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的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 2 0例长期应用铜仿膜透析与 2 5例聚砜膜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 ]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铜仿膜透析组和聚砜膜透析组血清TG、TC、ApoB、Lp(a)及TG/HDL水平均明显增加 (P <0 0 1) ,HDL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铜仿膜透析组相比 ,聚砜膜透析组血清HDL及ApoAl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余指标则没有明显改变 (P>0 0 5 )。另外 ,聚砜膜透析组HDL水平及TC/HDL比值达到动脉硬化水平的百分比较铜仿膜透析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长期应用聚砜膜透析可改善透析患者部分脂质代谢指标 ,其确切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清除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就是钙磷代谢紊乱。高磷血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增加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血磷升高可诱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导致肾性骨病的发生及皮肤瘙痒、高脂血症、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最近研究认为.血磷及钙磷乘积升高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潜在机制是引起心脏钙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HPD)与常规血液透析(CHD)进行比较,观察HPD对血尿毒索清除率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3例常规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HPD组8例(用F60透析器),CHD组5例(用F6透析器):进行血透2年。观察两组患者血尿毒素清除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透析前后BUN、Scr、UA下降率HPD组优于CHD组;HPD组β2M下降率明显优于CHD组。HPD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CHD组患者TG、LDL升高,HDL降低;两组胆固醇(CHOL)变化不明显。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更好地清除血尿毒素,改善患者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4.
将24例长期血透(H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例,分别采用铜仿膜、血仿膜、聚砚膜透析器,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膜生物相 容性指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透前、透析器首次使用及第4次使用后IL-1β、TNFα的水平。发现IL-1β、TNFα的水平依次为聚砜膜〈血仿膜〈铜仿膜,腹用透析器后IL-1β、TNFα水平与各组透前比显著性差异。认为合成膜的生物相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种透析膜在常规血液透析中对磷的清除效果 ,探讨可能的清除机理。方法 :选 14例病情稳定、有高磷血症的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 ,分别采用面积为 1.3m2 的铜仿膜、三氯醋酸纤维素膜、双氯醋酸纤维素膜、血仿膜及高通量聚砜膜 (F6 0 )透析器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结果 :透前透后血磷的下降幅度血仿膜为 5 7.6 %± 8.1% ,三氯醋酸纤维素膜 4 8.5± 4 .3% ,双氯醋酸维素膜 4 5 .9%± 10 .1% ,铜仿膜 4 5 .1%± 4 .8% ,F6 0 4 8.2 %± 7.3% ,血仿膜的下降幅度与其他种膜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测定滤出液中磷浓度及磷清除率 ,血仿膜较其他均低有显著差异 (P<0 .0 1)。血仿膜对磷有吸附作用 ,其吸附量为 (0 .6 8± 0 .12 ) mmol/L。透析后血磷又回跃 ,透后 4 8小时已达到透前水平。结论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血仿膜对磷的清除优于其他种膜 ,但由于透后血磷回跃 ,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难以纠正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及血PTH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飞  王汉民  李振江 《医学争鸣》2003,24(22):2094-2096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膜的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磷 (P )及甲状旁腺激素 (PTH )的浓度的影响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骨病的治疗 .方法 :将 30例MHD患者随机分 3组 ,每组 1 0例 ,分别采用醋酸纤维膜(CA)、聚砜膜 (PS)、血仿膜 (HE)透析器 ,对比每组患者透析器初次透析前后血中P及PTH浓度的变化 .结果 :3组患者透析后血中P及PTH浓度均显著下降 ,与透析前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 ,在清除能力上 ,聚砜膜和血仿膜与醋酸纤维膜比较均差异显著 (P <0 .0 1 ) ,聚砜膜与血仿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不同的透析膜具有不同的清除能力 ,对于P和PTH的清除 ,PS和HE膜的清除能力优于CA膜 ,二者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高通量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016年间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透析方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组患者采取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对比分析2组患者透析后的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b)等指标的差异,并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脂代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1年时间的血液透析后,治疗组患者PTH等指标以及血脂代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患者为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应用于血液透析中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飞速发展,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作为长期血液透析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的心脑血管病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证实,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氧化应激可以使脂质过氧化,成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维生素E(Vit E)能够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透析膜材料对血液透析病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对48例病情稳定的常规血液透析的病人分别采用铜仿膜、血仿膜、聚砜膜透析器进行透析,透析前后采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1.应用三种不同透析膜透析,透析后的血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透析前(9.45±1.10ng/ml vs 3.83±0.49ng/ml,P<0.01);2.三种膜材料透析后血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血仿膜和聚砜膜之间无明显差异(7.61±0.52ng/ml vs 5.84±0.40ng/ml,P>0.05),均显著低于铜仿膜;血仿膜和铜仿膜之间有显著差异(7.61±0.52 ng/ml vs 14.90±2.39 ng/ml,P<0.01)、聚砜膜和铜仿膜之间有显著差异(5.84±0.40 ng/ml vs 14.90±2.39 ng/ml,P<0.01).结论 血液透析可引起体内血小板的活化,血小板的活化程度与透析膜的膜材料有关,血仿膜和聚砜膜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显著小于铜仿膜,提示血仿膜和聚砜膜的生物相容性优于铜仿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对血液透析 (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 0例HD患者 ,1 0例采用常规HD治疗 ,30例加用常规剂量的rh -EPO ,观察两组血清总胆固醇 (CHOL)、总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空腹血糖(Glu)、空腹血浆胰岛素 (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结果 :HD组较治疗前TG明显升高 (P <0 .0 5 ) ,HDL明显降低 (P <0 .0 5 ) ,rh -EPO组治疗后TG明显下降 (P <0 .0 5 ) ,HDL明显升高 (P <0 .0 5 ) ;rh -EPO组治疗后Ins明显降低 (P <0 .0 1 )、ISI显著升高 (P <0 .0 5 ) ,HD组则无变化。结论 :rh -EPO可能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清胰岛素而改善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张妍  李银岚  张锋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11-11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以及对M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MHD组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监测血清TT3、TT4、FT3、FT4、S-TSH,以及测定患者的血浆TP、ALB、TG、HDL、LDL、Scr和BUN。临床观察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BM I。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和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MH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P、AL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浆TG、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5),HD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与MHD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因此,MH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是M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蔡根深 《中国医刊》2013,48(5):22-24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氮、血磷等代谢废物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择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透析器透析膜材料随机分为聚砜膜组、聚合膜组、三醋酸纤维膜组,每组各15例.比较透析前后患者血尿素氮、血磷下降情况.结果 去除膜面积大小的影响后,聚砜膜、聚合膜、三醋酸纤维膜对血尿素氮的清除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血磷的清除三醋酸纤维膜大于聚砜膜与聚合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聚砜膜与聚合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透析膜对血尿素氮、血磷的清除效果有影响,针对不同的患者,透析方案应当全面考虑、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透析过程中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 mg+生理盐水250 ml,3次/周,疗程6个月;对照组静脉注入250 ml生理盐水,频次及疗程同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纤维蛋白原( FIB)、D-二聚体( D-D)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每分输出量、左心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及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及局部供血,还可通过减轻患者左心室肥厚,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巨平  张军  余学清 《广东医学》2001,22(3):213-214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7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3 6例接受EPO治疗 ,另外 40例为对照组 ,都进行常规透析 ,治疗 6个月后 ,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血脂变化。