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方法:将1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系统护理,即按照路径图采取心理支持、早期预防、饮食护理、促进排便练习、首次排便监护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及心肌梗死面积再增大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便秘的发生情况。便秘的症状及心肌梗死面积再增大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便秘的患者采取心理疏导、环境及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活动、排便指导以及便秘后采用的措施。结果:54例患者中,有5例解除了习惯性便秘,2例因排便用力而诱发广泛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未因便秘而引起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预防便秘,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便秘患者的排便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AMI患者进行评估,并对便秘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护理。结果42例AMI患者中有36例发生便秘,占85.7%;排便诱发心绞痛有4例,窦性心动过速有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结论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排便方法,提供舒适的排便环境,控制患者情绪是预防患者排便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及其对降低恢复期间因便秘而诱发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本院就诊的3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2010年1月为界划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47例,干预组165例。每组按层次分别随机选择男70例和女20例。干预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便意的培养,排便方法指导,便时陪护,适当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出院后继续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医嘱,出院后未进行电话随访指导。记录两组患者恢复期间便秘的发生情况及因便秘而诱发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恢复期发生便秘11例,便时诱发心肌梗死共2例,对照组患者恢复期发生便秘23例,排便时诱发心肌梗死共7例,其中1人突发猝死。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25)。患者因便秘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27.70,P〈0.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及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危险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猝死率。  相似文献   

5.
耳穴贴压对急性心肌梗死便秘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便秘患者实施耳穴贴压,观察患者排便次数和大便内形状,有无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结果:32例实施耳穴贴压患者显效40.6%,有效50%,无效9.3%,总有效率90.6%.无1例出现心脏意外事件.结论:应用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方法简便经济易行,疗效稳定作用和缓,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优于常规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非常适合于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加腹部按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心血管内科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中药外敷加腹部按摩63例;B组:腹部按摩60例;C组:常规护理57例。比较3组的排便情况,并比较A组和B组实施前后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首次排便时间A组早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排便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实施前后A组和B组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腹部按摩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便秘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前移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预防。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发生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预防便秘常规药物治疗及发生便秘后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预防便秘的常规药物治疗外,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前移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胀、腹痛、焦虑、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前移措施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发生便秘,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腹部按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和安全性,探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87例和按摩组88例,基于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按摩组取穴天枢、水道、归来、大肠俞、脾俞等穴指压按哮和脐周手掌按摩。结果:首次排便时间常规护理组和按摩组分别是(40.48±13.24)h和(30.16±10,92)h,差异显著(t=5.2755,P〈0.01);各时间段首次排便数构成比不同(χ2=29.758,P〈0.01),按摩组优于常规护理组;按摩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按摩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重要性。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4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1~2次/d排便的比例(54.2%)显著高于对照组(16.7%),且便秘(8.3%)、心律失常(0.0%)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8.3%、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AMI患者便秘、解除患者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互相学习与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