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测定48例GBS患者和58名健康人血清中TNFα含量。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TNFα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①GBS组TNFα水平为(47·34±6·12)pg/ml,较健康人[(21·18±5·24)pg/ml]升高(P<0·05)。②GBS组TNF2等位基因频率为20·83%,较健康人(5·17%)明显升高(P<0·05)。③基因型为TNF1/2和TNF2/2的GBS患者TNFα水平分别为(50·76±2·86)pg/ml和(58·07±1·09)pg/ml,较基因型为TNF1/1的患者水平高[(44·46±4·77)pg/ml,P<0·05]。结论TNF2等位基因与GBS的易患性相关。TNFα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TNFα水平,从而影响不同个体对GBS的易患性和免疫应答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体外水平(invitro)建立对胶质瘤杀伤作用的TNF-α基因/VP16系统,研究该系统诱导胶质瘤凋亡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NF-α基因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生长抑制试验,比较转TNF-α基因前后SHG-44细胞对依托泊甙(Etioposide,VP16)的敏感性,并通过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VP16诱导转基因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生长抑制试验表明,转染TNF-α基因后的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是转基因前细胞的10倍(P<0.01),IC50为0.8μg/mL。流式细胞检测表明,VP16对转TNF-α基因细胞有较强的诱导凋亡的能力。结论VP16对转TNF-α基因SHG-44细胞诱导凋亡的能力大大增加,表明TNF-α基因/VP16系统对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127-3p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生物学作用。方法 用RT-PCR法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及健康人群脑脊液中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 用RT-PCR法检测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和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中的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 用瞬时转染法上调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Mcl-1和bax表达水平; Targetscan等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127-3p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127-3p与靶基因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结果 神经胶质瘤患者(1.33±0.12)脑脊液中的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群(3.62±0.26)(t=5.867,P=0.004); U251(0.59±0.05)、U373(0.96±0.08)、U87(0.77±0.03)、SHG44(1.28±0.05)中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人脑正常胶质细胞株HEB(3.64±0.26)(P<0.01); 转染后24、48、72 h 150组、100组和50组细胞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miR-127-3p mimics转染水平增高,U251细胞吸光度值越低; miR-127-3p mimics转染组(39.3±4.6%)细胞早期凋亡率高于对照组(7.2±0.6%)(P<0.05); miR-127-3p mimics转染组(9.3±2.3%)细胞晚期凋亡率高于对照组(2.4±0.5%)(P<0.05); mimic转染组(0.119±0.008)U251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556±0.039),mimic转染组(0.168±0.015)U251细胞bax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086±0.006),mimic转染组(0.144±0.009)U251细胞Mcl-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426±0.028)(P均<0.0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只有当MAPK4-WT-3' UTR与miR-127-3p mimic共同转染时荧光素酶活性被抑制,这提示miR-127-3p能与MAPK4直接结合,miR-127-3p mimic转染组(0.121±0.003)U251细胞MAPK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467±0.028)(P<0.05)。结论 miR-127-3p在神经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呈低表达,上调miR-127-3p能抑制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凋亡相关基因及抑制靶基因MAPK4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重新启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MPP+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和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RK/MAPK通路活化水平。结果经MPP+处理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经25、50、75、100、150 mmol/L MPP+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97.32±2.41)%(、67.69±3.03)%、(56.00±3.12)%、(47.23±2.55)%、(40.00±2.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75 mmol/L MPP+处理后出现早期凋亡细胞,随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其处理4、8、16和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6±3.43)%、(8.34±3.55)%(、20.04±2.64)%和(28.46±2.35)%(P<0.01)。同时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P<0.01),细胞内ERK1/2通路活化。