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基于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OSAHS针刺治疗特点。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针刺治疗OSAHS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干预措施、穴位选择、刺激方式、留针时间、治疗频率及治疗周期、针刺手法及针刺感应等信息进行采集与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4篇。干预措施以单用普通针刺或电针针刺(22篇)为主;刺激方式以普通针刺(21篇)为主;涉及60个穴位,文献报道频率≥30%的穴位有廉泉(14篇)、丰隆(14篇)、四神聪(12篇)、照海(12篇)、三阴交(11篇);留针时间以30min(23篇)最为常见;治疗频率以1天1次(19篇)为主。报道针刺手法的文献19篇;报道针刺感应"得气"的文献12篇。结论:针刺治疗OSAHS在干预措施、穴位选择、刺激方式、留针时间、治疗频率等方面具有一定规律,可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近5年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关元穴的主治范围与规律。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以及PubMed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出两种状态关元穴的主治疾病和治疗相关情况。结果 非敏化态关元穴共纳入370篇文献,其文献发表数量呈现先增加再逐渐减少的趋势,治疗的疾病有121种,尿潴留和原发性痛经文献数量最多,其次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失眠症等,共纳入15707例患者;作用于关元穴的治疗方式有20种,以单纯针刺和艾灸为主;针刺角度以直刺为主,深度多在1-1.5寸之间,平补平泻法和补法是其常用补泻方法;常见病治疗频次主要为1次/日,不同疾病的配穴和疗程各有不同。敏化态关元穴共纳入24篇文献,文献发表数量趋势无明显变化,主治疾病有16种,共纳入919例患者,治疗方式主要为热敏灸,以热敏化形式为主。结论 非敏化态关元穴的主治疾病范围较广,且治疗方式多样,具体治疗时间、配穴和疗程因疾病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敏化态关元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1990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目前临床针刺治疗COPD稳定期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针刺治疗COPD的相关文献,对治疗方法、选穴、治疗频率、疗程、针刺手法、不良反应、针感等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2篇,其中30篇文献采用了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艾灸、西药等其他疗法,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文献16篇(50.0%),三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文献13篇(40.6%)。针刺方式以毫针为主(24篇,75.0%),其次为电针(8篇,25.0%)。涉及39个穴位,以膻中(21篇)、肺俞(19篇)、定喘(16篇)、肾俞(16篇)、足三里(15篇)、关元(14篇)应用最为广泛。留针时间以30分钟最为常见(17篇,53.1%),其次为20分钟(4篇,12.5%)。10篇(31.3%)文献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9篇(28.1%)文献治疗频率为隔日1次。14篇文献报道了针刺手法,纳入文献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COPD稳定期的治疗方式以毫针或电针联合其他疗法为主,在留针时间、治疗频率及疗程等方面各文献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十年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20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l 2019建立用穴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提取、筛选、录入、统计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3.0对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412篇,涉及149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9717次,频数靠前的腧穴为天枢、中脘和足三里;经络选用以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为主;募穴、五腧穴和八会穴为常用特定穴;腧穴分布多在腹部和下肢部;共涉及12种干预手法,其中埋线和针刺使用频率最高;核心穴组以“天枢-足三里-中脘”常见,得到19组关联规则和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多选用特定穴,经脉以胃经、任脉和脾经为重,先后天并补,注重腹部腧穴的运用,多采用埋线和针刺手法,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为主的针灸疗法是否对面肌痉挛有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到2020年1月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 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改良后的Jadad量表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版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性偏倚采用倒漏斗图估计。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共涉及861名面肌痉挛患者。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OR = 3.78,95%CI为[2.75,5.19],合并效应量检验(Z = 8.20,P < 0.00001))优于卡马西平。结论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较好,但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挖掘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Database,CNKI)、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近20年(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苍龟探穴临床相关文献,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如统计分析、关联分析、社团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苍龟探穴针法所治疗的疾病、腧穴选取、操作过程及主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及规律,并运用新颖多彩的图表对数据进行直观展示。结果 筛选后,纳入文献150篇,涉及疾病个数65个,腧穴总数103个,总取穴频次435次,针刺手法4种,留针时间总数12种,治疗方式总个数6个,辅助治疗方式总个数37个,总辅助治疗方式频次108次。其中治疗疾病频次前10位为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中风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偏头痛、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及肱骨外上髁炎。取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阿是穴,针刺手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未提及、平补平泻、开阖泻法及提插泻法。留针时间频次前3位的为留针30分钟、不留针及留针20分钟,治疗方式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毫针、穴位注射、针刀、粗针、刃针及皮试针头。辅助治疗方式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5位的是中药汤剂、电针、基础治疗、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主治疾病见于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结论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总结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并佐以图表进行直观展示,可对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临床应用仍应结合具体情况,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干预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热点及现状进行探索,为今后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进行关于中医药干预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10月20日;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软件和CytoScape3.6.1及IBM.SPSS 21软件进行共现及聚类分析。