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SXBXP)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选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SXBXP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SXBXP组加服SXBXP.2丸/次,3次/日,至少6月。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评价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分别在入选时,随访3个月、6个月、18个月时检测FMD,并同时检测血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结果:随访期间SXBXP组FMD、NO、NOS、SOD、ET均较对照组改善,FMD、SOD水平于随访3个月时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NO、NOS、ET水平于随访6个月时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随访18个月时,SXBXP组中继续服用SXBXP的患者FMD、NO、NOS、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血脂正常的成人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血脂康治疗8周,分别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脂情况,基础肱动脉内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low mediated dilation 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及血清NO水平,血浆E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患者FMD反应明显受损,血清NO水平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P<0.01);基础肱动脉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血脂康治疗8周后,血脂异常明显改善,FMD明显提高,血清NO水平高,血浆ET水平降低(P<0.01)。结论:血脂康可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知脂异常,并明显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辛伐他汀40 mg 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2周后观察2组血脂、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用药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P<0.01),NO水平明显升高(P<0.01),IMT及FMD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智敏  黄咏梅 《新中医》2021,53(14):93-96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内径(LV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观察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LVEDD及LVD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TnI、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O水平及FMD、NMD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37.14%(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其心肌损伤,提升其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对高血压病(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保护作用的机制,将5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和西拉普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各组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存在FMD失调,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治疗后患者的FMD明显改善;NO水平升高(P<0. 05)。结论:化湿利水泄浊合剂对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柔肝泻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NAFLD合并血管内皮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柔肝泻脂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血脂康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M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D均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F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柔肝泻脂方对NAFLD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月接受脉血康胶囊治疗的1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治疗组,另选同期应用阿司匹林的13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全血低切黏度外,其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反应内皮功能的指标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也有所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具有灭活凝血酶、降低血液黏滞度、保护血管内皮、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杨雪英  郑晓晖  王彦方 《中成药》2007,29(2):171-173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后,使NO上升,ET下降,AngⅡ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不仅能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且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黄红漫  许其倓 《中成药》2004,26(12):41-43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心衰患治疗前后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后,使NO上升,ET下降。AngⅡ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不仅能改善心力衰竭患的内皮功能且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红漫  许其倓 《中成药》2004,26(Z1):41-43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后,使NO上升,ET下降,AngⅡ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不仅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且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3例C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肠溶阿司匹林片、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对照组单纯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均连续服用6个月。并于治疗前后测定FBG、FINS、TG、TC、HDL-C、LDL-C的浓度和CRP、NO、ET,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来检测两组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组FINS、ISI、血脂、CRP、ET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FMD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且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抑制冠心病患者的IR,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冠心通脉胶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于鹤  赵辉  陈烈  雷健 《天津中医药》2011,28(5):379-380
[目的]探讨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服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通脉胶囊,对照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服用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血中ET、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中NO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通脉胶囊可以升高患者NO,降低ET、hs-CRP,这可能是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复方(健胰Ⅰ号方)联合西药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予饮食控制、糖尿病知识教育、运动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降糖西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胰Ⅰ号方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流动力学指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动脉搏动指数(PI)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舒张早期反向血流峰值速度(PRV)、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I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PRV、EDV、PI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D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健胰Ⅰ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单纯西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达到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从而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口服,观察组以常规西医治疗、曲美他嗪及芪苈强心胶囊口服,均持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BNP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峰值流速变化率]变化,并记录2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78/85),对照组为78.8%(67/8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BNP、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NO水平、FMD、峰值流速变化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明显降低血BNP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瘀浊清颗粒治疗高血压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从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降压机制.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以依那普利为基础用药.治疗组服用瘀浊清颗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9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压效果、临床症状及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组治疗后FMD及N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瘀浊清颗粒能安全有效地降压,并且能够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6例UP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 脑心通组,观察治疗3月前后血清ET、NO、hs-CRP,并利用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FM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和FMD均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脑心通组血清ET、hs-CRP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水平,升高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等途径取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阳宽胸方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阳虚痰瘀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阳宽胸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浆内皮微颗粒(EMPs)、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 ICAM-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一氧化氮(NO)及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EMPs、s ICAM-1、v 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FMD、NO及EPC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医联合通阳宽胸方能够改善阳虚痰瘀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具有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方通络中药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中药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的干预效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查选择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率(FMD)表示]肥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通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辛香疏络2号胶囊,3g/次,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淀粉胶囊,3g/次,每日3次。共用药12周,分别测定用药前后FMD、肱动脉内径(D0),同时检测辛香疏络2号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TC、T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复方通络中药辛香疏络2号胶囊可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障碍,调节血脂可能是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继娟  王维华 《新中医》2019,51(5):123-125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脉血康胶囊联合饮食运动处方,对照组采用淀粉胶囊联合饮食运动处方,连续观察4周。观察治疗0、2、4周后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INR)、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较0周显著升高(P 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2周、4周后,对照组各项指标较0周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内皮素(ET)水平均较0周显著降低(P 0.05),NO水平较0周显著升高(P 0.05);且ET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NO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ET水平均较0周显著降低(P 0.05),NO水平较0周显著升高(P 0.05)。结论:水蛭素具有抑制凝血酶活性、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张浩  王李伟  刘庆宪 《新中医》2023,55(8):33-3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CHD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CHD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变化,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与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分析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LVEF、SV、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3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ET、NO、FM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NO、FM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