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王素梅教授对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多元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方法.从八纲辨证、执简驭繁,病因辨证、明确源头,脏腑辨证、首重肝脾,三焦辨证、分期论治,气血津液辨证、独辟蹊径几方面对王教授多元辨治小儿...  相似文献   

2.
抽动症是一种高发的小儿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与肝、心、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金杰教授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认为抽动症的形成和发展与肝密切相关,在临证中从肝论治抽动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84-2285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中医辨治本病效果良好。王素梅教授根据万全"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等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治疗小儿抽动症多从肝脾论治,以抑木扶土、平肝息风为治疗大法,贯穿治疗始终,临证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多发性抽动症在临床就诊人数逐渐增多,马融教授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出脾虚肝旺这一病机,肝亢动风,脾虚无以化生气血,心脾失养,治疗以平肝潜阳息风,清肝健脾为主,以天麻钩藤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从肝脾论治本病,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现代医家多从肺金、肝木、肾水、心火、脾土等为切入点治疗抽动障碍。马丙详教授结合古籍文献记载及个人临床经验,认为抽动障碍病位主要在肝,"肝风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风邪"是多发性抽动症发病的关键。临床上把抽动障碍分为风邪犯肺、肝亢风动、痰热动风、脾虚肝亢及阴虚阳亢5个证型,治疗上从肝制动,以平肝、疏肝、清肝、扶土、柔肝之法对应抽动症不同证型。用药时灵活变通,久病辅以养心安神、补血活血之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并重视动物药的应用,根据具体抽动症状及时加减变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小儿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临床上又以脾虚痰聚多见。张新建教授认为本证的发生多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体质特点和小儿饮食失衡有关,病因多责之于风和痰,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液生痰;脾虚肝旺,木亢生风,进而提出运用运脾化痰祛风的治法治疗脾虚痰聚证小儿多发性抽搐症。  相似文献   

7.
论风药治血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传统中医学角度阐述了风药治血的机制,其主要有:祛除致病因素,风药治气,风药治肝,风药治脾,风药直接治血,风药补血,风药凉血。  相似文献   

8.
陈竹教授认为小儿抽动症主要因小儿肝肺、肝脾在五行相克中关系失调所致。在治疗上基于肝脾肺在五行中生理、病理联系,主张小儿抽动症应肝脾肺同治,内服外治同调,在内服中药时配合中医外治法(拔罐、揿针、穴位贴敷等),以缩短该病的病程,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小儿抽动症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抽动症,又名短暂抽动障碍,是儿童抽动障碍中的一种。本文按中医分型论治,分为脾虚肝旺,饮食积滞;心脾两虚,神气怯弱;肾阴不足,肝失濡养三型。分别采用三甲散、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病,好发于2~12岁儿童。李培教授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理基础是脾虚肝旺,病位涉及五脏,本于肝,发于肺;主要病理因素是风、痰、热;治疗时注重抑肝扶脾、平肝息风以正本澄源,同时不忘固护肺脏、宣肺疏风以轻解其表,给邪以出路,临床上每获良效。该文从病因病机、临证治法、典型医案三方面总结、介绍李培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相似文献   

