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所致,导致头部向患侧偏斜,颈部活动受限.发病率为0.3~1.9%.传统的开放胸锁乳突肌及周围短缩的筋膜切断松解是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有颈部永久性疤痕及其表情有异常活动、伤口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我院采用腔镜技术治疗11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微创效果明显.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11岁,平均7.5岁.其中左侧8例,右侧3例.均头部向患侧倾斜,颈部活动受限,面部发育不对称.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矫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国萍  朱洪英  张萍 《中医正骨》2008,20(10):84-84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颈部先天性畸形,俗称“歪脖”。多是由于产伤造成颈部血肿、机化,以致胸锁乳突肌硬化挛缩,牵拉使颈部歪斜,头偏向一侧,严重者面部畸形,甚至斜视,如婴幼儿未合理治疗,随年龄的增长畸形加重,其疗效也大大降低。自2002—2006年,作者对采用手术治疗的37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进行了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矫形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如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患儿年龄一旦超过6岁,常可致面、颈部严重畸形,当畸形固定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主要表现为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颈部活动受限。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将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野山茶油外用配合按摩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2岁。30例患者均为  相似文献   

5.
正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小儿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发育不良而致头颈部向一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活动受限,并常伴有患侧面颊部及眼睛较健侧变小的一种先天性肌性的颈部畸形疾病。临床中,斜颈除了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者外,一般是指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形成包块而致头歪所引起的包块型肌性斜颈,以及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发育不良而致头歪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型肌性斜颈。西医采用手术、  相似文献   

6.
正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胸锁乳突肌出现先天性单侧挛缩,促使头部和颈部不对称畸形的一种疾病,患儿的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畸形越发的严重,会出现大小脸、左右眼不对称等情况,影响患儿的美观[1]。笔者认为,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行揉捏牵转法结合家庭康复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广东省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  相似文献   

7.
正斜颈可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先天性骨性斜颈。前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很多见;后者是因颈椎骨质发育畸形所致的斜颈,较少见。小儿肌性斜颈是临床常见病,有报道其发病率为0.4%~1.3%。基本病理变化是胸锁乳突肌水肿、变性、坏死,最后为纤维组织所替代。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颜面畸形及骨骼变形,严重影响少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日后的社交生活[1]。  相似文献   

8.
手法推拿加超声理疗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简称“斜颈” ,俗称“歪头”。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挛缩所致的颈部歪斜。斜颈有骨性、肌性、眼性、神经性、精神性之分 ,又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之别〔1〕。本文报告的是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病变在肌肉 ,属先天性疾病 ,临床上应注意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斜颈相鉴别。目前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单纯推拿或单纯理疗的方法 ,而我们根据多方报道 ,取众家之长 ,采用手法推拿与超声理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自1999~ 2 0 0 1年 ,共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30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年龄 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斜颈松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60例。结果60例均获得良好矫正。结论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疗效优于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术后局部粘连少,没有复发。包括颈阔肌、颈深筋膜的彻底松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五行磁吸针配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1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钦源 《广西中医药》2001,24(3):153-153
小儿先天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畸形,是斜颈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引起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1],若不及时治疗,患侧的颜部发育会受影响,使颜面部不对称,在晚期病例,一般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我们自1997~2000年以来,采用五行磁吸针配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115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枕颌带牵引加手法按摩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肌性斜颈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按摩和枕颌带牵引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56例患儿早期开始治疗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7.5%。结论对不同程度先天性肌性斜颈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婴幼儿先天性斜颈,又称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原发性斜颈,是由于产前或产后的某些原因引起的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形成的头颈偏向畸形[1]。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颈部经筋受损、挛缩导致筋弦筋结。笔者从2008-2011年采用局部中药汤剂热敷、手法推拿、穴位按摩、消瘀膏外敷以及自制"连衣斜颈矫形帽"使用,同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60例,均为2008年3月-2011年2月期间在  相似文献   

13.
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所致头部向患侧偏斜,并随患者年龄增长而逐渐引起面部及头颅畸形的一种常见病。若早期得不到合理治疗,随年龄增长畸形将逐渐加重。笔者自1987~2001年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热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斜颈1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齐熙堃  吕忠礼 《河北中医》2010,32(9):1378-1379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引起患儿颈部歪斜,头偏向患侧,额面旋向健侧,原因多是因为孕期胎位不正,患儿在宫内受到挤压,导致头部向一侧偏斜位置不变,影响颈部肌肉血液循环,发生缺血性纤维病变,进而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或分娩时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侧胸锁乳突肌缺血性挛缩或出血形成肌纤维变性挛缩。若早期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不仅会引起面部畸形、颈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弯曲、胸廓受累、斜视,给患儿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2008—03—2009—10,我们采用推拿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6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以下简称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使头部受到牵拉致颈部侧斜、活动受限的一种畸形。早期无任何不适及严重的机能障碍,不易引起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不对称畸形逐渐加重,甚至发生颈椎侧弯。对此,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笔者采用手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8例报告福建省沙县医院(365500)柯贤明笔者自1991~1995年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为新生儿,平均为3岁...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肌性斜颈全称“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性斜颈”,多因一侧颈部肌肉-胸锁乳突肌变硬、挛缩而引起,以往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松解手术,但对不满1周岁的婴儿,不能施以手术,因此为治疗带来诸多不便。近两年来,笔者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运用揉、按、点、拿、提等推拿手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如下: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最小46天,最大一周岁。  相似文献   

18.
该文总结采用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与临证体会。笔者认为,根据症状体征表现分型,采取点揉、按揉、拿、捏、弹拨、牵拉法为主的推拿手法,每次20~30min,对肿块型肌性斜颈重点采用弹拨法松解挛缩的筋结,配合颈部的主被动活动、头部控制训练等功能训练,促进双侧肌肉整体协调收缩,纠正头歪畸形;重视家庭康复,鼓励家长通过调整喂养及摆位方式纠正患儿的姿势,临床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三步推拿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性斜颈又名原发性斜颈,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所致颈部歪斜,为小儿常见畸形之一。笔者采用三步推拿法治疗该病46例,取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0天~6个月25例,7个月~1岁16例,...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肌性斜颈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现将我科1994年1月~2000年12月止,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2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