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水泡状胎块的发生率为1/2,500次妊娠.绒癌常合并肺转移,良性水泡状胎块也可能发生清宫后的"肺水肿"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本文为5例良性水泡状胎块在清宫后发生肺X线异常的报导.5例病人中有3例初次拍胸片正常,但在清宫后均发生肺水肿症状.其中2例在72小时内肺水肿自然消失;而1例进行到"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其余2例肺水肿兼双侧胸膜渗液中的1例在72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静滴Sulprostone(甲基磺酰胺前列腺素E_2的16-苯氧基衍化物)对子宫内死胎或水泡状胎块的堕胎和子宫排空效力及其副作用。自愿受试妇女中有7例为水泡状胎块(Ⅰ组),9例为妊娠小于24周的死胎(Ⅱ组)及12例为妊娠大于24周的死胎(Ⅲ组)。各组平均年龄相同,为29岁。用500ml等渗盐水将1,500μg的Sulprostone稀释后,以2~4μg/分钟静脉滴注6~8小时。在此以前受试者未接受其它药物治疗,堕胎过程中曾配合用度冷丁、镇痛新等镇痛药。受试者健康状况良好,无哮喘以及子宫切开或严重的肺、肝、肾等疾患。以堕胎得分来判断治疗效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45例患过水泡状胎块的病人又再育情况作了观察。其中82例再次妊娠118次。没有再受孕的63例中仅8例有再妊娠的愿望,不育率为18.9%。早产、先天性畸形、分娩前后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发病率,均未增加。资料中指出用过化疗的病人流产的发生率较高。这反映出水泡状胎块对生殖道可能有损害,而不是药物的影响。1例连续3次水泡状胎块,此现象是特殊的,可能是由于尚有诊断不出的因素存在,而非偶然发生。  相似文献   

4.
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也称葡萄胎,是指绒毛水肿及不同程度的滋养叶细胞增生的异常胎盘,是最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我国水泡状胎块的发病率为1∶1290次妊娠[1].按遗传物质来源可将水泡状胎块分为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来自双亲两类,即: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水泡状胎块)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水泡状胎块).两者在形态学上鉴别存在困难,但两者恶变率不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p57基因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家族成员,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促进凋亡,诱导分化,并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独特作用[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注意到在某些妇科疾病如水泡状胎块中存在着p57基因组印迹缺乏现象[3],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水泡状胎块中p57蛋白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就全世界而言,滋养叶疾患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地区差异。在美国的发生率约为1∶1,500次妊娠,但在某些地区又可高达1∶500,远东的葡萄胎发生率较高,在印尼的某些医院报道为1∶100。重复发生的滋养叶疾患则更少。曾有报道其重复发生率为滋养叶疾患患者的0.6~2.57%。重复滋养叶疾患以后生育能力差,  相似文献   

6.
一、简介滋养叶疾病是一种很复杂的疾患.近年来应用超声波对滋养叶疾患进行探查与估计以及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的配合下,提高了滋养叶疾患的早期诊断.许多文献报导,超声检查对于各种类型滋养叶疾患均有不同程度的诊断价值:对完全性水泡状胎块诊断准确性最高,符合率达90%以上;对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已有报  相似文献   

7.
作者介绍滋养叶细胞疾病的分类法及其治疗方针:1)水泡状胎块;2)无转移的滋养叶细胞疾病;3)有转移的低危型;4)有转移的高危型。其中高危型的诊断标准是根据Hammond的变法,即①尿中HCG值在10万国际单位/升以上;②与前次妊娠间隔一年以上;③有脑、肝转移,三项中有一项者即为高危型。 1.水泡状胎块的治疗:确诊后先用海藻棒扩宫口,次日在催产素静滴下刮宫,一次不必完全刮  相似文献   

8.
最近DuBeshter等发现WHO预后评分系统较传统标准能更有效地预示高危的转移的滋养叶疾病患者结局。为此,作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作者对得克萨斯Anderson大学医院诊断为水泡状胎块、恶性葡萄胎、绒癌和妊娠滋养叶疾病的病人进行了医学记录研究,同时复习核对了测定hCG病人的化验室记录。根据传统标准将这些病人分为低危或高危组,病人如有一条符合传统高危标准即定为高危。为了按WHO标准评分,复习了病人的年龄、前次妊娠至治疗开始的间隔、hCG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恶性滋养叶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以CDFI观测子宫形态、病变区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砒)及治疗前后的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25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中,恶性葡萄胎16例、绒毛膜上皮癌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治疗前后RI、β—HCG和病灶直径均变化明显(P〈0.01)。结论:彩超对滋养叶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滋养层细胞能产生妊娠特异蛋白,因此可作为孕期胎盘功能的标志,同样亦可作为妊娠滋养叶疾病的标志。本文提出妊娠特异蛋白包括(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胎盘催乳素(hPL);(c)妊娠特异糖蛋白(SP1);(d)胎盘蛋白5(PP5);(e)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PAPP-A)。HCG 在处理滋养叶疾病中最重要,临床应用最广泛。HCG提供一种最有价值的标志,这是其它妊娠蛋白不能代替的。但某些病例,HCG 并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的全过程,因而常常需要其它妊娠蛋白作用为辅助标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妊娠特异蛋白,由合体细胞产生,排卵后8天即可在每体测出。妊娠第八周上升达高峰后迅速下降,在  相似文献   