结论MPP+可通过活化ERK1/2通路重新启动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周期,并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CIB基因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体外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CIB,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MTT观察各组细胞的体外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数量,Western-blot检测CIB转染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RT-PCR、Western印迹显示pcDNA3-CIB转染组CIB的mRNA及CI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转染CIB的SHG44-CIB组细胞牛长明显减缓(P<0.01),SHG44-CIB组细胞G_1、S期细胞减少,G_2期细胞增多,凋亡细胞增加至19.2%;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 CIB在体外明显抑制SHG4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CIB诱导的凋亡可能与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脑胶质瘤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IF-1α总阳性表达率为73.3%,其中强表达19例(31.7%),中度表达14例(23.3%),弱表达11例(18.3%),不表达16例(26.7%);胶质瘤Ⅰ~Ⅱ级、Ⅲ~Ⅳ级HIF-1α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6.8%,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胶质瘤标本PCNA及细胞凋亡均阳性,胶质瘤Ⅰ~Ⅱ级、Ⅲ~Ⅳ级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4.9±8.2、121.6±15.6,凋亡细胞阳性数分别为85.4±10.4、52.1±7.6,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细胞的PCNA阳性数呈正相关(P<0.01),与肿瘤细胞的凋亡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脑胶质瘤细胞HIF-1α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HIF-1α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呈正相关,而与肿瘤细胞的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载电鳗乙酰胆碱受体(TAChR)免疫优势肽段α146-162(Tα146-162)的不成熟髓源树突状细胞(iMDC),即Tα146-162-iMD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Tα146-162-iMDC组、iMDC组、对照组、正常组,每组6只。Tα146-162-iMDC组、iMDC组和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TAChR抗原乳剂(作为第0天)。第7天,Tα146-162-iMDC组皮下注射Tα146-162-iMDC,iMDC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对照iMDC和磷酸盐缓冲液(PBS)。正常组小鼠不做干预。第14天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2)另外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和EAMG组。每只小鼠在第0、30、60天皮下注射抗原乳剂诱导EAMG。预防组每次免疫后3d皮下注射Tα146-162-iMDC,对照组皮下注射PBS。观察发病情况并进行肌力评分。第90天结束观察。(3)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结果(1)Tα146-162-iMDC组、iMDC组、对照组和正常组TAChR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值(放射性荧光闪烁计数)分别为3314·1±571·3、7717·5±1283·4、8608·6±1458·9、922·9±109·3,与iMDC组和对照组相比,Tα146-162-iMDC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P<0·01)。(2)预防组和EAMG组临床评分分别为(0·33±0·65)、(1·46±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和EAMG组发病率分别为3/12(25%)和9/12(75%)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预防组和EAMG组TAChR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值分别为3347·6±556·9、9416·2±1546·5,预防组显著低于EAMG组(P<0·01)。(4)预防组和EAMG组淋巴细胞在TAChR刺激下分泌IFN-γ分别为(117·6±18·5)、(363·1±63·2)pg/ml,分泌IL-6为(49·7±9·9)、(90·6±13·6)pg/ml;与EAMG组相比,预防组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IFN-γ、IL-6分泌显著减少(P<0·01)。结论Tα146-162-iMDC能抑制TAChR预致敏T细胞免疫反应,预防EAMG的发生。Tα146-162-iMDC诱导免疫耐受与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IL-6的分泌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在丝裂霉素C(MMC)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研究U25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分析不同浓度的rhHGF对低剂量MMC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MC组U251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其抑制率和凋亡指数(AI)分别为(43.7±3.2)%和(63.2±3.4)%,较不同浓度的rhHGF加MMC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随着rhHGF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指数呈递减趋势。FCM检测结果表明,MMC主要诱导G0/G1期细胞凋亡而出现凋亡峰,凋亡率25.86%;10和20μg/LrhHGF能特异性抑制MMC诱导U251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15.14%和11.12%。结论rhHGF能抑制MMC诱导的U251细胞凋亡,可能与胶质瘤的复发、耐药等临床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纳米微粒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非病毒基因递送载体,具有无免疫原性和致瘤性等优越性。利用纳米技术和基因干扰技术阻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降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理论上成为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HIF-1α小干扰RNA纳米微粒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体外培养的食管鳞癌TE-1细胞为对象,基因水平完全随机对照实验,于2007-01/2008-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HIF-1α小干扰RNA,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纳米微粒。人食管鳞癌TE-1细胞株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 方法:体外培养的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不含基因的纳米微粒组,HIF-1α小干扰RNA组,HIF-1α小干扰RNA纳米微粒组。 主要观察指标: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处理72 h后HIF-1α小干扰RNA纳米微粒组细胞的HIF-1αmRNA表达和HIF-1α蛋白表达低于其他3组(P < 0.01),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 (P < 0.01)。