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探讨在小儿发热护理干预中,推拿对其临床效果及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接诊的发热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联合推拿干预,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4 h后体温为(37.35±0.75)℃,低于对照组患儿治疗4 h后体温(38.00±0.91)℃(P 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25%(P 0.05)。结论在对小儿发热的护理干预中,推拿更利于患儿体温的控制,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小儿发热疾病治疗中使用刺络放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80例发热患儿,就诊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分组方式为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2组,每组各40例。常规治疗法用于对照组,刺络放血联合穴位按摩法用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腋温、家属治疗满意度、完全退热时间及体温下降幅度、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腋温对比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腋温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家属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完全退热时间低于对照组,体温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 0.05);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发热疾病治疗中应用刺络放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法,有助于降低患儿体温,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推拿配合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优势。方法将200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水灌肠复位,研究组给予中医穴位推拿配合水灌肠复位,复位后12 h开始进食,观察2组患儿进食后2 h内血常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进食后2 h内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呕吐、哭闹的发生率为3%,对照组为9%,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推拿配合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水灌肠复位,而且复位后可早期进食,促进血象恢复,且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发热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外感发热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腋温大于37.5℃观察组予中药足浴,对照组予以冰力降温贴治疗。结果治疗后1 h观察组体温略高于对照组(P0.05);2、4 h后观察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恶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体征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足浴佐治小儿外感发热降温效果持续平稳,对部分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热患儿使用传统温水擦浴及中医推拿清天河水在退热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3~12月外感发热T﹥39.0℃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中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清天河水小儿推拿手法,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温水血管丰富处擦浴方法物理降温。对两组外感发热患儿的90min内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90min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0min和60min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天河水手法退热在短时间内能够显著有效快速地降低患儿体温,且用物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陆峰丽  姚国芳 《新中医》2020,52(16):156-159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银翘白虎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外感高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并给予物理降温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银翘白虎汤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3 d。记录用药前与首次用药后30 min、1 h、2 h的腋温,并统计退热有效率;记录退热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统计治疗1 d、2 d、3 d的解热率;治疗前后评定主要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降低体温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首次用药后30 min、1 h、2 h的腋温均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用药后3个时点的腋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用药后1 h、2 h的退热有效率与治疗2 d、3 d的解热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与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银翘白虎汤灌肠治疗外感高热患儿,可快速降低体温,缩短病程,并能有效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  相似文献   

7.
杨嘉  蔡振荡 《新中医》2019,51(5):232-234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组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54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96.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辅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显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陈斌燕  郑聪霞  杨雁 《新中医》2021,53(7):180-183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药物雾化治疗小儿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雾化治疗,而联合组在前者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疗法,对比2组患儿干预前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临床症状积分,统计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在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出1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联合组患者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更低,各项评分均接近正常指标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联合组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更高,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7 (IL-17)更低,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指标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疗法联合药物雾化治疗小儿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体温达38.5℃及以上的患儿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第1h、6h、24h、48h、72h体温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2组治疗后患儿体温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第24h、48h、72h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能有效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在短期内降低患儿体温,降温效果持续而平稳,无反跳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热敏灸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有关诊断标准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根据患儿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穴位实施热敏灸干预,对照组采用免疫制剂干预。通过检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病次数、发病症状比较分析2种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试验组IgG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干预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0.97%(22/3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激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患儿疾病抵抗力,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泡澡加穴位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 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风寒感冒发热的患儿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结合中药泡澡加穴位推拿,对照组加用普通温水浴,观察两组 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 %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体温变化方面进行比较,治疗前 30 min 与治疗后 30 min,两组患儿体温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治疗后各时段两组患儿体温数值均低于治疗前 30 min,且观察组治疗后 90 min、120 min 的体温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外感发热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泡澡加穴位推拿的治疗方法效果 显著,不仅解热起效快,还可以使得患儿不反复发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期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消退、皮疹消退、咽痛消失的时间,总体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消退、皮疹消退、咽痛消失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IL-17水平显著上升(P均<0.01),但对照组各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显著缩短手足口病患儿退热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综合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特定穴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推拿组、推拿加布洛芬组,每组50例。布洛芬组予布洛芬混悬液,推拿组予特定穴推拿,推拿加布洛芬组同时予以前述两组的治疗措施。各组疗程均为4 h,观察治疗前5 min及治疗后5 min、4 h的体温情况,比较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期间,共脱落7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43例,布洛芬组46例、推拿组52例、推拿加布洛芬组45例。2各组治疗前5 min与治疗后5 min比较,体温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降显著(P0.05);组间治疗后5 min比较,布洛芬组与推拿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拿加布洛芬组体温明显高于布洛芬组与推拿组(P0.05)。治疗前5 min与治疗后4 h组内比较,布洛芬组体温出现明显反弹(P0.05),推拿组、推拿加布洛芬组体温未见反弹,可见明显的进一步下降趋势(P0.05);组间治疗后4 h比较,推拿组、推拿加布洛芬组体温明显低于布洛芬组(P0.05),而与推拿加布洛芬组比较,推拿组体温下降更显著(P0.05)。3组间治疗后4 h比较,推拿组症状与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布洛芬组、推拿加布洛芬组(P0.05),而布洛芬组与推拿加布洛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定穴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短期疗效满意且不易反弹;而加用布洛芬后,未见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反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抚触结合穴位推拿对小儿食积的疗效。方法将79例食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推拿,治疗组在穴位推拿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每天1次,每次15~20min。7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痊愈20例,好转1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74.36%。结论小儿抚触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食积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赵霞 《光明中医》2022,(21):3951-3954
目的 探讨腹泻患儿应用穴位敷贴、三字经派推拿联合强化干预的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三字经派推拿及强化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3 d、6 d后,2组腹泻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呈下降趋势,且治疗3 d、6 d后,观察组腹泻次数低于对照组,治疗6 d后,观察组大便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6 d后,2组全血lg A、lg G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穴位敷贴、三字经派推拿联合强化干预可改善腹泻患儿腹泻症状、大便性状及免疫功能,减少患儿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性化延续护理对川崎病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4例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预后情况(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冠状动脉损害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院时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以及预后康复知识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延续护理可促进川崎病患儿尽快康复,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同时可提高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健康知识水平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与对照组(88例)。两组均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中药药浴及穴位按摩,对照组加用普通温水浴。两组疗程均为3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体温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1%、85.2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当天、治疗前与治疗72 h后、治疗当天与治疗72 h后体温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当天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满意,且解热起效快、体温不反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采取不同干预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童保健科中医保健门诊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断为脾胃虚弱型厌食症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疗时间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健脾消食口服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用健脾消食口服液、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随着诊疗进行,两组上述两项指标的差异显著变化,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胃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攀升(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退热凝胶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物理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物理治疗组进行基础治疗加全身温水擦浴治疗,每日2次;中药治疗组进行基础治疗加穴位涂擦中药复方退热凝胶,每日2次。记录入组后48 h内患儿的体温,绘制48 h体温曲线图,比较3组的48 h内最高体温降幅、体温曲线下面积及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结果中药治疗组25~48 h最高体温降幅明显大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的0~24 h和0~48 h体温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小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明显少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退热凝胶联合常规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外感发热,可明显降低热峰,减小体温曲线下面积,减少退热药的使用,其疗效显著,明显优于温水擦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在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8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总体发育商(TMQ)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GMQ、FMQ、T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