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龙 《新中医》2006,38(12):8-10
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体系的创立是张仲景《伤寒论》最伟大的贡献,但这一体系的补充、完善、发展,则是后世历代医家逐步完成的。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和《伤寒明理论》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营卫辨证、经府病辨证等方面的创见,是在总结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其在临床辨证论治思想的核心部份。笔者对此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经方制方简练,配伍严谨,其"存津液、保胃气"的思想,与小儿治法"注意顾护脾胃"不谋而合,对后世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影响甚大。笔者在将《伤寒论》引入儿科课堂教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将《伤寒论》的思想、经方的运用等引用到教学内容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儿科、学习中医药学的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半表半里首见于注家,《伤寒论》中并无此词目,但半表半里学说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伤寒论》相关文献梳理,结合后世代表注家对半表半里的阐释、后世因半表半里引发的学说、辨证体系。归纳得出结论:(1)半表半里首见于《注解伤寒论》,并非《伤寒论》原文;《伤寒论》提出的是"半在里,半在外",且"半在里,半在外"与后世半表半里关联密切的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有区别;(2)后世医家尤其温病医家对半表半里的继承发展如半表半里膜原学说,半表半里三焦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方治验5则     
李吉祥 《河北中医》2008,30(4):388-389
经方是指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的方剂。《伤寒论》虽为治疗外感的医书,根据其辨证论治的原则,后人推而广之,亦可以治疗内伤杂病。《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临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澳洲运用经方进行辨证论治收效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下利证治浅析曾红学(江西省赣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341000)关键词《伤寒论》,下利,辨证论治下利一词在《伤寒论》中是泄泻与痢疾的统称。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下利证治论述甚详,其理法方药对我们当今治疗下利病证,仍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后世所...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护阳气、养阴液的思想备受后世医家尊崇,但其所彰显的阴阳双补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各种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扶阳解表、回阳益阴、复阳益阴、通阳滋阴等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阴阳双补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进一步全面掌握运用此法,提高疗效,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7.
继仲景之后,尤其是金元时代以后,康复医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治疗手段,主要以药物调理为主,而《伤寒论》的所属方剂被历代医家广为应用,各有发挥。笔者搜集了汉以后著名医家康复病案22例,这些医家或遵仲景之旨,或施《伤寒论》之法,或沿用其方药,施之于临床,多见其效。现摘选其中典型病案进行初步分析,用以说明《伤寒论》的康复思想及调治原则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结合《伤寒论》第24条原文,从取穴方法、治疗原则、学术思想3个方面入手,浅谈《伤寒论》中针灸运用特色,及后世对本条文所蕴含的针灸学思想的临床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华明柳  龚晓燕  黄金玲 《河南中医》2014,(11):2075-2076
《伤寒论》中重视脾胃的思想贯穿全书,且联系临床实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脾胃思想,把重脾胃的思想拓展到临床治疗的多个环节,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益处,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至今仍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从《伤寒来苏集》编次方法浅析柯琴辨证论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伤寒论》自叔和重编而流芳百世。此后 ,众多医家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出现了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三个伤寒学术流派 ,其学术争鸣大大推动了《伤寒论》研究的发展。柯琴作为辨证论治派的杰出代表 ,深悟仲景《伤寒论》之精髓 ,采用“以方类证 ,方不拘经”的方法 ,使散乱无章的《伤寒论》条文明晰化 ,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实用价值颇大 ,深受后世许多医家的推崇和效法。因此 ,从其编次方法来探究柯琴辨证论治思想 ,对学习和研究《伤寒来苏集》大有裨益。1 以方类证 ,证从经分 ,倡仲景辨证论治心法首先 ,从柯氏编注《…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扶阳思想渊源于《易经》、《内经》,强调临证当时时顾护扶助阳气,发明扶阳大法,并创制诸多扶阳经典名方,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扶阳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似无异议,然其《伤寒论》之寒的实质,一直存在着模糊概念故后世医家形成了寒温异派纷争:有认为本书专为寒病而设;有认为本书为论治外感热病的专著。孰是孰非,就此,本文予以探讨。不当之处,望名家赐正。《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其概念模糊从仲景发挥了《内》《难》广义伤寒之说,著成了《伤寒杂扁论》(后晋王熙整理伤寒部份为《伤寒论》)之滥觞,后世诸贤均相沿其说,认为伤寒病其因是寒,其果为热,于是,宗袭其方,治疗热病,往往大相径庭。尽管如此,并不以为方不对症,而责之用者不得  相似文献   

13.
许叔微是对《伤寒论》研究最透彻的专家,对后世中医发展与学习伤寒论有很大的贡献。他写了一本叫《伤寒百证歌》的书,把自己长期学习《伤寒论》所总结出的辨证方法,用歌谣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个歌谣后来也成为学习《伤寒论》的一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中的方约而多验,条文简而难通,后世医家通过对其的研习与展开,使得整个医学变的更丰富。冉雪峰是研究伤寒颇有心得的一位医家,本文通过对其医案的分析,浅谈他如何在临床中应用仲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林智辉 《国医论坛》2004,19(5):14-15
《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全书以三焦为纲而论治温病,仿《伤寒论》体例并吸收了《伤寒论》及后世诸温病学家的治温经验。该书集历代温病之大成,可谓温病学的不朽之作。后世有人将其列为中医学的四大名著,实不为过。但对其中的部分条文,笔者心存异议,现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伤寒贯珠集》为清·尤怡所著,是一部有广泛影响的《伤寒论》注释性著作。其强调治法,以法类证,注重临床运用,对辨证论治规律的阐发颇具特色,亦对后世《伤寒论》的研究及伤寒诸法的运用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发病和辨证诊治中的作用,顾护脾胃的思想和保胃气的宗旨贯穿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通篇。本文拟从配伍、服法、瘥后、禁忌等多方面对《伤寒论》保胃气之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并简单列举后世对保胃气学术思想的继承发展。蔡辉教授将保胃气学术思想应用于风湿病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而得出调理脾胃是风湿病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第189条,因仲景对斯证叙述简略,又未提及具体治疗方药。故历代医家对此众说纷纭,更使后世学者无所适从,临床当中更难做到正确辩证运用。笔者通过对《伤寒论》有关三阳合病的条文逐一分析,结合《伤寒论》中与其相关条文,与《伤寒论》第189条逐一对比分析,认为《伤寒论》第189条是以阳明为主的三阳合病,治疗忌辛寒清热、攻下实热、发汗解表,而治宜和解少阳。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体质思想及其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博极医源 ,思求经旨 ,推演其说运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创辨证论治体系 ,为后世师表 ,不愧医中之圣 ,充分体现了中医体质学的治病留人、因人制宜、同病异治等思想 ,对后世医家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和启迪作用。时至今日 ,《伤寒论》中丰富的体质思想对指导临床辨证和提高临床疗效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柯琴《伤寒来苏集》学术成就。方法:从清代伤寒大家柯琴著作风格和《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结果:柯琴为重编派《伤寒论》的研究大家。《伤寒来苏集》是重编派的代表作。结论: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对后世理解和应用《伤寒论》的理论及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