11.
有效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得低危滋养细胞肿瘤(GTD)患者均能治愈,但对于高危GTD患者的治愈率仅52%~89%,EMA/CO[鬼臼乙叉甙(VP16)+氨甲喋呤(MTX)+放线菌素D(KSM)/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是目前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但CTX和VCR单独应用的效果不肯定。为研究MEA(即:MTX+VP16+KSM)治疗高危GTD患者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小组鉴于滋养细胞疾病在命名、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各方面的不一致,提出一些建议,大致有下列几方面。一、名称方面 1.滋养细胞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而滋养细胞肿瘤(trophoblastic tumor,不用trophoblastic neop-lasm)则包括后三种病变,不包括葡萄胎,表明葡萄胎不是肿瘤,而且侵蚀性葡萄胎也不是真正的新生物。 2.侵蚀性葡萄胎:建议不再用恶性葡萄胎、破坏性葡萄胎等名称,改为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mole)。 3.绒毛膜癌:不再用绒毛膜上皮癌,一律用绒毛膜癌(gestational choriocarcinoma),虽然滋养细胞亦是上皮细胞,但为胚外组织,与胚内上皮有所不同,故不用“上皮”两字。 4.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不再用不典型绒毛膜癌、假滋养细胞肿瘤等名称,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简称PSTT)。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分析最初显示为46,XX核型。当前文献报告的173例中159例(91.9%)性染色体是 XX,14例(8.1%)是 XY。10例 XY 葡萄胎作了充分的随访,其中2例后来成为绒癌。由于推测 XY 葡萄胎特别易恶变,因而对葡萄胎的广泛研究引起注意,重点在于 Y 染色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这方面的研究已扩展到恶性滋养叶肿瘤。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20多年来在滋养叶肿瘤(GTN)自然病史及病生理方面研究所得之主要进展,讨论新的分期法并提出诊断处理最合理的方案。资料来源于新英格兰滋养叶疾病中心(NETDC)14年中,1,510例的诊治经验。其中葡萄胎1,001例;除外临床或随访不适当的183例;在其余326例GTN中无转移198例(61%),有转移128例(39%)。326例经治疗后缓解者308例(94%),死亡者18例(6%)。一、自然病史 GTN最常发生于葡萄胎后,亦偶见于足月产、流产或子宫外孕以后。继发于葡萄胎者含有葡萄胎或绒癌(CCA)组织,继发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76~2000年底共收治滋养叶细胞肿瘤37例,其中绒毛膜癌(简称绒癌)17例,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20例,现将此37例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是化学药物治疗取得突破的第一个实性肿瘤20年前绒毛膜上皮癌(下简称绒癌)还是一种“不治之症”,死亡率达90%以上。1956年 Li 及 Hertz 等首先报道用氨甲喋呤治疗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获得完全缓解。继氨甲喋呤后又发现长春花硷,放线菌素 D 等药对该类肿瘤有效。本文主要综述国外二十年来在治疗滋养细胞肿瘤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常绒毛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中各型滋养细胞的增殖能力与疾病恶性程度间的关系,以及双重免疫组化技术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用HCG、HPL和黑素瘤细胞粘附分子(Mel-CAM)标记出不同类型的滋养细胞,再用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检测其增殖情况。结果:①3种滋养细胞的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各不相同。Mel-CAM表达仅限于中间型滋养细胞(IT);②正常绒毛和GTD组织标本中,滋养细胞的总Ki-67标记指数随疾病的恶性程度增高呈升高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细胞滋养细胞(CT)的Ki-67标记指数随疾病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二者呈正相关(r=0.731,P<0.05);IT的Ki-67标记指数显示出相同的特点(r=0.679,P<0.05)。结论:Mel-CAM结合Ki-67的双重免疫组化法是研究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个有用的辅助方法;CT和IT的Ki-67标记指数对于辅助预测GTD的发展转归、判断疾病预后等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1956年以前患滋养叶病预后都很差,而且发展甚快。1956年Li等报告的3例转移病例经过氨甲喋呤治疗后得到完全缓解。这是成功地应用化疗治疗实质性肿瘤的一个转折点。在最近20年里,滋养叶疾病有了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研究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其预后更有所改善。有转移的患者持续缓解率可达90%,而病灶局限者实际上已达100%。以前对这种疾患的治疗通常都用子宫切除,现在可以说化疗不仅可以改善预后而且几乎可使所有希望保留生育机能的病人只用化疗。从很多报告大量病人治疗后成功的妊娠事例中说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一、滋养叶的生物学方面问题 Hertz提出妊娠滋养叶疾病是反映胎儿、绒毛的生物动力学过程。从形态学上讲良葡、恶葡及绒癌是一个疾病连续发展的不  相似文献   

19.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这三种主要滋养叶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文献报告较多.1895年,Marchand曾描述一种偶见的滋养叶疾病,因不能归入上述三种类型而命名为"非典型性绒毛膜上皮肿瘤".15年以后Ewing将典型绒毛膜上皮瘤分成毁坏性绒毛膜腺瘤和绒毛膜上皮癌,非典型绒毛膜上皮肿瘤分成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和合体细胞瘤.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是因在胎盘处及其下面的子宫肌有许多单核及多核的滋  相似文献   

20.
X线诊断是一门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而恶性滋养叶细胞瘤由于以血行转移为主,且具有最早、最高出现肺转移的特点,肺部转移的确诊,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辅助检查主要靠X线胸部拍片。X线检查给临床诊断、治疗、疗效判断、停药指标,随访诸方面提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