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血瘀证的临床相关因素,为血瘀证的客观诊断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对7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血瘀证诊断,以是否为血瘀证作为应变量,选取常规检测的临床项目和实验室指标共26项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9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有57例(72%)完全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Logistic回归选入高血压病史、Glasgow昏迷分级、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进入方程.结论:多数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存在着血瘀证,与血瘀证相关的临床因素有高血压病史、意识障碍程度较轻、红细胞压积增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为脑出血急性期血瘀证的客观诊断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Ⅱ期高血压病血瘀证与中医证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Ⅱ期高血压病(EH2)血瘀证特异性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中医证类的关系。方法按WHO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选择EH2患者70例进行血瘀/非血瘀证候分类和一般中医证候分类,并选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EH2以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3类为多;(2)EH2患者中血瘀证达68.57%,统计分析表明痰湿壅盛证和血瘀证关系最为密切;(3)EH2患者血瘀证、非血瘀证ET、NO、NO/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EH2血瘀证ET水平显著高于非血瘀证(P<0.01),血瘀证NO水平显著低于非血瘀证(P<0.05),但血瘀证NO/ET水平与非血瘀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瘀证是EH2的重要证型,且与血浆ET水平关系密切,提示ET可作为EH2血瘀证的判定参考指标。高血压病治疗中加用活血化瘀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血瘀症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瘀证在糖尿病中具有普遍性,对此主要从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基础,客观诊断指标,治法及方药等方面论述了糖尿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进展,糖尿病血瘀证可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前者可从舌脉症辨别,后者则无宏观表现可察,运用现代科技善于血流变性,微循环,血小板和内皮功能及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有利于揭示糖尿血瘀症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量化诊断指标,指导血瘀证分期分级论证,识别隐性血瘀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瘀论治糖尿病是近年治疗糖尿病的一大进展,血瘀证常和它证相兼存在,治疗亦为活血化瘀和它法并用,目前临床中应用的治法有:补肾活血法,健脾活血法,益气养阴活血法,化湿行瘀法,温阳化瘀法,泻热逐瘀法等。  相似文献   

4.
从血液理化指标、分子遗传水平等方面,综述冠心病血瘀证的实质研究及冠心病血瘀证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目前对冠心病血瘀证实质的研究已在血液理化指标与分子遗传水平上有所收获,冠心病血瘀证与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付长庚  刘龙涛  史大卓 《北京中医药》2017,36(8):675-677,680
血瘀和活血化瘀学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开始,陈可冀院士带领的学术团队从宏观表征、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系统阐释了血瘀证的实质,研究了不同活血化瘀中药或复方的作用机理和特点,倡导以活血化瘀法防治心脑血管病,并从心脑血管病推广应用到临床各科,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建立并多次修改完善了血瘀证和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推动了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行了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的现代分类,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上述的学术成就,建立了现代活血化瘀学术理论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开放包容、动态发展的现代活血化瘀学派。  相似文献   

6.
对115例患者的分析表明: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率对血瘀证而言是非特异性指标,而疾病对这些指标则具有更大的影响。“高粘滞综合征”并不等于中医的血瘀证。不能仅凭血液流变学的某项或几项指标高于正常就诊断血瘀证,否则易造成“无病不血瘀,无证不血瘀”的混乱,有悖于中医理论体系中血瘀证概念,也不利于血瘀证微观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血瘀证目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目征是中医重要的传统诊法之一。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目征与血瘀证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二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并假设标准中每项"主要依据"为10分,每项"其他依据"为5分,0~19分者诊断为非血瘀证,>20分者诊断为血瘀证(20~39分为轻度血瘀证;40分以上为重度血瘀证)。研究分血瘀证组330例(男187例,女143例,平均年龄46.86岁;其中轻度血瘀证194例,重度血瘀  相似文献   