结果 中国知网数据库有319篇相关文献,发表年代从2001-2019年,共现频次 ≥ 5的高频词有60个,聚类分析研究热点依次显示在7个类别上;PubMed数据库有65篇相关文献,发表年代2005-2019年,共现频次≥5的高频词有52个,聚类分析研究热点依次显示在5个类别上。结论 共现及聚类分析显示电针、补阳还五汤、丹参注射液、针刺、天麻多糖、地黄饮子、人参皂苷、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是中医药干预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统计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 med。时间限定为2009年1月-2018年10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3篇,采用Microsoft Excel提取信息。结果 对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主穴使用频次进行统计,使用频次较高腧穴自高到低为:百会、合谷、神门、足三里、内关、印堂、风池、太冲、四神聪、三阴交、太溪,其中17篇文献使用随症配穴的方法,仅1篇文献使用随症配穴与辨证配穴相结合的方法。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样本量大部分为次小样本,且均未进行样本量估算。有完整诊断、纳入、排除标准文献仅占文献总量54.5%,诊断标准多样,无统一标准;72.7%的文献根据《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的减分率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仍有少部分文献使用自拟标准;3篇文献详细介绍分配隐藏的具体步骤,93.9%的文献未提及盲法使用情况;仅6篇文献设置随访期,观察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远期疗效;54.5%的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18.2%的文献报告了试验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结论 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及方法学上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临床研究的准确性、真实性及可信度,难以实现临床研究的重复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为了使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可以借鉴国外同类研究,设计更为严谨的试验方案,多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今后临床治疗与试验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国内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报告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CONSORT 2010声明和STRICTA清单对纳入文献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0篇文献完全符合CONSORT声明或STRICTA标准且各条目报告率参差不齐,其中受试者合格标准、针刺细节及结局指标等报告率较高,而试验设计、样本量估算、盲法、不良反应、试验注册及方案、针刺场所及治疗师背景等方面报告不足。结论 目前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建议研究者加强临床试验方法学的系统学习并严格参照CONSORT声明和STRICTA清单进行临床研究报告,以期提高文献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数据库检索,归纳总结“干针”临床疾病谱,与针灸的疾病谱进行深入比较,明确“干针”疗法与中医针灸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与“干针”有关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19年6月1日。经阅读筛选后记录每篇文献的病症名,统计各病种文献数量,进行分类总结,并与针灸的疾病谱、理论、操作进行对比。结果 共纳入临床研究文献324篇,涉及91种西医病症。文献最多的是痛症和肌肉骨骼疾病,占文献总量的90%以上;“干针”的优势病种相对集中,以肌肉骨骼和肌筋膜为主,这些疾病均属于中医的痛症、痹症以及经络病的范畴;针灸疾病谱完全涵盖“干针”的内容;“干针”的理论基础与中医针灸现代研究高度相关;“干针”的操作属于针灸的范畴。结论 “干针”是临床医学基于生物解剖学理论的一种现代疗法,与中国针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耳穴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了解其研究现状及为临床推广和科研提供方向。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四大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noteExpress管理文献,IBM SPSS moder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9篇,分别发表在87个期刊上,研究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干预手段常选用耳穴贴压、耳穴贴压配合针刺、耳穴埋针,耳穴以肝、交感、神门、皮质下、膈、脾、胃多见。结论 耳穴疗法干预顽固性呃逆研究疗效肯定,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操作规范尚未统一,生理病理机制尚未阐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总结国内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9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有263篇,年发文量呈上升-回落交替的趋势。可视化图谱显示:共有96位作者被纳入,其中32位作者发文量 ≥ 3篇;共有25所机构被纳入,其中5所机构发文量 ≥ 3篇;共有101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9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 ≥ 10次。涉及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电针、手针、艾灸、针刺+艾灸、针药结合等,最常用的腧穴为以督脉为代表的阳经经穴。结论 ①针灸治疗AD的研究较为热门,但整体影响力不足,需加强多机构、多中心的协作交流;②针灸干预AD侧重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薄弱,今后应规范治疗体系,强化大规模临床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全面系统地收集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通过RevMan5.2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受试者596例。其中1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1篇提及双盲,其他均只提及随机未说明盲法。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总有效率[RR=1.30, 95%CI(1.21,1.41), P<0.000 01],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血流变指数。有5篇文献表示未发生不良反应,2篇研究报道了共6例不良反应,无重大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进行再评价研究,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 检索针刺及其相关疗法(灸法、敷贴、毫针疗法等)系统评价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采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工具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67次结局指标;AMSTAR 2工具评价结果:高质量研究5篇(38.46%),中等质量研究6篇(46.15%),低质量研究2篇(15.38%);GRADE评价工具中,16.42%为中等可信度,53.73%的结局指标为低等可信度,26.87%的结局指标为极低可信度。