的病因之一,就是心源性疼痛.  相似文献   

14.
朱丹溪陵园     
《医古文知识》2010,(4):F0003-F0003
元名医朱丹溪墓始建于元至正十八年,明清几度兴废,文革又毁,1982年原址重建,1993年陵园规划重修,墓圆锥形,花岗石围砌,依山面东,墓碑由书法家沙孟海题写,前有甬道,拜台,石柱墓阙和石刻事略,后有乾隆十三年重立碑。  相似文献   

15.
蒋璐  黄余亮 《吉林中医药》2010,30(5):381-382
朱丹溪论治肿瘤力主养阴去痰并用,并认为痰乃“虚火上炎,敛津为痰”。在滋阴降火的基础上加二陈汤,针对“六郁”致痰创越鞠丸,针对乳岩创青皮甘草汤。  相似文献   

16.
黄健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8):365-366
朱丹溪与我国古代的精神病学100700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所黄健朱丹溪县金元四大家之一,作为滋阴派的创始人,其学术思想,尤其是他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另外,他对古代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也颇多贡献。本文试就朱氏在古代精...  相似文献   

17.
继方春阳《朱丹溪弟子考略》,补充考证了丹溪入室弟子戴思乐、王顺两人,再传弟子赵友亨、赵友同等16人,三传及四传弟子19人,及有代表性的三类私淑弟子。丹溪众多弟子遍布全国,构成强大的丹溪学派,活跃于有明一代三百年间,推进了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朱丹溪"清养"脾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溪承东垣之法,然不拘泥其对脾胃之治,主张以“清养”为当,而不以辛香之品燥补。从滋阴、治痿、老年养生等三方面探讨朱丹溪“清养”脾胃的学术思想,认为“清养”脾胃是朱氏养阴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全面继承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体系,就必须注重对其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独自特点和实质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1生平简历 朱震亨,字彦修,又丹溪,尊称"丹溪先生",元时(约生于公元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其医术出于罗知悌,受刘完素、张从正和李东垣的影响,并进一步发展,提出"阳有余阴不足",主张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