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护理人员对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梅  尚少梅  张清 《天津护理》2007,15(6):314-3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应用自设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向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发放问卷105份。结果:口腔护理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新知识,如牙菌斑,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机制等的了解较差;职称为护师的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好于主管护师(P<0.05)。结论:应该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开展口腔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并为拓宽护士的知识领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临床实践情况。方法采用简单方便抽样方法对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护士发放问卷160份,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新知识如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及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等了解较差。主管护师知识掌握情况分别好于护士与护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需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开展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临床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50名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了解欠缺,了解率最高为64.0%,最低为12.7%。结论建立统一、科学的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指引,加强对ICU护士的规范化知识培训对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小容  廖燕 《华西医学》2004,19(3):482-482
目的 :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 ,我科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改进 ,提高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使用新方法后 ,病人的口腔清洁度明显改善 ,P <0 0 0 5。结论 :使用新方法后 ,可以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减少因口腔分泌物下移引起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经口气管插管更可取。经鼻气管导管容易固定,口腔护理方便。不过,经鼻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已引起注意。作者观察一年内收入ICU病房经鼻气管插管的434例病人,不包括未满18岁颅面骨骨折或副鼻窦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山西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信行问卷对山西省7所三级综合医院36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分析。问卷除人口学资料、知识、态度、执行现状外,还包括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8.70±3.67)、(39.27±3.86)和(5.97±2.18)分。结论 ICU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的知识、态度和执行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需重点加强低年资聘用护士入科前培训,科室定期组织讲座,提高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西省重症监护病房(ICU)对于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执行现状及护士长认知、态度情况。[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5名山西省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3名护士长表示本科室总是会对插管病人进行口腔评估;42家ICU采取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其中4家ICU已经开始使用牙刷对插管病人进行口腔护理;41名护士长表示能保证6h~8h对气管插管病人进行1次口腔护理;选择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的最多,有30个ICU。使用氯己定的科室有14家。[结论]我省ICU对于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执行现状总体较好,正在逐渐摒弃使用盐水及棉球进行口腔护理的传统方法。今后应加强对护士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口腔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e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护士对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ICU谵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相关性,为提高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及护理技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大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1.26±5.34)分、(18.65±5.71)分、(10.86±3.40)分,得分均偏低。不同年龄、护理工作年限及急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年限的护士在ICU谵妄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的护士对ICU谵妄护理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护士ICU谵妄护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与态度呈负相关(r=-0.19,P=0.02),对ICU谵妄的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64,P=0.00)。结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水平偏低,ICU谵妄认知态度欠积极,ICU谵妄患者评估及护理行为运用不足,需加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教育,端正其ICU谵妄预防和护理态度,提高其ICU谵妄护理运用能力,以减少急重症患者ICU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内不同部位的细菌定植状况,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纳入27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于常规口腔护理前后分别采集咽部、插管管壁可见末端、后臼齿咬合面的分泌物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比较口腔内不同部位细菌定植状况。[结果]3个部位细菌定植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可见:咽部细菌定植数、管壁可见末端细菌定植数高于后臼齿咬合面。[结论]咽部及插管管壁可见末端细菌定植数量多于后臼齿咬合面,可能与咽部的解剖结构及病人的体位有关。  相似文献   

10.
赵益  杨静  熊燕  彭巧君 《护理研究》2014,(3):998-999
[目的]了解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内不同部位的细菌定植状况,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纳入27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于常规口腔护理前后分别采集咽部、插管管壁可见末端、后臼齿咬合面的分泌物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比较口腔内不同部位细菌定植状况.[结果]3个部位细菌定植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可见:咽部细菌定植数、管壁可见末端细菌定植数高于后臼齿咬合面.[结论]咽部及插管管壁可见末端细菌定植数量多于后臼齿咬合面,可能与咽部的解剖结构及病人的体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TIAQ)、自行设计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2次评定GSES差异有显著性(P<0.01),TIAQ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药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GSES与TIAQ呈正相关(r值=0.3050,P<0.05)、GSES与服药依从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值=0.3767,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希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包括:建立患者档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订自我管理教育处方;学习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入组时)及干预后(1年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Herth希望指数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管理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并提高其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路径化健康教育对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MHVR)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MHVR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路径化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在手术后入病房时(干预前)、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路径化组病人出院时和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健康教育对MHVR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晚期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3例住院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单日入院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双日入院的患者(49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由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成员严格按照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对患者实施综合的自我管理教育。出院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生命质量。结果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增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对外伤性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增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以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理职能维度除外)和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增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分阶段行为转变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教育前后患者自我效能、生存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教育后患者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及服药依从率均显著高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行为转变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与生存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忠新  秦轶灵 《中国康复》2010,25(4):304-305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劳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进行精神症状、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56例患者的BPRS和IPROS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GQOLI-74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单项因子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基于自我效能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5月来我院心力衰竭门诊就诊患者82例,依据患者入院奇偶周数将患者分别纳入传统组和自我效能组,进行相应健康教育,分别在患者入组时、健康教育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心力衰竭自理行为量表和心力衰竭知识问卷进行测评。结果自我效能组患者在自理行为和心力衰竭知识方面测评优于传统组患者,且该干预效果在时间、干预和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自我效能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形成较好自我行为和增加心力衰竭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概念的状态水平及健康教育在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研究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量表(IPROS)和自我概念量表(TSCS)的测评.结果 两组比较,患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P<0.05或P<0.01);在教养方式上,患者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5),而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P<0.05或P<0.01,P<0.01);研究组健康教育前后TSCS、IPR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环境、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缺陷,对其发病起重要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概念水平低下,健康教育能增强其信心,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概念的状态水平及健康教育在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研究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量表(IPROS)和自我概念量表(TSCS)的测评.结果 两组比较,患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P<0.05或P<0.01);在教养方式上,患者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5),而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P<0.05或P<0.01,P<0.01);研究组健康教育前后TSCS、IPR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环境、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缺陷,对其发病起重要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概念水平低下,健康教育能增强其信心,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