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发病及血清Th2细胞因子IL-4含量的影响,研究NPY对EAE发病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机制. [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NPY干预组(侧脑室注射NPY).观察EAE对照组、NPY干预组的发病潜伏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情况及3个组豚鼠血清IL-4的含量,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EAE对照组相比较,NPY干预组发病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p<0.001),血清IL-4含量明显升高(P<0.001). [结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豚鼠进行侧脑室注射NPY干预能促进Th2细胞因子IL-4分泌,对EAE发病能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发病潜伏期并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与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17例,心功能Ⅲ~Ⅳ级23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心力衰竭组治疗前血清IL-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力衰竭组治疗前IFN-γ水平[(8.30±2.2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94±1.05)ng/L](P<0.01),治疗后IFN-γ水平[(5.22±1.83)ng/L]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者与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Ⅱ级者IFN-γ水平[(6.04±0.98)ng/L]显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级者[(9.96±1.09)ng/L](P<0.01).结论 IFN-γ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过程明显相关,IL-4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与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17例,心功能Ⅲ~Ⅳ级23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心力衰竭组治疗前血清IL-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力衰竭组治疗前IFN-γ水平[(8.30±2.2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94±1.05)ng/L](P<0.01),治疗后IFN-γ水平[(5.22±1.83)ng/L]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者与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Ⅱ级者IFN-γ水平[(6.04±0.98)ng/L]显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级者[(9.96±1.09)ng/L](P<0.01).结论 IFN-γ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过程明显相关,IL-4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RV肠炎患儿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两组在补液、调整饮食、微生态疗法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西咪替丁10 mg/(kg·d)静滴;对照组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的恢复时间及3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治疗3 d)分别为94.7%和64.7%,总治愈率分别为97.4%和78.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IFN-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IFN-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结论]IL-2、IFN-γ、TNF-α参与RV肠炎的炎症反应.西咪替丁治疗RV肠炎有效,与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TNF-α和IFN-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1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TNF-α及IFN-γ含量,并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L-4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患儿血清IL-4和TNF-α明显下降(P<0.01),而IFN-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4、TNF-α及IFN-γ参与患儿免疫功能 改变,在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E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 选取同期的3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TNF-α、IFN-γ及CD3+高于对照组,sFas、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且急性患者的变化幅度较慢性患者更大.[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Thl/Th2细胞应答状态.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单纯内异症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内异症患者、对照组血清及腹腔积液中IL-4、IFN-γ水平.结果 单纯内异症组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内异症组血清、腹腔积液中IL-4、IL-4/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腹腔积液中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内异症组血清、腹腔积液IL-4、IL-4/IFN-γ水平高于单纯内异症组(P<0.05),而血清、腹腔积液中IFN-γ水平低于单纯内异症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内异症患者较单纯内异症患者Th2细胞应答更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校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另设健康组51例。采用总痛经评分(TD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T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不同程度减少(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TDS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干预组、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与健康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8):1475-1477
目的 通过观察运动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5-羟色胺(5-HT)含量及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运动减缓慢性应激损伤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运动+模型组及运动组.采用慢性束缚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采用无负重游泳作为体力运动方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枕叶皮层5-HT含量,并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 (IL-4)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枕叶皮层区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IFN-γ及IFN-γ/IL-4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运动+模型组不同脑区5-HT含量明显增加,IFN-γ水平和IFN-γ/IL-4比值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不同脑区5-H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力运动可通过增强中枢5-HT系统功能及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降低慢性应激对机体神经免疫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与羊水中辅助性T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探讨Th1/Th2型免疫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轻度15例、重度25例)和20例正常孕妇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血清及羊水中IFN-γ、IL-4浓度进行测定。结果:①血清IFN-γ在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组与重度组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增加趋势,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增加极为显著(P0.001),子痫前期重度组的含量也高于轻度组,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IL-4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降低趋势,但3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羊水IFN-γ在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组与重度组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增加趋势,子痫前期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01),子痫前期轻度组IFN-γ含量也高于正常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羊水IL-4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降低趋势,但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血清及羊水IFN-γ/IL-4比值显示,随病情的加重比值增大,且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羊水中存在Th1/Th2型免疫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之一,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介素-12(IL-12)对辐射损伤小鼠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辐射损伤中的修复作用及机理。方法 32只实验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辐射损伤组、辐射组+空载体组、辐射组+IL-12组。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IL-4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肝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及血糖含量。