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石性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诊治的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具备夏柯氏三联征表现.结果 共40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167例、经介入治疗或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241例,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择期手术术后30d无死亡病例.结论 随着介入技术和内镜技术的进展,急性胆管炎患者由急诊手术经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转为择期手术,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危重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绝大部分患者经积极的保守治疗而治愈,但有少数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需进一步手术处理.传统上以子宫切除为最终手段,随着介入放射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开展应用,经皮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为产后大出血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十分有效而安全的新途径,这就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介入治疗作好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笔者在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病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吕霞 《健康之路》2016,(4):217-2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治疗手术护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7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使用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的介入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结果7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中6例患者术后瘘口完全堵塞,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1例患者因冠状动脉瘘瘘道血管迂曲严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护理人员术中细致的病情观察、熟练的手术配合、敏捷的病情判断都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将导管造影技术发展到治疗领域,为无手术指征的中央型肺癌扩大了治疗途径,我科自1993年3月至1998年12月对168例无手术指征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为了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和减轻术后的反应,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在围介入治疗期间的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现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术(TACE),在其手术前后科学有效地护理,有利于减少和预防并发症,使介入治疗达到最佳疗效.方法 对32例患者行Seldinger改良法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肝动脉栓塞.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由于护理人员观察病情细致,护理得当,本组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导致治疗失败,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结论 TACE治疗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最有效方法 之一,对手术患者行有效科学的全面护理非常重要,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性治疗技术,经皮穿刺送如心导管,利用射频能源通过导管在心内损毁靶点,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心导管技术.我院通过强化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术前术后临床护理,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性,并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促进了临床护理人员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目前国内外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技术.多数患者会对手术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不仅对手术不利,还会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发生并发症的因素中,心理因素占很大比例.2003年9月~2010年10月对300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并加强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雪芹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56-1657
目的针对医疗风险高发的心内科介入治疗,探讨心内科心脏介入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分析其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防范医疗风险的能力,保证患者护理安全。方法针对心内科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手术特点及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从患者、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技能及相关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护患沟通能力、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讨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对策、加强护理人员临床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制度,完善护理风险预案。结果有效地预防了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护理安全水平,避免医患纠纷。结论依据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可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完善优质护理,明显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对于失去手术机会 ,手术后复发及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 ,介入治疗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 1999年以来 ,对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 ,效果明显 ,病人满意。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共为 8例患者进行了 13次介入治疗 ,8例患者中宫颈癌 7例 ,卵巢颗粒细胞瘤 1例 ,其中 ,进行 2次介入治疗者 1例 ,进行 3次介入治疗者 2例。年龄为 40~ 60岁。1.2 手术方法 常规双侧腹股沟区消毒 ,铺无菌单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介入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介入治疗方案,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应用放疗进行后续治疗.结果:22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均成功切除局部病灶,无手术失败病例,其中7例(占31.82%)由于气管阻塞放置支架;良性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病死率为0,恶性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病死率为13.33%.结论:呼吸介入治疗属微创技术,对于气管良性肿瘤及部分恶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因其创伤小及症状缓解迅速,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治疗在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术前介入治疗(灌注/灌注+栓塞)的96例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介入治疗,32例肿瘤完全缓解,49例部分缓解,13例肿瘤稳定,2例肿瘤进展,总有效率为84.4%;96例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74例(77.1%),补充放疗20例(20.8%),其它方法治疗2例(2.1%).结论对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实施介入治疗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使部分病例降低肿瘤临床分期而重新获得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3.
杨丽卿  李玉梅 《包头医学》2010,34(2):107-10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本科2007年7月~2008年7月198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结果:198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无不良后果,无住院期间死亡.结论:通过对198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证明了正确的专科护理技术及方法对确保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437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患者治疗后栓塞程度明显较间期、延期栓塞的完全栓塞程度高(P<0.01);间期组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的发生率高于超早期、早期组及延期组(P<0.01);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是否为多发动脉瘤、Fisher分级及手术时机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或<0.01),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是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超早期手术和早期手术可防止动脉瘤再出血,动脉瘤栓塞后町进行更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危险;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Hunt-HCSS分级和Fisher分级是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的开发,器材的研制及介入治疗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大大丰富了介入心脏病学.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为医生及患者所接受进而深受欢迎,成为继传统的内科、外科治疗之后的第三大治疗方法.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行5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通过经皮穿刺周围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沿动脉向心方向送入球囊导管及(或)支架等介入治疗器械至目标冠状动脉对其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及疏通的一种心导管技术[1].Kiemeneiji等[2]首次报道了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近年来随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治疗效果好,能避免开胸手术的创伤,目前已成为攻克心血管疾病的有利武器.我科近年来已常规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我们针对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消除心理顾虑,树立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我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为120例施行心脏病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4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846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在介入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前能积极配合手术准备,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护理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住院经确诊为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手术治疗)120例和对照组(介入治疗)10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手术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介入治疗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治疗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具有相似的临床价值,但介入治疗仅仅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科学。心血管介入治疗是近20~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特别的介入治疗精密器械对体内的病变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同时也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相关监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从而面临着新的任务的挑战。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我科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磊  吴璐珉 《大家健康》2017,(10):115-116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应用CT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传统手术结合CT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价值.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治疗效果和格拉斯哥评分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介入治疗应用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中,价值巨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