HIF-1α小干扰RNA纳米微粒组细胞增殖受明显抑制,生长缓慢,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HIF-1α小干扰RNA纳米微粒能够有效减少食管鳞癌TE-1细胞的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显著抑制TE-1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HIF-1α;纳米;细胞凋亡;食管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时间窗及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GDNF对缺血半暗带Caspase-3及 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TTC染色测定梗死灶体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3 2 3 .1± 49.6) ,0 h及 1h给药组梗死灶体积减小 (193 .4± 53 .8,2 41.1± 57.5) ,0 h组 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 (10 7.2± 9.5及 92 .3± 6.5) ,各组 TNFα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GDN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时间窗在 3 h之内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性。方法①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48例GBS急性期患者和58名健康人血清TNFβ水平。②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TNFβ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①GBS组TNFβ水平为(223.12±36.23)pg/mL较健康对照组(152.24±23.66)pg/mL明显升高,P<0.05。重型组TNFβ水平为(241.98±43.37)pg/mL较轻型组(208.44±20.37)pg/mL明显升高。②GBS组TNFβ1等位基因频率为39.5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基因频率(25.86%),P<0.05。③基因型为TNFβ1/1和TNFβ1/2的GBS患者TNFβ水平分别为(292.27±25.25)pg/mL和(220.93±14.09)pg/mL,都比基因型为TNFβ2/2的患者TNFβ水平高(195.06±5.56)pg/mL,P<0.05。结论TNFβ1等位基因与GBS的易感性相关。TNFβ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TNFβ的分泌,从而影响不同个体对GBS的易感性和免疫应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E染色及TUNEL染色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的变化。结果出血4h,血肿周围脑组织即可见散在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神经元[(2.8±0.8)个/高倍视野],24~48h时达到高峰[(12.5±3.9)个/高倍视野],49~72h高表达持续存在[(12.2±1.8)个/高倍视野];出血4h可见神经元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出血12h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细胞[阳性细胞数为(11.2±4.1)个/高倍视野],24~48h凋亡细胞明显增多[(29.7±8.4)个/高倍视野],49~72h达到高峰[(33.2±4.3)个/高倍视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凋亡细胞呈正相关性(r=0.788,t=7.02,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发生一系列形态学变化,其演变规律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松果体功能减退致褪黑素 (MT)分泌减少对 β-淀粉样蛋白 (Aβ)诱导海马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SD大鼠随机分两组 ,实验组摘除松果体 ,对照组给假手术 ,两组均在术后 40 d给 Aβ1~ 40 右侧海马注射 10 μg(10 μg/ μl) ,7d后标本用 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2、Fos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 Aβ周围海马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ax(14.2 8± 4.18)和 Fos表达 (2 8.2 9± 6 .91)均比对照组 Bax(7.6 9± 2 .81)和 Fos表达 (0 .87± 0 .15 )增强 (P<0 .0 1) ;而 Bcl- 2在两组中表达 (7.48± 3.2 6 ,7.19± 3.37)无明显差别 (P>0 .0 5 )。结论 :褪黑素减少可加强 Aβ诱导海马细胞凋亡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神经元样细胞SMN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SMA患者进行基因诊断。诱导患者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作为细胞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测序检测SMN2基因转录产物,半定量RT-PCR检测VPA干预前后SMN2mRNA的表达。结果RT-PCR扩增出266bp和212bp两条带,分别为全长转录产物(fl-SMNmRNA)和转录时跳过外显子7的产物(SMNΔ7mRNA);VPA干预后,fl-SMNmRNA和SMNΔ7mRNA表达均比干预前明显增加,有量效关系(干预前以及1、2、5、10mmol/LVPA干预后fl-SMNmRNA和SMNΔ7mRNA的表达分别为0·210±0·035、0·282±0·041、0·351±0·020、0·450±0·052、0·553±0·035,P<0·05和0·670±0·026、0·703±0·050、0·750±0·024、0·807±0·042、0·870±0·034,P<0·05);且fl-SMNmRNA增加的幅度大于SMNΔ7mRNA,fl-SMNmRNA/SMNΔ7mRNA的比值也逐渐增大。结论SMA患者神经元样细胞SMN2基因存在选择性剪接,VPA可能抑制选择性剪接并改善SMN2的转录,从而有望成为治疗SMA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运用小鼠白血病病毒MoMLV为载体,将TNFa基因转导致人胶质瘤细胞SHG-44,14dG418筛选出细胞克隆.检测TNFa的表达.观察细胞生长.结果: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高浓度TNFa表达分别为(5 198.7±3 757.4)pg/ml和(3 217.4±1 180.6)pg/ml(P<0.05),生物活性达320.0U/ml.“RT-PCR”检测转基因细胞有特异mRNA表达,转基因细胞生长减慢.转染TNFa基因可诱导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胶质瘤C6细胞伽玛刀治疗后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胶质瘤C6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接受不同剂量(5.0 Gy和6.22 Gy)的伽玛刀照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研究p16基因和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伽玛刀治疗显著地抑制了C-myc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激活了p16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实验组C6细胞C-myc基因灰度值为154.4±4.7(5.0 Gy),161.7±5.8(6.22 Gy);对照组为130.28±2.4.