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玉庸教授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关于肾脏解剖、生理、病理及实验研究阐述IgA肾病的病机,认为肾络瘀阻是贯穿IgA肾病始终的基本病机,并针对此病机,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大法,肾络通为主方治疗IgA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为IgA肾病的治疗增加了新径。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病理机制复杂,热邪为IgA肾病诱发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湿毒内蕴是IgA肾病关键病机,瘀血为IgA肾病病理基础,气阴两虚为IgA肾病的根本病机。设立总治则为祛邪扶正,常用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3.
和解法在IgA肾病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和解法的概念、实质以及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表里同病的病证。重视和解法在IgA肾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系统梳理中医药诊治IgA肾病的相关文献,对其现代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进行总结。风邪扰肾是IgA肾病发病的首要因素,伏邪为患是IgA肾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咽→肺(胃)→肾"是外邪入侵的主要途径,"肾络"是病邪损伤的基本病位。IgA肾病的基本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其中热伤血络是尿血的主要病机,湿邪是病情进展的关键环节,瘀血贯穿于IgA肾病始终,毒损肾络、三焦气滞是影响IgA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故在常规扶正祛邪基础上,"从风论治""从毒论治"、疏利三焦是重要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相火学说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既可以用来阐释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也可以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相火学说探讨IgA肾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认为其病因病机与相火学说密切相关。根据相火理论以及IgA肾病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君相不交,阴虚火旺证、湿热相火,损伤阴络证、相火失煦,气血不足证以及相火羸弱、瘀血内停证。临床上,以相火学说为指导对IgA肾病进行辨证治疗的效果显著,本文为IgA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血尿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李浩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559-560
血尿为IgA肾病主要且突出的临床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医对该病血尿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由于IgA肾病血尿是无痛性血尿,故当属中医学"尿血"范畴而归于血证中,其中既包括肉眼血尿,也包括镜下血尿。IgA肾病血尿与中医的"尿血证"发生的病因病机是基本吻合的。中医对IgA肾病血尿的治疗应从三种情况考虑,但总以谨守病机,辨证而治。  相似文献   

7.
杨霓芝教授认为"气虚血瘀"是IgA肾病的基本病机,并依此主张以益气活血法治疗IgA肾病。杨教授根据IgA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将该法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提出了"衷中参西,病证结合;虚实为纲,攻补兼施;用药轻灵,以平为期"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IgA肾病的发病情况、风邪为患是IgA肾病的主要病因、风邪入侵传里的途径、风邪内伏难驱导致IgA肾病迁延不愈、IgA肾病的常见证候及治疗原则、临床案例验证六个方面阐述对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独特认知.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是全球最为常见的肾小球性疾病之一,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导致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反复发作,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损伤等.中医学对IgA肾病无相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尿血""水肿""虚劳""腰痛""肾风"等范畴.中医学认为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标实证候中又以湿热、湿毒、瘀血最为常见[1].风湿内扰在IgA肾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风为百病之长,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常合邪致病.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每10年约20%的患者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IgA肾病中疗效突出,现作一综述。目的综述近年来中医专家对IgA肾病在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上的新发现。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查阅、归纳、总结。结论在IgA肾病的治疗上,中医药疗效突出,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从IgA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入手,从以病辨证、分期辨证、按临床表现辨证、通过免疫机理微观辨证几个证型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IgA肾病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由于病理机制复杂,西医对新月体型IgA肾病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预后通常较差。本文从中医"内外合邪"角度对新月体型IgA肾病的辨治进行探讨,认为IgA肾病固有的内邪与外入之风热、湿热相合,蕴成毒瘀,是IgA肾病新月体产生的关键因素。因毒瘀伤肾为新月体型IgA肾病的根本病机,故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调畅三焦。临证分缓急轻重,可取得积极疗效。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容易引起肾损害,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使患者进入肾替代治疗阶段,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针对IgA肾病,西医逐渐研制各种靶向药物但疗效及不良反应仍需观察。文献、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IgA肾病可有效减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有效延缓肾功能减退,且无毒副作用。现收集大量文献,从中医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西医对IgA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进行总结,让更多的青年医师借鉴学习,为更多的IgA肾病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翟文生教授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沉积性肾病(IgA nephropathy)临床经验。方法: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热、瘀、虚是IgA肾病病机、辨证论治的关键;重视清热解毒利咽、活血化瘀、扶正补虚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翟文生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是亚太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原因.本文从IgA肾病病因病机特点、临证论治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风热合邪是本病的发病因素,气阴两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虚的程度与风热合邪致病能力的较量导致临床表现时轻时重.风热合邪之中风邪是主要发病因素,又分为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IgA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对IgA肾病的治疗、单药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就IgA肾病的中医药研究状况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张翥教授从中医辨证论治出发,提出中重度IgA肾病的病机主要为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益肾活血为主,采用自拟益肾活血方辨证加减联合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是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该法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在细胞分子水平上探讨其治疗IgA肾病的机理.本研究主要是为IgA肾病中医辨证施治客观化及临床疗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确立治疗IgA肾病的法则,并对此法及其处方药物进行临床和药理研究,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属于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基本内容:综述近十年来中医、中西医对IgA肾病研究的状况;确立辨证思路,对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各证型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针对其病理基础,提出IgA肾病的病机,确立治疗法则,并观察治疗对该病的影响;从实验角度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SOD活性、MDA含量、TGF-β的基因表达、MC增殖等变化,探讨其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理.特点:①将IgA肾病肾穿刺活检与中医辨证分型联系起来,提出了IgA肾病的病机为肾阴虚,兼湿热、瘀血的特点;②针对IgA肾病的发病机理,确立了滋阴益肾、活血清利的治法,制定了具有改善IgA肾病的有效处方;③在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上,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证明了肾阴虚,兼湿热、瘀血的IgA肾病经过治疗后,在病理改变、机体免疫力、肾组织纤维化、肾组织中TGF-β的基因表达及MC增殖等方面,都具有明显改善.应用价值:开拓了IgA肾病治疗机制的研究途径,提高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水平.推广意义:为中医肾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途径,为进行中医学实验研究开创了新路,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视IgA肾病的中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是唯一确诊依据,免疫损伤造成的形态学证据可以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IgA或其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引起肾小球病理损害,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能缓解IgA肾病的病情,延缓其肾功能恶化的进展。因此,中医研究要重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可借助现代技术对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综合分析,判断病机,从辨证规范化着手,确立治疗大法,遣方用药,并设立前瞻性研究,以循证医学验证,可科学地证实中医在改善IgA肾病临床症状、体征和延缓肾小球损害进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史大卓教授认为气阴两虚、瘀热互结、瘀血阻络为IgA肾病的基本病机,又指出瘀血可贯穿此病始终。总结史大卓教授临床上治疗IgA肾病的经验,治疗上重视病症结合、勿忘益气养阴,提高临床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