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峥嵘 《新中医》2009,(8):82-83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拈痛汤合消炎散治疗膝关节劳损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膝关节劳损性滑膜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加味当归拈痛汤内服合消炎散外敷治疗;对照组38例,予加味当归拈痛汤内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剂外涂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当归拈痛汤内服辅以消炎散外敷治疗膝关节劳损性滑膜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结合伤速康贴膏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当归拈痛汤内服加外敷伤速康贴膏治疗;对照组32例,予当归拈痛汤内服加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和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当归拈痛汤结合伤速康贴膏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治疗创伤性膝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本院2019年9—12月收治的创伤性膝滑膜炎患者中,按接诊顺序选取属于湿热痹证的患者64例,随机编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口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联合极超短波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当归拈痛汤化裁方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白介素1(IL-1)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24/32),观察组有效率为96.88%(3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血清IL-1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VAS、血清IL-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数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创伤性膝滑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加入当归拈痛汤口服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31例单予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55%(29/31),对照组为77. 42%(24/3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7)
目的观察化瘀愈膝汤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化瘀愈膝汤治疗。2组均治疗7 d。结果 2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评分及CRP、ESR、IL-1、IL-6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治疗后K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瘀愈膝汤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归经当归拈痛汤联合西药在风湿热痹证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类风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风湿热痹证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归经当归拈痛汤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类风湿因子、骨代谢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灼热、晨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RF、ESR及GR均低于对照组(P<0.05),25(OH)D、N-MID、T-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经当归拈痛汤联合西药用于风湿热痹证风湿性关节炎中能降低症状评分,可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同时能降低类风湿因子水平,改善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外同治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滑膜炎汤联合伤科消炎膏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痰凝湿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诊断为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且中医辨证为痰凝湿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内服滑膜炎汤联合外用伤科消炎膏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外敷。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VAS疼痛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骨关节炎评分(WOMAC),统计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肿胀度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滑膜炎汤内服联合外敷伤科消炎膏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肿胀及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风湿热痹证的近期疗效及对疾病活动性的影响。方法:将11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 2 g/次,1次/d;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适量外用痛处,3次/d。观察组采用当归拈痛汤加减内服、外洗。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2周。进行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于治疗前、治疗后2,4,6,14 d进行评价患者的行走和静息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采用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于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进行治疗前后湿热痹证、日本骨科协会的膝关节功能(JOA)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6,14天,行走和静息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WOMAC量表3个维度(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和WOMA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风湿热痹证主要症状评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ES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TNF-α和MMP-3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当归拈痛加减汤内服和外洗能有效减轻KOA风湿热痹型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近期症状,能控制急性炎症指标,减轻病情程度,降低疾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痹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当归拈痛汤治疗。两组患者的观察时间均为2周,记录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配合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痹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膝关节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2月在乐安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整各项炎症因子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玉红汤联合药液洗眼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就医的80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组给予玉红汤内服+药液洗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球结膜厚度、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其球结膜上皮层厚度、球结膜固有层厚度均薄于对照组(P 0.05),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玉红汤内服联合药液洗眼可有效缓解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球结膜厚度,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定痛膏联合芙蓉膏外敷、滑膜炎1号方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方法:将14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和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组给予定痛膏、芙蓉膏和滑膜炎1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关节液内相关因子水平; 比较治疗期间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患者降低或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炎症因子水平、一氧化氮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9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定痛膏联合芙蓉膏及滑膜炎1号方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从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姜春晓 《新中医》2015,47(11):99-100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联合苯溴马隆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苯溴马隆片,连服2周;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连服2周。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均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研究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联合苯溴马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作用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和IL-8水平,抑制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肖贤强  辛晓春 《新中医》2018,50(6):115-117
目的:观察外敷三黄膏配合内服当归活血液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理疗等处理;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当归活血液口服及三黄膏外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 S)评分及症状、体征量表评分,并于第5天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第1、3、5天,2组VA S评分、临床症状体征量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5天联合组VA S评分、临床症状体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联合组97.8%,对照组9 3.3%,2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膏外敷配合内服当归活血液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蒸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KOA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玻璃酸钠基础治疗上加以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观察组在玻璃酸钠基础治疗上给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局部肿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4周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ROM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膝关节周径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膝关节周径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蒸可有效减轻KOA患者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邓春平 《光明中医》2023,(17):3392-3395
目的 探究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49例,甲氨蝶呤片治疗组为对照组,加用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组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不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能缓解患者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和降低CRP水平,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可靠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炎愈消内服、外敷治疗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组同时采用炎愈消内服、外敷,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和关节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疗效和3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显著降低,治疗1、2周治疗组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2周治疗组关节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炎愈消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甘草汤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内服当归芍药甘草汤结合药渣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白介素-6(IL-6)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芍药甘草汤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10只,采用向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当归拈痛汤用于模型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做组间对照,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炎性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降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柳庆坤  秦杏坤 《新中医》2018,50(3):103-107
目的:观察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滑膜膏治疗;观察组给予滑膜膏联合独活除湿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的功能、疼痛、活动范围、畸形评分高于治疗前,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评分量表的功能、疼痛、活动范围、畸形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8.24%,高于对照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