实验组C6细胞p16基因灰度值为155.4±2.0(5.0 Gy),124.9±7.1(6.22 Gy);对照组为167.1±6.2.结论胶质瘤C6细胞的凋亡与激活了p16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和抑制了C-myc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APP(-βamyloid precursop protein,APP)17肽(APP695中319-335肽段)对APP转基因小鼠(APP695V717I)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月龄的APP695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APP17肽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月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C57BL/6J小鼠。APP17肽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APP17肽,每只每次0.34μg,每周3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NS。应用水迷宫试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以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1)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存在明显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其第3、4、5天游完全程的时间[(93.22±16.35)、(86.73±20.26)、(77.13±29.35)s]和错误反应次数[(6.63±2.16)、(5.81±2.13)、(5.33±1.41)次]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0.89±20.19)、(61.25±21.88)、(54.63±16.92)s和(5.01±1.93)、(2.97±0.96)、(2.31±1.01)次]增多(P<0.05);APP17肽治疗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其上述水迷宫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3.13±1.19)%]和线粒体膜电位[(176.39±13.88)mV]比较,模型组凋亡发生率[(8.06±2.31)%]显著增加(P<0.01)而线粒体膜电位[(97.51±15.73)mV]明显降低(P<0.01);APP17肽治疗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4.38±1.26)%]低于模型组(P<0.01),线粒体膜电位[(168.35±19.29)mV]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APP695转基因小鼠存在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且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PP17肽能够明显改善该转基因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及抑制凋亡发生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形态学的变化。方法根据IGF-ⅠRcDNA序列设计其正义、反义基因片段,并对部分碱基进行硫代磷酸修饰。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义寡核苷酸组和反义寡核苷酸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根据DNA直方图分析凋亡细胞发生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经反义寡核苷酸5μmol/L、10μmol/L、15μmol/L、20μmol/L等4种浓度处理的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6.06±3.86)%、(24.52±4.84)%、(36.69±5.53)%和(43.85±5.72)%;而经同样浓度正义寡核苷酸处理的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76±1.22)%、(3.14±1.15)%、(2.51±0.93)%和(3.26±1.15)%;空白对照组(野生型)的自然凋亡率为(1.01±0.89)%。反义寡核苷酸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正义寡核苷酸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凝聚,并聚集于核膜下呈新月状或块状,胞膜内陷形成膜包裹的核碎片或细胞器,最后出泡形成凋亡小体。结论反义IGF-ⅠR基因片段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53基因和PTEN基因在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MOI的p53腺病毒表达载体pAdCMV-p53及空载体pAdCMV-lacZ分别感染表达野生型PTEN基因和突变型PTEN基因的细胞系,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转染效率;并通过MTT检测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TUNEL检测分析细胞凋亡等指标观察p53基因及PTEN基因对U25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OI为100时,p53基因可引起U251细胞G0G1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生长抑制;MOI为50时,U251-p53 PTEN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U251-p53,并能出现细胞凋亡,而U251-p53仅出现少量细胞凋亡。结论p53基因可以通过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及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生长;PTEN基因可以促进p53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能增加U251细胞对p53基因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靶向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短发夹RNA(shRNA),对裸鼠皮下人脑胶质瘤中HIF-1α、hTERT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皮下接种模型;将HIF-1α shRNA、hTERT shRNA质粒转染入移植瘤中,观察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HIF-1α、hTERT蛋白表达;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稳定的裸鼠U251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5周后HIF-1α shRNA、hTERT shRNA组双基因干扰组肿瘤体积较单基因干扰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小,抑瘤率为84.2%;病理结果显示双基因干扰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微血管散在稀疏,大量肿瘤细胞坏死及凋亡;Western blot显示治疗组相应蛋白表达受抑制,双基因干扰组影响二者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双基因干扰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 HIF-1α shRNA和hTERT shRNA均可在裸鼠移植瘤体内抑制相应蛋白表达及胶质瘤增殖生长,促进细胞凋亡,而双基因干扰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