结果辐射组+IL-12组血清中IFN-γ含量高于单纯辐射损伤组及辐射组+空载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而血清中AST、ALT活性低于单纯辐射损伤组及辐射组+空载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和0.016,P<0.05);血清中IL-4含量、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浓度及血糖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28、0.964、1.000、1.000、0.680和0.437,P>0.05)。结论 IL-12能有效提高辐射损伤小鼠的IFN-γ水平,并促进其血清中转氨酶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IL-4、IL-6、IFN-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对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志愿者与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IL-4、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增高,IFN-γ下降,提示IL-4和IFN-γ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鱼油脂肪乳和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干预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不同效果。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等渗盐水)、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20%中/长链脂肪乳组和ω-3PUFA组。在实验第7、14和21天分别取左肺下叶,用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右肺下叶组织行H-E染色病理观察;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IFN-γ含量。结果:①ω-3PUFA组大鼠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对照组和MCT/LCT组轻;②对照组和MCT/LCT组大鼠在实验第7、14和21天的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IFN-γ染色较淡,而ω-3PUFA组TGF-β1、IFN-γ染色及定量表达则相反(P﹤0.01),第7、14和21天,TGF-β1定量表达逐渐减少,IFN-γ逐渐增加(P﹤0.05)。③对照组和MCT/LCT组大鼠第7、14和21天血清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ω-3PUFA组则相反(P﹤0.01),第7、14和21天IL-4含量逐渐减低,IFN-γ含量逐渐增加(P﹤0.05)。结论:鱼油脂肪乳可下调大鼠肺组织TGF-β1,降低IL-4含量,上调肺组织IFN-γ的表达,其减轻肺纤维化的作用优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梅归参颗粒对变应性豚鼠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构建豚鼠AR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治疗21 d,每7天记录豚鼠行为学得分,并采用ELISA法测定末次给药1.5 h后血清中的OVA-Ig E、IFN-γ、IL-4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梅归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豚鼠鼻炎行为学分数,显著升高IFN-γ含量,显著降低IL-4、Ig E含量,Th1/Th2(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归参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IFN-γ水平,抑制IL-4和Ig E的分泌,最终使得Th1/Th2比值提高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免疫状态.方法 将临床诊断的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92例患儿设为感染组,其中又分普通组(67例)、重症组(25例),将体检正常的42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普通组和重症组IFN-γ含量分别为(7.56±2.71)、(22.66±9.66)、(16.59±7.57)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3组IL-10含量分别为(8.12±2.64)、(10.9±4.66)、(26.19±10.2)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恢复期IFN-γ含量为(8.31±3.13) pg/ml,IL-10含量为(9.39±4.22) pg/ml,两种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重症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免疫状态紊乱,IFN-γ、IL-10含量改变可能与手足口病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患儿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SP患儿168例为观察组,其中≤2岁104例为A组,2~5岁42例为B组,5岁22例为C组;同期随机选择正常健康儿童80名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4和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4、IFN-γ、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分别为(9.8±6.2)、(69.1±13.4)、(20.5±5.3)pg/ml、(0.5±0.32)、(3.4±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4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越小,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越高,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越高。结论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和网络失衡是SP的重要因素,并与患儿的年龄呈反比,且TNF-α、IL-4和IFN-γ等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和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干预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大鼠120只,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正常组、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LCT组)和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 ω-3鱼油脂肪乳(ω-3PUFA组).在第7、14、21天分别取左肺下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右肺下叶进行HE染色病理观察;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 ω-3PUFA组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和LCT组轻;对照组和LCT组大鼠在第7、14、21天的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IFN-γ染色较淡,而ω-3PUFA组TGF-β1和IFN-γ染色则相反,第7、14、21天,TGF-β1定量表达( 13.60±5.90、10.53±4.21、7.23±2.21)逐渐减少(P=0.047),IFN-γ定量表达(13.85 ±7.48、15.32 ±2.12、18.74±2.65)逐渐增加(P=0.041).对照组和LCT组大鼠第7、14、21天血清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ω-3PUFA组则相反(P =0.008),ω-3PUFA组第7、14、21天IL-4含量[(8.73±1.20)、(5.73±2.03)、(4.98±1.89) pg/ml]逐渐减低(P=0.044),IFN-γ含量[(5.67±0.13)、(6.58±0.64)、(7.05±0.52) pg/ml]逐渐增加(P=0.048).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TGF-β1,降低其血清含量和IL-4含量;上调肺组织IFN-γ的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在小动物中减轻肺纤维化优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34例为实验组,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抽取静脉血4 ml~5 ml,实验组14 d再抽静脉血4 ml~5 ml,2 ml用ELISA法测IFN-γ、IL-6和IL-8,余2 ml测LDH。结果实验组血清IFN-γ、IL-6及IL-8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清LDH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清IFN-γ及IL-6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IL-8、LDH与急性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血清IFN-γ、IL-6及IL-8水平存在差异,提示IFN-γ、IL-6及IL-8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载量与IFN- γ和IL-4的关系,为CH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检测HBV DNA含量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FN-γ和IL-4含量.按HBV DNA含量 (拷贝/ml)把CHB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107/ml),中载量组(106~105/ml)和低载 量组(<105/ml).结果 CHB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显著降低( t=4.20,P<0.01),IL-4显著增高(t=6.36,P<0.01).高、中、低 载量组之间比较:IFN-γ、IL-4含量有显著差异(分别F=3.65,P<0.05,F=4.89 ,P<0.05).IFN-γ在高载量组最低,低载量组最高;IL-4在低载量组最低,高载量 组最高.结论 CHB患者存在一定程度TH1/TH2型细胞的失平衡,以TH 2型细胞因子表达占优势,并随着病毒载量增高而加重.因此,调节TH1/TH2 型细胞平衡有助于清除HBV和治疗CHB.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干扰素-γ(IFN-γ)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及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FN-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9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78例作为脊柱结核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比较两组研究对象IFN-γ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并对比两组受试者血清IL-4、IFN-γ水平。结果脊柱结核组患者IFN-γrs2430561位点A、T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8.46%(138/156)、11.54%(18/156),而对照组为80.00%(160/200)、20.00%(40/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结核组患者血清IFN-γ为(14.37±3.71)ng/L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脊柱结核IFN-γrs2430561位点AA基因型患者血清IFN-γ为(13.79±2.42)ng/L较AT+TT基因型低(P=0.025),而各基因型患者血清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N-γ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有关,A等位基因作为脊柱结核的易感基因,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宿主IFN-γ表达,从而发挥结核免疫保护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