11.
魏娟  张喜莲  戎萍  刘璇 《天津中医药》2022,39(7):826-828
儿童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特色。文章总结了马融教授运用五脏辨证体系论治小儿癫痫经验。认为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以痰浊雍盛、引动肝风为标,以肝肾阴虚、脾肾亏虚、心脾气阴两虚为本,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与肺的关系亦相关。治疗时应首辨虚实,再辨病位,实证以豁痰息风为主,虚证则以补脾肾为主,从而确立治法治则及遣方用药,为临床癫痫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是指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指征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间超过3个月的临床证候群,皮持衡教授擅长治疗本病。认为慢性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主要从"虚、湿、瘀、毒"着手。认为虚是慢性肾脏病的始动因素,瘀、湿是慢性肾脏病形成物质基础,毒在其加重和复发不可忽视。在慢性肾脏病的发展发展过程中,"虚、湿、瘀、毒"并非单独致病,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治疗需标本兼顾,病证结合,中西合参,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慢性肾脏病临床症状。故文章从"虚、湿、瘀、毒"等方面进行阐述皮持衡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思路,并结合病案进一步佐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期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骨痿” “骨枯”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分析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相关,病理机制有:肾虚为本,先天亏虚; 脾虚失用,后天乏源; 肝郁血虚,枢机不利; 血瘀为标,瘀虚互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在于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 标实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 经验方补肾活血健骨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月经过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胡国华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月经过少的根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虚损、冲任失调,提出以益气养血,补肾疏肝,调理冲任为治本之道,分期论治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徐振晔教授治疗脑瘤经验。徐教授认为,脑瘤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责之于肝肾阴虚、脾虚不运,实则为肝阳化风、痰瘀阻络;治疗强调辨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补消并进,治以补肾填精、滋水涵木、益气健脾图其本,软坚散结、消痰化瘀、熄风通络祛癌毒。  相似文献   

16.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以骨痛、骨质疏松、骨折等病理性改变为主要表现。李佑生教授受《黄帝内经》“胆主骨所生病”理论启发,将“胆主骨”与“肾主骨”理论相结合,根据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以及“他脏治本脏病”的理念,从胆主骨理论入手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病机为肾虚髓空,胆腑郁滞,加之脾气亏虚,肝宗筋束骨不利,瘀血、浊毒壅滞经脉,以肾虚、胆郁为本,三焦闭阻、瘀血浊毒内蕴为标。据此立补肾、调胆两大治则,并以补肾温髓调胆为纲,健脾补肾、补益肝肾、温髓壮胆化瘀、疏胆升阳祛浊为法,从整体观入手,辨证施治,达到阴阳协调,五脏六腑和安。以期在临床为他脏治本脏病、本脏病同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彩云  何永生 《光明中医》2016,(14):2018-2020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何永生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以临床症状与辨证相结合,蛋白尿、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认为本病为虚实夹杂,"热"与"瘀"为本病的病理基础,且存在脾肾亏虚的病理变化。治疗以祛邪与扶正并举,健脾益肾、活血化浊法贯穿始终,且注重日常调护。  相似文献   

18.
吕雄教授基于气血、肝脾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气血肝脾”理论,认为气血相依,从气滞发展到血瘀的过程应重视“血郁”这一中间病理状态,气血病变的治疗当以调气为先,通过肝脾同治以达到利气行血之目的。基于“气血肝脾”理论,吕雄教授在甲状腺结节的诊疗过程中,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血肝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良性病变多属气滞血郁。早期以气滞为主,称“气结”; 病情迁延则发展为血郁,称“血结”,治疗时均以理气为先,调血次之,临床上常用玄麦甘桔汤合四逆散加减,通过调和肝脾气血,改善甲状腺局部的气滞血郁状态,从而使甲状腺结节缩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析曾普华教授基于"癌毒致虚"理论,治疗胰腺癌的辨治思路及临床用药特色。基于"癌毒致虚"理论及临床经验,曾师认为胰腺癌以"肝郁脾虚、毒瘀互结"为主,常兼夹湿热内蕴、水湿内停、胃失和降、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等证,当以"疏肝健脾、解毒化瘀"为基本治法,配合清热利湿、利水消肿、降逆和胃、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曾师认为胰腺癌早期治疗以疏肝健脾、解毒化瘀为主;中期以扶正培本、解毒化瘀为主;晚期以扶正培本为主,解毒化瘀为辅。基于"癌毒致虚"理论及临床经验,肝脾并治,多脏调燮,特色用药,在临床上已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路志正辨治胸痹心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涛  杨凤鸣 《河南中医》2011,31(6):589-591
路志正教授善调脾胃以治疗胸痹。治疗肾心痛,宜抓住肾虚的本,兼顾心痛的标;辨治肝心痛当首辨病位、脏腑与气血。路老在胸痹临证中还善于运用调和营卫法治疗,首选桂枝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