结果 EPO治疗组Hb ,Hct明显上升 (P <0 0 5 ) ,血清铁、TC、TG、LDL、LP(a)明显下降 (P <0 0 5 )。Hct与血清铁、LP(a)呈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42 ,r =-0 3 6,P <0 0 5 ) ,血清铁与LDL、LP(a)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r=0 40 ,r=0 3 5 ,P <0 0 5 )。两组透析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透析后治疗组Hb、Hct上升 ,血清铁、TC、TG、LDL和LP(a)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PO治疗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 ,减少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血仿膜透析器进行无肝素透析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解决合并严重出血倾向及围手术期的急、慢性肾功能竭患者的透析治疗,我们应用血仿膜透析器吸附法进行了无肝素血液透析。利用带正电荷的血仿膜可以吸附带有阴离子的抗凝剂-肝素的特点,而肝素不进入患者体内。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透析膜对血透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志敏  廖常志  李贵森  王莉  何强 《四川医学》2002,23(11):1120-1121
目的 了解不同透析膜对血透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反应的标示物C 反应蛋白 (CRP)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 5 9例。使用醋酸纤维透析膜 2 1例 ,低通量聚砜膜 (F6) 17例 ,高通量聚砜膜 (F60 ) 2 1例。在透析器首次使用 4h后采集血样。CRP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IL 6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 血透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0 .3 8± 0 .5 5vs 0 .11± 0 .18mg/dl,P <0 .0 1) ,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67.74± 46.69vs 3 4.60± 2 2 .82pg/ml ,P <0 .0 0 1)。使用F6聚砜膜的血透患者CRP水平较使用醋酸纤维膜的低 (0 .2 4± 0 .3 0vs0 .68± 0 .78mg/dl ,P <0 .0 5 ) ,IL 6水平亦较使用醋酸纤维膜的低 (5 1.45± 2 0 .97vs 97.3 8± 5 7.81pg/ml ,P <0 .0 5 )。使用F60聚砜膜的血透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使用醋酸纤维膜的 (0 .2 3± 0 .3 0vs 0 .68± 0 .78mg/dl ,P <0 .0 1) ,IL 6水平亦较使用醋酸纤维膜的显著低 (5 1.87± 3 7.60vs 97.3 8± 5 7.81pg/mlP <0 .0 1)。使用不同通量聚砜膜患者的CRP、IL 6水平无差异 (P >0 .5 )。结论 血透患者的炎症因子受不同透析膜所影响 ,合成膜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与内毒素对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选用 15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 者,分 别 选用 铜仿 膜( Cu )、血 仿膜 ( H F)透 析器, 观 察单 次 透析 过 程中 外 周血 单 个核 细 胞产 生 I L1β、 T N Fα的活性水平及基因表达,评估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Cu 组 I L1β及 T N Fα的活性水平及基因表 达较透前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 P< 0. 05), H F 组 I L1β及 T N Fα的活 性水平 及基因 表达较 透前 及正常对 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H F 膜的生物相容性优于 Cu 膜;脂多糖( L P S)与 Cu 膜有协同作用,故应 避免透析液的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测定12次透析的透析前、中、后的血压,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平均值,患者每次血透前和血透结束时留取血样测定血肌酐和尿素氮等生化指标,记录超滤量(UFV)和体质量(W),并计算Kt/V值。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中、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其透析充分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透析较充分的患者(Kt/V≥1.2)较透析不充分的患者(Kt/V<1.2)的血压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充分透析能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进餐时血压的变化与意义。方法将20例老年患者与20例非老年患者,按帆液透析中进餐与否分为老年进餐组(A组)及老年非进餐组(B组)、非老年进餐组(C组)和非老年非进餐组(D组),比较四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结合血糖(BG)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低血压发生率:A组(304/740,41.08%)〉B组(223/740,30.14%),C组(213/740,28.78%)〉D组(145/740,19.59%),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伴低血糖(28例次)MAP明显高于无低血糖(276例次);B组伴低血糖(35例次)的MAP与无低血糖(188例次)相当。结论在血透中进餐可能增加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尤以老年尿毒症患者为甚,在血液透析中伴低血糖的ESDN患者更易发生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