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五脏论治的必要性,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五脏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洪涛  袁成业  肖香群 《光明中医》2014,29(11):2392-239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中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而致痰浊内生,气血痰瘀相互搏结,瘀阻肝络.因此肝脾脏功能失调是本病病机的关键,痰湿、瘀血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文献,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外治、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等三大方面进行综述,分别阐述了中药复方、中成药、非药物疗法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内服外用的中医疗法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整理分析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临床研究,认为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疗效和优势,前景广阔,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与肝脏功能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揭示了肠-肝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相关,饮食、抗生素、益生菌及益生元、粪菌移植、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现代医学对肠道菌群生理功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现代医学“肠”的消化吸收、调节代谢、改善免疫等功能可属于中医“脾主运化”“脾主升清”功能的范畴。文章从中医“肝脾相关”“肝与大肠相通”“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视角出发,就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认识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阐述中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建议及措施,为推进国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病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WOT模型分析,构建SWOT分析矩阵。结果在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和人民健康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中医特色慢病管理以其特有的优势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结论通过发挥中医药防治优势,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信息化建设,有助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特色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随之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而中医对本病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本文探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认为本病的中医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高龄肾虚以及他病迁延等,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湿中阻,肝脾肾亏虚,痰湿瘀互结,日久郁于肝络。因此,本病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滋肾养肝,调和肝脾为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代谢应激性的肝损伤[1]。熊焰教授从事肝病诊疗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系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中医肝癖、肥胖、积聚等范畴,熊教授认为其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致痰湿停蓄。现将熊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综合征。部分会进一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1])。王绪霖教授强调脾肾两虚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运用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中医"肝痞""胁痛""积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两虚、标实为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脂肪性肝病,中医理论将其归属于“积聚”“胁痛”“肥气”等范畴。卢秉久教授从医四十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上有独特的见解。通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病因病机,从中医古籍文献入手,以“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为主要切入点,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辨治经验,以期能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湿热蕴结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证型之一。湿热蕴结脾胃引起肝脏病变,这与现代医学中"肠-肝轴"学说不谋而合。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推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演变进程,其产生的临床症状与中医脾胃湿热引起的证候具有相似性。因此基于"肠-肝轴"学说与中医肝脾相关理论,推测土旺侮木是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党中勤教授长期临床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门诊及住院病例,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宣传健康教育,进行整理并总结导师临床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结论党中勤教授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始发因素是饮食不节,关键是脾虚失运,主要病机是痰瘀互结,治疗本病的基本治法是痰瘀同治。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该病病理机制复杂,西医学中尚无有效药物及治疗手段。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对NAFLD的治疗卓有成效且手段多样,对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常用中医治疗手段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及检出率逐年增加,据文献报道,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达20%~33%[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已于2009年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  相似文献   

16.
杨小平  张连俊 《河南中医》2012,32(8):1005-100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肝脏疾病,以肝细胞脂肪变和脂肪堆积为病理特征,无过量饮酒史。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NAFL)、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变。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查阅并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结果,从病因病机、实验研究和辨证施治几个方面来阐述归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医案、医论,总结其对该病病机和治疗方法认识。结果:赵教授认为本病本虚标实,以脾气虚为主,痰湿、郁热、血瘀交织致病。治疗应衷中参西、中药、针灸、调整饮食、适量运动相结合。结论: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研究进展.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肝癖”的范畴,其发病与情志、饮食、劳逸、久病迁延等因素相关,病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由肝郁、脾虚、湿聚、气滞、血瘀、痰凝等多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攻补兼施是其基本治则.目前存在疾病不同阶段病机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肝组织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病但无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例数迅猛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此病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等严重肝病有密切关系,但往往人们不大注意,直到体检时方才发现。山东枣庄市中医医院李润东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多年,他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总体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之邪为标,确立了以“健脾”贯穿始终,疏肝行气、补益脾肾、祛湿化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并重视治未病之法,临床效果甚好。文章结合案例介绍李润东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性疾病,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痰湿体质的先天禀赋因素具有遗传易感性基础,从痰湿体质角度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易感性,加深了对该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以辨体质为基础的辨证论治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