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诊断疾病的模式 1.1 思维模式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主要源于自然界和人体处在反应的大量周密观察,即通过望、闻、问、切将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推测机体的内在病变,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从而对疾病作出证候的判断,这种“以表知里”、“司外揣内”、整体的、宏观的、联系的、动态变化的全过程的综合分析认识疾病的方法,正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届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暨2005年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于2005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深圳市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1年6月16—2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第二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同时举办全国疑难性消化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和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征文内容常见消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新进展:HP相关性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内镜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疾病的新方法演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胆、胰腺等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实践等。学习班招收对象:中西医结合、中医或西医的消化专业医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征文要求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和电子信箱。稿件请附500~800字论文摘要,并以电子信件的形式将稿件发送至tyxh2011@163.com或czs.xiaohua@163.com。截稿日期:2011年5月20日。征文或报名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西街46号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联系方式电话/传真:0351-4174328;李聚林:1351360714;张晓园:13753148292。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共同主持的第四届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于1992年8月28~31日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系统的3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副高职以上的代表占70%以上,表明这次会议的学术层次较高。会议共收到包括胃、肠,肝、胆、胰、食管等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530篇,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和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2009年7月23—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355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2010,(7):16-16
<正>我国历代、当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对中医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贯彻"继承与创新并重"的中医战略方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医杂志社主办,北京展旭医学研究院承办的"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高级论坛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进展高级研修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330202084)"将于2010年10月在北京市举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交流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承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拟定于2014年8月1—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交流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承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拟定于2014年8月1-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协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十四届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12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于2012年6月14~17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参加大会正式代表共500人,出席开幕式约520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300篇,在大会进行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的论文35篇。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1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于2010年8月19-22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近日落幕。会议讨论制定了16种消化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及诊疗指南,将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要求的诊疗标准,公布和执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2):1144-114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0年8月19—22日在苏州市召开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同时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理论继续教育学习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34-103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0年8月19—22日在苏州市召开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同时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理论继续教育学习班。  相似文献   

14.
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单用西医治疗疗效欠佳,单用中医疗法,效果也不能完全奏效,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患者见效快,疗效好.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医》2010,(8):161-161
为贯彻“传承与创新并重”的中医战略方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医杂志社主办,北京展旭医学研究院承办的“中医绝技传承与创新高级论坛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进展高级研修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330202084)”将于2010年10月在北京市举行。现将征文和研修班报名相关事宜通知如下:1、参会对象:欢迎掌握中医绝技、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16.
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于2009年7月23—26日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和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承办,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协办。参会正式代表355人,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梁健教授主持,陈治水主任委员致开幕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穆大伟秘书长亲临大会指导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中医院和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山西省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1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于2011年6月16—19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参加大会正式代表共316人,出席开幕式人员约500人。  相似文献   

18.
曹蓓蓓治疗消化系疾病经验要点:消化性溃疡,西药敛口,中药固扶;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中药调气机,西药促动力;溃疡性结肠炎,西药截流,中药澄源。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对策研讨会,于1991年9月16日在湖北省宜昌地区召开,共收到学术论文45篇。现将本次会议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一、胃病方面幽门螺旋菌感染(HP)被认为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北京中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发现:活动期慢性胃炎和十二指溃疡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静止期;各个证型的HP阳性率,依序为脾胃湿热(89 5%)、肝胃不和(77.8%)、胃络血瘀(49.4%),非脾胃虚组显著高于脾胃虚组;临床症状中口干、口苦、口臭、便秘或便溏、舌红、舌暗、苔黄腻、苔白腻的HP检出率高于其他症状。病因学的研究揭示:湿热、郁热、瘀血之邪和HP感染一样起重要致病作用。因此,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可能起到杀菌作用,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功能。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08年11月在上海市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同时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重点为肝病、内镜与胃癌)新技术新理论继续教育学习班。征文内容消化内镜技术及其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脂肪肝、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等常见肝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消化道肿瘤中西医结合诊疗;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肝、胆、胰腺等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实践等。征文要求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稿件请附800字论文摘要,尽可能以电子信件的形式将稿件传送(shxhhy2008@yahoo.cn或czs.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