8.
临床解惑     
对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的病人,是否可径用活血化瘀法? 答: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反映了机体血液性状与流动的异常改变,这与中医学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相似,在现代研究中,常被用作血瘀证的微观诊断指标。但是病理上的血液运行不畅与诊断上的血瘀证并非等同。血瘀证是以瘀血为病因而导致的病证,其整个病理过程以血液瘀滞为主导,临床有相应的血瘀证候。血液运行不畅固然可以发展形成瘀血,但并非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创伤系各种外界刺激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组织或器官解剖或生理上的紊乱,常伴有机体局部或全身性反应。创伤包括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损伤、颅脑及胸腔、腹腔、盆腔诸脏器的损伤、外科手术后的残余感染、血肿、炎块、粘连、斑痕等,均属于祖国医学血瘀证的范畴。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血瘀证的有效方法。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对血瘀证的有关论述,并结合个人在外科临床工作中的体会,谈谈活血化瘀法在创伤外科中的实际应用。 1 创伤性血瘀证的诊断要点我们对血瘀证的诊断,一方面运用祖国医学的四诊八纲,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辨证,一方面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多元数据统计和神经网络挖掘方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瘀证基于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的诊断模型,探索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瘀证相关的理化指标信息的组合模式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血瘀证患者组)和对照组(非血瘀证患者组),其中观察组37例,对照组57例。观察组为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四诊信息和生物样本进行多系统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在分析差异指标基础上,综合应用回归方法及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模型建设,从而形成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多系统理化指标诊断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血瘀证患者占37%。应用上述方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20项,按照条目的显著性顺序依次进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模型,显示筛选指标的建模准确率为75.4%,测试样本的准确率达到82.4%。结论: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用于临床理化指标信息数据进行CHF患者血瘀证的建模分析,与血瘀者密切相关的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也为进一步了解心力衰竭血瘀证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临床上活血化瘀法使用不当的问题,阐述如何正确使用活血化瘀法,认为有必要对血瘀证诊断标准进行具体细化,临床应用以辨证论治为纲要,并从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瘀证的轻重缓重、证候主次,辨瘀证的新瘀、久瘀,辨血瘀之部位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重视活血化瘀中成药的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探索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方法:分别运用逐步回归法、逐步判别法筛选对于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具有贡献度的指标。结果:逐步回归法得出心绞痛、心悸、胸闷、疲乏无力、口唇色黑、肌肤甲措、眼周色黑、五心烦热、舌质紫暗、舌体瘀斑、舌脉曲张、脉弦等症状对于该证的诊断有益,逐步判别法筛选出舌质紫暗、舌脉曲张、脉涩、肌肤甲错、齿龈色黑等症状。结论: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冠心病血瘀证的证候诊断作出判断,由此可以发现对于血瘀证和非血瘀证诊断具有较好区分能力的条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血瘀证的本质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原理,对具有血瘀证的各型胶原病及银屑病测定了环核替酸和 N-乙酰神经氨酸,结果提示 cAMP 降低、cGMP 和 N-乙酰神经氨酸增高。对这些患者采用了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雷公藤及丹参紊中草药治疗,治疗后血瘀证及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初步认为血瘀证和生物学功能异常、炎症反应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不同计量诊断对于冠心病血瘀证症状体征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探索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方法:分别运用逐步回归法、逐步判别法筛选对于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具有贡献度的指标。结果:逐步回归法得出心绞痛、心悸、胸闷、疲乏无力、口唇色黑、肌肤甲措、眼周色黑、五心烦热、舌质紫暗、舌体瘀斑、舌脉曲张、脉弦等症状对于该证的诊断有益,逐步判别法筛选出舌质紫暗、舌脉曲张、脉涩、肌肤甲错、齿龈色黑等症状。结论: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冠心病血瘀证的证候诊断作出判断,由此可以发现对于血瘀证和非血瘀证诊断具有较好区分能力的条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于1986年11月在广州召开,共收到学术论文330余篇,内容涉及临床和基础研究各个方面,将我国血瘀证及活血化瘀这一领域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反映了近四年来的新进展。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和客观检测指标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研究历经50余年,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采用现代科技方法深刻阐释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现代血瘀证的概念,建立了一系列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并对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现代血瘀证学已经形成一个新兴学科,并引领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方向。对现代血瘀证学的研究与发展做一概述。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血栓弹力图参数。方法 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非血瘀证组18例,轻度血瘀证组57例,重度血瘀证组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观察比较3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参数。结果重度血瘀证患者K值较非血瘀证及轻度血瘀证患者缩小,MA值较非血瘀证及轻度血瘀证患者升高,R值较轻度血瘀证患者缩小,Angle角较轻度血瘀证患者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重度血瘀证患者处于相对高凝状态,血小板活性相对增强,存在更高的血栓风险,应充分重视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情况的监测;同时应根据血瘀证的轻重程度个体化应用活血化瘀中药,以减少和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年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好普适性。但冠心病血瘀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对进一步深化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瘀证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tPAI-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同步检测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瘀证、非血瘀证及2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PAI-1、sICAM-1和MMP-9表达程度,并比较三者之间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血瘀证、非血瘀证血清tPAI-1、sICAM-1和MMP-9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瘀证组高于非血瘀证组;血瘀证与tPAI-1、sICAM-1和MMP-9具有相关性,后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SAP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炎性反应和高凝状态,血瘀证患者表现更为明显,可能为冠心病SAP患者中的高危人群。结合相关蛋白质指标可能提高危险分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功效的生物力药理学诠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血化瘀治法是中医临床关于血瘀证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为了规范其临床诊疗评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于1986年曾制定了血瘀证的辨证诊断标准,包括主要临床表现、辅助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3个方面,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一般地说,中医药学术语的内涵往往难以被西医学术界所理解;但是,“血”的概念在中西医之间是大致相通的,它主要是指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正因为如此,血瘀证诊断中的实验室客观指标基本都是血液循环的相关指标,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聚集、血流动力学、组织病理观察及血管阻塞等7个方面来评价。这些客观指标都涉及到血管、血液和血流及其相互问的作用。众所周知,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血管流动与变形的一门学科。因此,从广义上讲,上述实验室指标都与血液流变学密切相关。所以,血液流变学已成为血瘀证诊断与活血化瘀研究的重要而实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