结论 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应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分级显示,针刺治疗COPD的疗效是确切的,但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研究质量等级较低,针对此情况,期望开展证据强度、质量、级别高的系统评价,作为高级别证据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当前针刺对比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Meta及序贯分析,为针刺对比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临床决策。方法 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及相关临床注册平台(WHO ICTRP、ChiCTR、Clinical Trials)中有关针刺对比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RCT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为2020年4月1日。使用Cochrane协作风险偏倚工具评估偏倚风险,STATA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疼痛降低程度)进行Meta分析,TSA 0.9.5.10 Beta对结局指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GRADE对证据进行分级,同时详细描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纳入了16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涉及了1231名参与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与卡马西平在疼痛降低程度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SMD = 1.47;95%CI(0.99;1.95)],但证据质量为极低质量。按文献发表年份进行累积Meta分析,提示针刺对比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初次被证明有统计学差异且较为稳定的时间是在2014年[SMD = 1.84;95%CI(0.22;3.47)]。同时,针刺的不良事件发生数远低于卡马西平。结论 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在镇痛方面优于卡马西平,且较卡马西平更安全。但确切结论仍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来确认这些发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强刺激血海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对血海穴进行针刺手法强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WOMAC与治疗前组内比较,评分明显降低(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WOMAC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海穴强刺激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针刺不同留针时间对疗效影响的文献,提取各文献中研究对象、针刺留针时间、疗效指标及结果等信息,分别按照病种将纳入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不同疾病状态的较佳留针时间。结果纳入文献22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共9篇文献,其中中风相关文献5篇,均提示留针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中2篇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均显示,留针时间以20 min疗效较好;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各1篇文献,均提示留针时间以30 min为宜。对于急性肌肉软组织疼痛文献共4篇,提示适当长时间留针疗效优于短时间留针。其他疾病纳入的文献较少或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不能得出确切结论。结论不同疾病最佳留针时间存在差异,应根据疾病性质确定留针时间,并应加强对留针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临床针刺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的选穴及配伍规律,为临床运用和针刺新处方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临床治疗FMS的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3.8.2软件统计分析绘图特定穴的频次,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关联规则、腧穴核心复杂网络和聚类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共纳入处方102首,腧穴145个。腧穴使用频次较高的为阿是穴、足三里、夹脊等,腧穴归经以膀胱经、督脉、胆经、胃经等为主,特定穴使用频次最多的为五输穴,腧穴部位分布最多的为背腰部,最常用的补泻手法为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以30 min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穴对7条,3个穴组41条,4个穴组7条。聚类分析可见针刺治疗FMS潜在新处方4首。结论 针刺治疗FMS时,以调神解郁,调和脏腑,补益气血,通经止痛为临床选穴原则,最常用“阿是穴、百会、神庭、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配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古今文献共检,分析总结运动障碍的取穴规律,为给运动障碍人群制定安全有效、规范系统的选穴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及2011-202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中运动障碍选穴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分析归纳选穴规律。结果 古籍条文纳入443条,共涉及121个腧穴;现代文献纳入249篇,共涉及152个腧穴。使用频率最高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四肢部和头面部取穴较多,躯干部取穴较少;使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五输穴、下合穴和原穴;曲池、阳陵泉、悬钟、肩髃、手三里、合谷、足三里、环跳、百会、尺泽为古今常用的腧穴。结论 古今治疗运动障碍的选穴以运动障碍肢体局部腧穴为主以调形,配合百会穴以调神,体现了“形神共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分析近5年国内外针灸治疗AD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旨在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CNKI、PubMed等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AD的动物实验研究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动物的选取及模型制备、针灸干预方式及穴位的选取、对照组的设置及疗效对比、检测方法及结局指标的选取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的68篇文献中,多选用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SAMP8小鼠、SD大鼠和Wistar大鼠进行研究;主要采用普通针刺、电针、艾灸和普通针刺加艾灸4种干预措施;共涉及穴方20首、穴位27个,多选用百会、肾俞和足三里等穴进行治疗;有21篇文献设置了阳性药物对照组、假针刺组或非穴对照组;检测部位多为海马和皮质;结局指标主要包括行为学指标和生化指标2种,其中共涉及行为学指标14个,如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等,其检测方法主要为Morris水迷宫;共涉及生化指标118个,如Aβ1-42、Aβ和IL-1β等,其检测方法主要为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ELISA等。结论 目前对针灸治疗AD进行了系统、全面和较为深入的动物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肯定了针灸治疗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不同穴位和不同穴方之间的疗效对比研究,重点关注不同干预时长和不同疗程对针灸疗效的影响,同时要动态把握不同针灸干预方法和不同刺激参数之间的疗效差异,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