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五脏之气虽升降形式不一,却相互为用;胸痹心痛病位在心胸,与脏腑气机密切相关。气机升降以脏腑为场所,脏腑功能又以气机升降而表现。气血津液生成、运转及代谢,无不在气机升降为介导的脏腑功能活动下完成,故脏腑气机升降平衡协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升降有序,则五脏安和,百病不兴;升降失常,则病邪丛生。若邪气痹阻心脉,则可致胸痹一证。故临证应审证求因,结合脏腑气机升降规律,抽丝剥茧,以探胸痹心痛缘由。  相似文献   

2.
杜斌  陈静 《中医药通报》2020,19(3):34-36
本文论述了浊的生理基础以及浊邪产生的病理基础、所涉及的脏腑、致病特点及其与痰、湿等邪气的鉴别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升清降浊,若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失运化,清不升而浊不降,浊就会停留中焦而化生浊邪,导致疾病的发生。浊邪的产生与脾胃最密切,与肺、肝、肾相关,浊邪为阴邪,具有胶黏、浑浊的特点,但与痰邪、湿邪等的致病特点均有不同,临床治疗常采用升清降浊、芳香化浊、温中健脾祛浊、淡渗利浊等方法。掌握浊邪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医药对脾胃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从王祥生主任对中风病昏迷病因病机的认识入手,阐述心脾功能与中风病昏迷的联系,结合典型医案分析,总结王祥生主任对中风病昏迷独到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关格在现今中医内科的治疗论述主要以汉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所记载的内容为依据.关格涉及脾肾两脏的亏损,湿浊瘀毒的阻滞,人体气机升降失司,损伤人体气血,阴阳失于平衡.通过对关格主要症状和病因病机的分析归纳,疏调人体气机汤在"一体两翼"的学术思想的引领下,能够条达畅通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运行,先后天之本兼顾,调气理血,平衡阴...  相似文献   

5.
王中琳教授辨证论治中风病,擅长使用药对,如人参配玉竹,黄芪配黄柏,菊花配芡实。临证中此三组药对灵活运用,多有奇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畅达气机之法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笔者认为本病的病理因素为气、痰、瘀,长期的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致气、痰、瘀三者互结引发甲状腺癌,其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原则,治法以畅达气机为主,同时健脾、化痰、散瘀,还需与临床辨证及分型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轻中度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全息经络刮痧疗法,连续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降低,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存在时间效应(P<0.01)和组间效应(P<0.05),且时间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1);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Hcy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轻中度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显著,能促进血压下降,减轻症状,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经络状态的关系,为中医外治法调节机体经络平衡、改善偏颇体质、辅助治疗CHB提供依据。方法 对440例入组的CHB患者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并将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中医体质类型中,湿热质最多,气虚质次之;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在经络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精神状态、运动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经络检测结果表明,经络异常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肝经,其次为脾经;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异常经络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经络状态存在相关性,可通过外治法调整机体经络平衡、改善体质,辅助治疗CHB。  相似文献   

9.
疏调气机汤是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在疏调气机思想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效方,应用广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秦竹教授是"疏调学派"学术继承人,经过反复临床应用及思考,发现疏调气机汤的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为情感性心境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思路,基于疏调气机汤中所包含的学术思想,阐述心境障碍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情志疾病,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从而制约了其治疗,PSD的发病与经络密切相关,但对其研究较少。本研究创新性地从经络学角度探讨PSD的发病机制,提出PSD的发病与多条经脉相关,尤其是足厥阴肝经,为PSD机制的揭示奠定了经络学基础,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黄元御认为可以从中气升降失常、中气衰微、阳明之主气燥金辨治,归根结底依然是水寒土湿木郁,治疗上主张温肾暖脾达肝。陆家龙教授认为便秘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气血亏虚、阴虚血燥、气机失调,并结合“燥为虚证”的观点,指出临证治疗不能一味温阳温肾,应辅以健脾润肠之剂,选药上应补气养血润燥兼而用之。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引领下构建藏象理论、经络理论和五运六气理论,尤其是经络理论的构建最为突出,经文通过15个思维模型,全面呈现了该知识板块中的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命名、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证的诊法治疗等内容,自此成为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对于经络实质展开了系统的有计划地研究,迄今为止,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及假说不计其数,但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参考了国内近五十年经络实质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医学研究以及其他假说的角度,对经络实质的假说进行了总结,并对经络实质至今未有突破性见解这一现象分析了原因,且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经络实质应为多系统与多功能相整合的立体结构,不仅是一种切实存在的物质结构,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并且经络实质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为当前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与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手太阴肺经乃气血流注之始,对其进行讨论有助于加深对经络的进一步认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整理、总结与手太阴肺经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手太阴肺经循行及自身特性、肺脏与经络气血生成和运行的关系、阴阳和子午流注与手太阴肺经等方面探讨手太阴肺经作为十二经脉流注之始的理论基础,以期为经络理论和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整理和发挥,近代医学工作者借助现代研究手段对经络的实质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但是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思考。怎样冲出“纯”现代研究的窘迫?我们试图从整体观出发,立足临床和功能,从一个立体的层面去认识经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经络刮疗联合关节操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6例处于活动期且基线一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络刮疗和关节操,共治疗12 w,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HAQ)、病情控制评价(ACR20)、安全性评价。结果 在减少HAQ评分和晨僵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后ACR20达标率以及治疗12 w后ESR、CRP的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络刮疗联合关节操可帮助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减轻晨僵,降低临床炎症指标,提高临床缓解率,从而改善关节功能,优化生活质量,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德荣教授重视从气、痰论治支气管哮喘,对于发作期,主张利痰祛邪;对于慢性持续期,倡导调和各脏;对于缓解期,提倡扶正固本。其用药轻灵平和,疗效显著,其治疗思路值得传承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舌诊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医诊法,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必察之项,可作为中风病先兆预警、判断临床证型、评估病情轻重及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客观依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舌诊与现代化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反映中风病的内在病机,与中风病患者的现代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体现了舌诊理论的准确性。故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中风病舌诊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舌诊在中风病中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中风病的临床诊疗,并进一步推进中风病舌诊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六经理论出发,结合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将其分为发作期、慢性期、恢复期,并依据各期不同临床特点,审证分经辨治,提出对应的治法方药,以期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如果未有效控制,肾功能将受到损害并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如何提高疗效是临床上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作了简要概述,提出从风湿论治慢性肾炎的治疗思路,将从风湿论治慢性肾炎的理论依据作了详细阐述,并列举了慢性肾炎风湿证候的主要表现,重点介绍了从风湿论治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体会,另附有医案分析,以医案诊治经过来体验从风湿论治慢性肾炎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